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46F/2025-151093 成文日期: 2025-02-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衢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2-26 16:1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始终保持“当先锋、走前列”的奋进姿态,时刻对标“保五争三拼第一”的争先要求,紧扣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建设目标,一批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一批行业难题加快破解、一批有感实事落地见效,交通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市交通运输局荣获市政府记功嘉奖2次、部省级荣誉12个。

(一)争先进位,实现核心指标新突破。交通有效投资提前2年走出低谷期,完成121.9亿元,增速24.8%,位列全省第4。2个省晾晒指标增速稳居前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分别为81%、10.5%,位列全省第1、第4。快递业务量完成2亿件,增速18.4%,位列全省第3。

(二)大干快上,掀起项目攻坚新热潮。甬金衢上高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成为新机制以来全省首个获得工可核准的经营性高速项目。杭淳开高速,仅45天获得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和选址批复,为同类项目用地预审报批速度最快、用时最短。2条“百亿”高速均已完成初设审查,即将开工。建成205国道开化水库淹没段等6个项目,新开工320国道衢江段等4个项目,全速推进开化通用机场等25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

(三)辐射带动,推动两港能级新跃升。空港取得历史性突破,创新建立覆盖四省六市的机场联盟,衢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103.5万人次),跻身“百万级”机场序列,增速位列全省第1,机场排名较去年提升5个位次。水港迎来历史性时刻,衢江港区二期开港,基本建成57公里智慧航道,衢江港成为四省边际最大内河港。航线版图拓展延伸,32条航线覆盖7省32市,成功试航“衢州-上海”“衢州-乍浦-宁波”2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实现“家门口”即“出海口”。

(四)改革破难,注入行业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争过来、省下来就是真改革”的意识,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72亿元,到位19.5亿元、增速47.8%。2024年和2025年提前批超长期国债共争取17.4亿元,为全市最多领域。推动市政府层面系统研究“我市物流成本偏高”这一难题,找准水运赋能物流降本这一破题路径,在全省率先出台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相关做法被省“3+10”总专班工作简报录用,为我省交通领域首次。

(五)有心有感,提升民生服务新质效。高速差异化收费政策自实施以来,累计免通小客车674万辆、减免通行费1.25亿元,已成为百姓知晓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民生实事之一。新一轮延续政策新闻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衢州发布全年唯一阅读量破10万的单条新闻。新开通衢州首条数字化定制客运班线,成为传统客运行业拥抱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得到市场、市民的积极回应。探索桥下空间利用新模式,开发利用桥下空间31处、盘活10余万平方米,变“边角空间”为“乐享空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聚焦省委“132”工作体系和市委“10+2”重点工作,紧扣“开放枢纽”这一主题,持续激发“六干”“五拼”劲头,坚定不移抓项目、抓机遇、抓谋划、抓攻坚,为我市一鼓作气打好打赢“十四五”收官之战贡献更多交通力量。

工作总体考虑是“把握2个定位、攻坚5大指标、打造10项标志性成果”。

把握2个定位。即“打造桥头堡、争创枢纽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的目标导向。

攻坚5大指标。①交通投资确保完成160亿元、力争180亿元,投资规模、增速再创历史新高;②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万标箱;④衢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10万人次;⑤快递业务量突破2.2亿件。

重点在5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大干项目,开创交通投资新高度。牢牢把握牢固的项目为王理念,扛起“挑大梁”责任担当。狠抓开工。倒排时间、并联推进,推动甬金衢上高速一季度开工、杭淳开高速上半年开工。狠抓谋划。高质量举办第二届交通项目谋划大赛,谋划更多赋能城市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的大项目好项目。狠抓争取。争取浙赣运河、江山江航道纳入国家级规划。

(二)大提能级,再造双向开放新优势。空港,目标是进军全国机场百强。完成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强与华夏航空等航司合作,优化提升航线网络布局和航班时刻结构,深化四省边际机场联盟合作,增强周边客流吸引力。水港,目标是建成四省边际最大内河港。力争衢州港总规率先批复,建成龙游港区二期、衢江港区一期技改等项目,启动桥头江作业区三期项目前期,力争坎高、航埠作业区工可取得批复,港口最大吞吐能力突破2200万吨/年。

(三)大优体系,夯实物流发展新基底。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全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2亿元以上。顶层设计上,出台仓储体系、临港产业等4个专项规划。园区布局上,制定市区园区整合集聚方案,千亩现代化物流园区完成可研批复,争取衢江港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投用。市场开拓上,深化港港、港企、港贸合作,大力发展外贸集装箱航线,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散改集”,促进港产城贸融合发展。

(四)大抓改革,提升交通发展新质效。重点抓好3项创新性改革。交通数字化转型。抢抓部省政策机遇,加快9个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项目建设,打造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和指挥中心,加快补齐我市交通数字化短板。低空经济。按照“一个方案、一批试点、一批场景”的思路,抓好谋划和推进,争创国家级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民生服务。以“古城5A创建”为契机,系统谋划“衢城畅行”工作。明确沪昆高速衢州服务区改造提升方案,并抓好现阶段服务区的运维提升,打造五星级服务区。

(五)大保安全,筑牢平安稳定新底座。锚定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双下降”目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筑牢“群防群治”防护线。在全省率先探索高速公路安全隐患“群防吹哨”网格联动试点机制,增强高速公路沿线防灾减灾能力。打好“应急协同”演练战。承办全省公路与运输应急演练活动,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危化品运输等科目进行实战演练。抓实“风险防控”常态化。深入实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在建工程、“两客一危一货”、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做好防汛防台和行业维稳各项工作,保持行业安全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