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8164/2024-149308 | 成文日期: | 2024-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住建局 | ||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主动担当、奋力攻坚,城乡建设提质加速。
一是重大项目推进有力有速。充分吸取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思路和理念,迭代形成美丽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涉及重点项目150个,总投资1824.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00亿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111个,开工率达到74%,累计完成投资92.09亿元。二是城乡风貌整治全面深化。紧扣“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要求,做深做实城乡风貌样板区项目建设。2024年新创建的13个风貌区项目开工率100%,新建成6个风貌区并完成省级验收前筹备,启动3个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申报。三是未来社区建设全域推进。立足民生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全域开展城镇社区体检,上半年完成171个城镇社区专项体检,城镇社区专项体检评价指数达69.44,全省排名前进一位。新申报省级未来社区23个,柯城区府山街道入选省级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四是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深化。加快推进全市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综合治理等5个现代化水平提升,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上半年,全市140个美镇项目已开工128个,开工率91.43%,年度完成投资11.1亿元,投资完成率57.33%,16个乡镇申报2024年第一批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积极总结推广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3篇信息报道先后被住建部工作简报、中国建设报刊发。
(二)固优补短、提质扩面,住房保障暖心有力。
一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持续扩大公租房保障覆盖面,将申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准入标准由57730元放宽至60640元以下。6月末,全市公租房实物在保家庭6521户套,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686户、金额362万元;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692套(间);2020年底前开工的棚改安置住房竣工率已达到100%,交付入住率已达到85%。二是完善老旧小区功能品质。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破解居民充电难题。目前已完成1029处充停场所、12288个充电桩位的建设,市区层面7月底前实现覆盖,全市年内完成建设任务。破解住宅加装电梯、电梯更新资金筹集难题,加装电梯单台补助由15万元/台提升至25万元/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享受5万元/台补助,有效减轻居民资金压力。目前全市住宅累计新加装电梯99台,年度目标完成率66%;完成电梯更新20台,年度目标完成率40%。三是推动物业服务提质。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目前全市住宅小区业委会组建率75.75%,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91.9%,业委会党员比例超50%,已完成全年目标。开展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业主的根本利益。
(三)积极应对、强化监管,行业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打好房地产去化破难组合拳。围绕“以旧换新”促进一二手房交易联动,目前市区3栋房屋已开展收购试点,涉及存量商品房160套;成功举办2024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房交会,活动期间累计签约274套、面积3.3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6.8亿元,实现人气、成交“双丰收”;因城施策取消个人房贷利率下限并放宽首付比例,降低购房成本;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纳入“白名单”项目4个,100%落地授信需求13.5亿元;推动房票全市域打通使用,满足多样化购房需求。二是建筑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力。立足指导服务职责定位,全方位扶持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提档升级。上半年,2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成功晋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填补了我市建筑施工企业特级资质空白。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上半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完成207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9%,进度全省排名第一;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5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74万平方米,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
(四)精准治理、创先争优,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一是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方面,一季度国家评估实现进入中等城市一档目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指标阶段性完成省定目标。建筑垃圾方面,行业底数更加清晰,相关数据均已录入浙江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源头管理更加到位,在建工地处理方案备案率达到100%;排查整治更加有力,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发现58个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问题点位,已全部落实整改。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在顶层设计、建设管理、长效运维三方面靶向发力,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代化水平。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94.17%,累计获省级奖补资金1.33亿元,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获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秀市。三是农村管线规范化整治全速推进。围绕“两清两合”整治要求,健全以前期规划、项目建设、组织保障、长效管理等为一体的农村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上半年完成25个村、255公里的管线整治,拔除废弃通信杆833根,整治电力飞线5.5公里,拔除废旧电力杆572根,常山县入选全省农村管线序化试点县(市、区)。四是村庄建设保护卓有成效。江山市申报成功2024年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县,10个列入创建彰显浙派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已完成方案深化设计,2024年度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市级验收。
(五)严格监管、守牢底线,安全生产持续稳固。一是扎实开展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排查市本级在建项目117个次,发现一般问题隐患176条,均已落实闭环整改到位。成功举办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活动、房屋市政工程现场观摩会暨“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实效。二是扎实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检查,上半年累计开展燃气安全督导检查5轮,检查场所185处,发现隐患已全部落实整改。全市餐饮用户金属软管整改率96.5%、气液双相瓶问题整改率达100%。开展餐饮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完成全市7278家非居民用户培训。推进城镇燃气老旧管道专项治理。全省率先完成上一轮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任务142.33公里,并完成新一轮燃气管网排查。全面落实全市城镇燃气行业厂站间距问题整改。三是强化城乡危房隐患排查整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严格落实经营性自建房“经营不带险,带险不经营”、其他自建房“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等要求。综合运用水库移民、大搬快聚、城市更新等政策办法有效推进自建房工程性措施解危。截至目前,全市经营性自建房工程措施整治率达77.4%,其他自建房工程措施整治率达49.4%。探索建立农房保险制度,整合政府、保险公司、农户、其他社会力量等资源,逐步建立新型农房保险体系。
(六)以学促干、破怠提能,队伍建设常抓不懈。
一是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贯彻“新春第一会”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衢州市住建系统打造“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全方位打造专业化高素质住建铁军;开展年轻干部“揭榜破难”行动,上半年上报难题10项;市政中心党支部被授予“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建校党支部书记获市委机关工委赛马比拼“强基之星”,质安站党支部书记获全市“领雁之星”。二是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各项规定动作,认真落实“四学联动”机制,用好“每周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上半年共开展3期领导班子读书班、2天支部书记培训、2期党员专题培训、11次党员集中学习研讨。成功承办市直机关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会,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三是健全干部考评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局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完成2023年第4季度、2024年第1季度干部四维考评工作,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一步厘清领导干部在社团(企业)兼职的报批、审核、日常监管、定期报告等机制,确保干部兼职程序到位、行为合规。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住建领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房地产投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受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部分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减缓,影响房地产投资。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持续攀升,新建商品房市场供大于求,虽已出台贷款利率下调、契税补贴延期等惠民减负政策,但激励效果不明显。二是建筑业产值提升乏力。受投资规模缩减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建筑企业新增市场空间逐渐萎缩,产业发展也存在龙头企业引领不足、产能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压力较大。此外,住建领域工作还存在如老旧小区居民加梯或更新电梯意愿不高、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习惯尚未形成、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等其他短板弱项。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高质高效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紧扣时间结点、加大统筹力度,集中力量和资金推动城市阳台及周边一批如地下不夜城、悦椿酒店、鹿鸣文化院街三期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营,争取今年“十一”期间城市阳台及周边形成新的城市热点。二是全面提升风貌区建设质量。持续推进13个新创建风貌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建成6个风貌区项目质量。加快推动龙游县、江山市2个综合品质样板区建设,加快推进第二批综合品质样板区省级试点创建申报。三是全面提高未来社区品质。加快推进31个未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强化35个在建项目落实未来社区建设要求,对已建成运营的48个未来社区加强“回头看”,推动社区运营品质提升,全面加快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四是全面加快美镇示范镇建设。加强7个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相关项目的监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开工率、完工率、投资完成率等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力争10月底前建成一批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
(二)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把降低库存去化周期作为根本目标,系统集成打好房地产去化组合拳。加快高铁新城等重点区域房地产去化进度,确保2024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超过2023年水平,止住持续下滑的势头;2024年末去化周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逐步缓解去化压力。全力做好保交房工作,重点监测出险项目资金动态,及时跟踪在建项目进度,推进阳光城檀境、碧桂园龙城时代项目验收交付和祥生熙悦云庭项目工程建设,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化建筑业扶持政策,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建筑业做优做强的若干意见》,持续优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特级企业“龙头+”辐射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抱团”向外开拓外埠新市场。多维度拓展本地企业在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的资质和市场份额,不断优化我市建筑企业业务结构,实现建筑业产值新的增长点。
(三)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一是启动2024年度市本级公租房实物配租工作,积极推进公租房租金收缴长效机制建设,争取尽快建立市本级公租房腾房依法强制执行协调小组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加装电梯提速行动,优化加装电梯、更新电梯工作流程,强化宣传引导,力争完成2024年度加装电梯150台和老旧电梯更新50台工作目标。三是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确保市区层面7月底前实现覆盖,全市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四是持续推进三方协同共治工作,优化提升专业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一是抓紧抓实垃圾分类治理。紧盯“定点减桶”攻坚,实现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定点收运、定时投放、桶边督导”全覆盖。健全垃圾分类联合执法机制,查处一批典型的垃圾分类执法案件。二是稳步推进农污治理工作。力争重点指标尤其是民生实事任务指标排名前列,确保年底统计民生实事“优秀”比例超过30%,城中村生活污水纳厂处理率达65%以上。三是全力推动农村管线整治工作。全面加快常山县农村管线整治省级试点建设,9月底前完成芳村-新昌试点区块杆线整治。加快全市农村管线整治精品路线建设,力争9月底前完成精品路线打造,12月底前完成506公里和90个村庄的农村管线整治。
(五)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抓实城市运行安全。扎实开展餐饮燃气安全“扫街包户”整治行动,彻底消除餐饮燃气安全隐患。加快推进新一轮更新改造,对已明确的新一轮10km老旧管网改造计划确保2024年底前完工。加快落实问题厂站迁建整改,确保2024年底前启动开工,2025年底前整改完成。二是抓实建设施工安全。持续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治本攻坚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开展以“防高坠”为重点的安全隐患专项治理,严查项目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坚决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查改闭环。三是抓实城乡危房解危。推进自住房微改精提、古民居修缮保护、危旧房拆改整治、闲置房改造盘活“四房共改”,确保年底前以修缮加固和拆除重建等工程性措施解危方式改造的危房达既有危房总量的50%以上,非闲置危房实现“应改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