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是艾尔玛化妆品公司,主要生产儿童化妆品,以出口为主;这家叫杉石科技公司,生产水泵的,是从台州迁过来的……”1月3日上午,智造新城天湖企业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彬收到一家企业在“企呼我应”平台上反映的诉求后,在驾车前往企业途中行驶至百灵北路时,他说起道路两旁的企业情况如数家珍。
王彬所在的企业社区范围内有416家企业,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企业生产及职工生活方面的诉求问题,是他的工作常态。
2023年年末,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企呼我应”平台为在衢企业家提供服务。“企呼我应”平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16个渠道的涉企诉求,建立起企业诉求归集“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工作机制,并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涉企问题高效处置闭环。
同时,为及时了解和回应广大企业家的呼声和诉求,实现“企呼我应”平台收到的涉企问题就近办理、涉企服务就近提供,衢州市构建了“王”字型服务体系,横向上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侧资源,纵向打造市县乡“1+7+17”(1个市级企服中心、7个县级和园区企服中心、17个实体化企业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我们企业2024年快速发展,离不开衢州的优质营商环境,尤其是‘企呼我应’平台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提起“企呼我应”平台,浙江东鹏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厂长占行锋赞不绝口,这一年来,大到源水对接,服务企业生产;小到投放电动“小黄车”,方便员工出行,都通过平台反映后,得到了及时解决……
随着改革的深化,“企呼我应”平台已成为衢州提供增值服务、高质量解决涉企问题、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新品牌。企业间的口碑相传,也让更多企业主信任并使用“企呼我应”平台。
“我就是遇到难题时,听别人推荐了‘企呼我应’平台。”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羊国强说,一个跨地域、涉及多部门,协调难度较大的管道修复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浙江迎隆专用车辆有限公司负责人左恩信在兰溪商会推荐下使用“企呼我应”平台,公司年产150辆专用车改装项目实现快速立项,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成立一年多来,“企呼我应”改革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共归集涉企问题1.89万余个,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均达99%以上。在高效回应企业具体诉求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共性问题,同步牵引推动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各级各部门制定和完善机制137个,其中信用修复、企业上市信息核查等获全国推广。
“为了让服务更优,围绕部门问题办理质效、企业满意度等维度,我们建立了服务力指数模型,并应用于年度综合考核。”衢州市营商办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凤林介绍,企业还可以通过“企呼我应”平台查看问题办理进度,部门答复后还可以进行满意度线上评价。市营商办会定期向社会公开晾晒正反面典型,倒逼各地各部门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随着“企呼我应”机制的不断完善,衢州开始探索为企业量身定制全程跟踪服务。例如,智造新城依托营商中心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指导拓烯科技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和成果,同时联合金融机构探索构建科创能力评价体系,累计为企业提供授信11亿元。
“接下去,将不断迭代提升‘企呼我应’机制,继续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为企业匹配推送个性化套餐式服务。”市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进一步迭代建好市、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17个企业社区服务功能,持续更新完善全市统一的涉企服务资源库,推动服务企业真正实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据了解,2024年我市新招引百亿级制造业项目3个、三年总数达到13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