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4382 成文日期: 2022-09-06
发布机构: ZJHC01―2022―00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组配分类: 市府办规范性文件
文件编号: 衢政办发〔2022〕24号 统一编号: ZJHC01―2022―0009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布日期:2022-09-07 15: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政策解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健全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体系,加强企业员工招引、培养、服务、保障,系统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坚持引员工与引项目、留员工与聚人才同步推进,精准聚焦产业招商落地和增资扩产企业用工需求,协同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健全企业用工引育用留全链互动保障服务体系,招引新生力量、收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积蓄发展动能,全力助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26年末,全市新招引本科及以下学历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10万人以上,企业常态缺工率控制在6%以内,企业用工需求基本满足。

——招引体系更全。线下招引网络日趋完善,线上招引矩阵不断健全,基本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现代招引体系,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企业用工监测和保障储备机制覆盖所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教育助引更多。办学形式多样互补、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基本建立区域联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政校企会深度参与的协同引育机制,中职以上学校市外毕业生年均增长10%以上、留衢率达到30%以上。

——职业技能更强。聚焦六大标志性产业链,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业发展,分产业、分行业、分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5%左右。

——服务保障更优。数字化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加速覆盖,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周边15分钟幸福生活圈基本构建,员工住房保障问题有效解决。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渠道拓展行动。

1.拓展引育协作区域。进一步扩大与中西部省份合作,健全与政府、职技院校、驻外商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常态化联络对接机制,新建省外人才劳务站30家、商会招引服务站25家、外省驻衢劳务输出工作站10家,基本建立重点区域招引网络。(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工商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列第一的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健全市场化引育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民办院校、劳务经纪人、村集体、在职员工等驻点招工、委托招工、教育招工的奖励力度,每年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竞赛,鼓励以亲带亲、邻带邻等形式招引员工。对重点缺工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优先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市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3.做强人服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市人才发展集团,引进和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50家以上。坚持市县一体、功能互补、产业协同,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家,指导县(市、区)创建特色专业园6个以上。(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4.贯通线上招引平台。贯通“引才云”、“人才码”等省市县应用,搭建以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园”为核心的云招聘矩阵和创业就业“致富衢”应用,实现人力资源机构、企业数字化服务全覆盖。支持建设“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三位一体网络直播招聘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举办线上云招聘活动500场以上。(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二)实施教育助引行动。

1.深化合作办学。制定奖学金、助学金和学费、生活费减免等配套政策,支持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技师学院等逐年扩大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强毕业生留衢率考核。支持与市外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行“2+1”“2.5+0.5”等学习模式。加大市域招生统筹力度,实现技工院校与中职学校统筹招生。(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2.提升职教质效。建立与招生规模相挂钩的经费等要素保障机制,支持中职学校、技工院校提级扩容,将衢州技师学院打造成万人技师学院。引进外地教育集团入驻,支持大型企业在衢独立或合作举办职技院校,加快建设产校城融合、师资教共享的职教产业城。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3.推动产教融合。支持衢州学院和职技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支持10个以上职业(技工)院校品牌专业建设。落实“一县一产业一院校”要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6家以上。加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企校共同培养力度,支持企业与院校设立“冠名班”“订单班”“学徒制试点班”等。支持职技院校、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工商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三)实施技能提升行动。

1.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深入开展“新蓝领”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前(转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外来在衢就业人员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开展“技能型企业”培育,鼓励企业加快技能人才引育。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低于 70%。(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2.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完善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展职业技能等级设置,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指导社会评价组织、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市人力社保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3.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科学评价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继续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人才津贴制度,对在企事业单位紧缺职业(工种)一线对口岗位工作的高级技师、技师给予人才津贴。(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四)实施服务优化行动。

1.强化基本住房保障。加快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支持“青年驿站”建设,为首次来衢求职者提供短期免费住房。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以上,支持村集体开展农村闲置房统一转租试点,对首次在衢就业、暂未购房且未租住人才周转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政府性保障房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给予租房补助,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给予购房补助,支持员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降低购房门槛,开发建设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商品房1万套以上。支持企业通过自建、改建等方式增加员工宿舍。(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公积金中心,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2.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外来员工同城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待遇同城化。健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保障机制,扩大基础教育供给,推行集团化优质办学,持续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努力做到“应学尽学”。健全开发区(园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居住证积分应用向其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3.提升生活配套服务。规划建设工业邻里中心10个以上,鼓励国有企业、工商资本、村集体(强村公司)等投资建设商业综合体、酒店、租赁式公寓等设施。支持商超、餐饮、文娱、体育、快递等业态进开发区(园区),提高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对标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规范》标准,加快毗邻工业园区的乡镇(街道)扩容提质。支持企业自建医务室、托管班等配套设施。(市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邮政管理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五)实施用工保障行动。

1.强化员工权益保障。扩大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覆盖面,引导企业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市人力社保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2.持续加强人文关怀。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鼓励企业参加衢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工作,共商共建和谐劳动关系。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建立妇联、团委等组织,积极组织文体竞赛、团建联谊等活动,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妇女职工权益保障力度。(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3.推动企业自身建设。支持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完善职业培训、晋升激励、安全管理等机制。健全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适当增加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的外来员工代表占比。全面推行企业就业环境评价工作,改善用工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衢州市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把企业员工引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集成,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形成市级统筹指导、区块联动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实现闭环管理、高效推进。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与国民经济统筹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将企业员工引育工作纳入市县两级领导挂联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员工引育工作统计机制,明确数据口径,完善统计方法。建立贯穿全过程的宣传机制,提高宣传层次,密切关注舆情,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解决,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建立评价体系。建立企业员工引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引入赛马机制,采用大数据监测、第三方调查等方式,每年开展一次综合评价。将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对工作推进力度大、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

本意见自2022年10月8日起施行,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原有相关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附件: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引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


一、加大员工招引奖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各类院校、劳务经纪人、村集体、在职企业员工等主体,为企业输送市外新员工并参保3个月及以上的,给予1500元/人的奖励,达到12个月以上的,再给予1000元/人的奖励。

二、支持服务站驻点招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商会、学校等各类主体为我市设立人才劳务驻点招聘服务站的,根据绩效给予输送奖励。服务站年内输送(含派遣)省外劳动力 100人及以上的,奖励2万元;每增加50人,增加奖励1万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

三、开展人力资源机构星级评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星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活动,对依法诚信规范开展服务、取得良好业绩的机构,给予相应星级评定和最高5万元奖励。

四、支持直播带岗平台建设。建成网络直播招聘平台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

五、支持市外学生来衢就读。对市外学生来衢就读中职院校的免除学费、代收费、住宿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给予5000元/年·人补助。对开展校地合作办学的东西部协作城市,给予40万元/班(每班不少于40人)的补助。

六、支持市外学生来衢实习见习。对当年度接收来衢参加实习见习学生超过40人的各类主体,给予3万元奖励;实习见习留衢就业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再给予2万元奖励。对实习见习满1个月以上的学生,给予500元/月·人实习见习补助,享受期限不超过6个月。

七、支持开展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各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对以“订单班”“冠名班”形式培养学生的(学制2年以上,每班20人以上),给予10万元/班的补助。

八、支持青年驿站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青年驿站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中心,给予每年5万元运营补助。

九、加大租房补助。对首次在衢就业、暂未购房且未租住人才周转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政府性保障房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给予3000元/年·人的租房补贴。租房补贴在购房或租住相关政府性保障房的当月开始停止享受,享受期限不超过2年。

十、支持农村闲置房集体转租。当年度新统一周转给企业30栋或6000平方米以上农房并帮助解决员工住宿达到 150人以上的村集体,给予10万元的奖励。

十一、加大购房补助。对在衢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保的非衢州户籍企业员工,首次购房给予一次性2万元补助;公积金缴存员工除享受公积金政策待遇外,从购房当年至在衢工作期间给予8000元/年·人补助,作为补充公积金并入其个人公积金账户管理,最长享受10年。享受上述补助的前提是购房人自愿承诺其所购房屋10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本政策与我市现行政策有重复、交叉的,按照“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