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4-149668 | 成文日期: | 2024-01-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组配分类: | 发布实录 | ||
1月25日上午10点,衢州市档案史志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衢州市档案馆新闻发言人、副馆长袁风华,衢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贺清峰、宁晓明、祝雪平介绍近年来衢州市档案史志工作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负责人吕宁主持。
衢州市档案馆新闻发言人、副馆长袁风华作主发布。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衢州市档案史志工作的有关情况。近年来,衢州市档案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中心促改革、优化服务惠民生、强化资政助发展、锤炼队伍强根基,档案工作指数评价连续2年跻身浙江省前三;先后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浙江省档案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衢州年鉴(2022)》获评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年鉴;获得全省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下面,我简要介绍下近年来衢州市档案史志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市档案馆馆藏资源情况
衢州市档案馆新馆工程共分两期,其中新馆(一期)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新馆(二期)于2022年5月启动建设,计划今年5月竣工,届时衢州市档案馆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万平方米,面积位居浙江省地级市档案馆前列。
衢州市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档案55.6万卷、28.5万件,主要有民国历史档案、1949—1985年衢州市(衢县)及衢州专署档案和1985年衢州升为地级市后的档案三部分,包括社保、就业、房产、拆迁、涉外婚姻、学籍、公积金、出生医学证明、公证、知青下放等民生档案。此外还有大量的报纸、资料和照片,包括民国时期的《东南日报》、《大公报》等,解放初期的《衢县报》、《衢州大众》、《金华大众》等,以及历年的《香港文汇报》、《衢州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等几十个种类。以及衢州历代编写的县志、市志、组织史及各有关单位编写的年鉴、志书、史料等。
我们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目前馆藏的各类档案均已实现数字化,方便广大群众查档。同时,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对期满25年的档案内容进行开放鉴定,目前已完成1997年前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累计向社会开放档案1.4万卷、5.6万件。
同时,我们积极开展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征集工作,先后征集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第四届体育大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以及衢籍作家阿章、侵华日军细菌战等各类档案资料5000余件。第19届杭州亚运会火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衢州舰舰模等一批珍贵档案入馆珍藏。
去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演讲时提到“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我们积极开展“杜立特行动”档案摸底调查,目前全市档案馆系统共有“杜立特行动”实物档案200多件。其中江山市档案馆馆藏有一块B—25轰炸机残片、三张江山县民众护送美国飞行员的轿资收据,这组珍贵档案入选在美国举办的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主题展,并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衢州市档案馆建有“大爱衢州—衢州人民营救美国飞行员”主题展厅,并制作生死营救3D动画短片。衢江区档案馆完成馆藏细菌战和衢州机场修建相关档案修裱和数字化。下一步我们将借助省档案馆“杜立特行动”工作专班力量,将浙江省及闽浙皖赣四省边际地区档案馆及民间机构的“杜立特行动”历史档案进行数据归集并进行内容共享。
二、档案史志工作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针对非国有企业破产档案管理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处置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衢州青年传动系统智造有限公司等23家非国有企业档案的处置工作,累计完成470GB电子档案进馆备份,保障了档案安全、减轻了企业负担、维护了职工权益、优化了营商环境。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处置工作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列入2023年度全国十佳重特大档案工作案例。每年的“6·9”国际档案日,市档案馆均会围绕不同主题到相关村(社)、学校、企业等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分发档案知识宣传手册、分享民生档案故事、现场解答群众疑惑等。
我们积极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为中共衢县支部旧址、衢州二中校史馆、龙游县华岗革命事迹陈列馆、常山县东案乡梅树底红色展馆等提供珍贵档案资料,并进行指导服务。我们先后开展了四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评选工作,累计评选出各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50余处,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平台。我们及时启用“市档案馆红领巾e站”阵地,举办“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吸引了全市20余批次300多名小学生前来参观展览、制作视频等,较好发挥了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我们积极挖掘地方志资源,助力龙游县姜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推断出衢州置州时间为公元622年左右,为衢州置州1400周年考证活动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志书梳理,我们还原了九华立春祭祀民间传承体系和立春祭祀程序,为柯城区灵鹫山故景复建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史料支撑。
三、档案查阅及便民服务情况
我们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原则,实行馆长接待日制度,每月安排1名馆领导在窗口接待群众查档,了解群众需求,改进服务质量。为方便群众查档,我们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基本建成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群众查档实现“全程网办、电子出证”。近年来,市档案馆累计为群众调阅、复印2.8万余页,为群众工龄计算、身份证明、房产过户、出国办证等提供了帮助,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均得到了群众认可。
我们积极推进馆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档案馆、吉林省公主岭市档案馆、江西省上饶市档案馆、福建省南平市档案馆以及长三角地区档案馆签订“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协议,广大群众凭本人身份证即可跨地域、跨馆际查询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档案,实现群众查档“零跑腿”。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浙江日报记者提问:您好,刚刚发言人有提到,市档案馆期满25年的档案已全部完成开放审核并向社会开放,请问群众如何才能查阅这些档案?另外,能否简要介绍下市档案馆新馆(二期)的进展情况?谢谢。
衢州市档案馆副馆长祝雪平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对档案工作的关注。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衢州市档案馆共有馆藏档案55.6万卷、28.5万件。群众查阅档案既可以到市档案馆现场查阅,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查询。
一、查档时间
周一到周五。夏令时:8:30—12:00,14:30—18:00;
冬令时:8:30—12:00,14:00—17:30。
二、查档地点
衢州市档案馆一楼档案查阅中心(衢州市柯城区须江路88号)。
三、查档方式
1.现场查档,群众可持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到市档案馆一楼档案查阅中心查阅档案。
2.网上查档,群众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江档案服务网或手机登录浙里办,搜索档案查阅服务,微信小程序搜索“掌上查档”,发出线上查档申请。
3.查档电话:0570—3081213。
下面我回答第二个问题:
衢州市档案馆新馆(二期)项目于2022年5月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含市方志馆5000平方米,柯城区档案馆5000平方米),主要是档案库房和展厅。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今年5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衢州市档案馆保管保护和利用展陈条件,填补我市方志馆建设的空白,结束柯城区档案馆无馆库的历史。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把市档案馆打造成更有特色的红色档案馆、更加开放的公共档案馆、更加现代化的智慧档案馆、更有内涵的活力档案馆!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浙江交通之声记者提问:您好,请问市档案馆如何征集档案?有哪些征集方式?成效如何?谢谢。
衢州市档案馆副馆长宁晓明回答:
首先,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档案征集工作的关注。依法接收和征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是档案部门的职责。凡是与衢州相关的各个历史时期政权机构、社会组织、著名人物形成的档案,具有典型地方特色或较高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档案,都在市档案馆的征集范围内。
近年来,市档案馆立足留存历史、记录现实的两大主题,广泛征集散存在社会的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共征集到2万余件档案。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档案馆对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去年11月,结合市档案馆新馆(二期)布展的需要,我馆在衢州日报上发布了《关于征集历史档案文献的公告》,开展有针对性的征集工作。主要征集的范围包括:①档案文献史料:反映各历史时期衢州社会生活风俗、人文地理、自然风貌、民族宗教、城乡发展、名优特产等文献史料;②重要史志资料:反映各历史时期衢州各行各业编史修志的重要成果资料等,包括府志、县志、乡镇志、村志、专业志、人物志、年鉴、文史资料及其他相关出版物;③历史档案资料:具有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各种契约、票据、聘书、执照、合同、证书、报刊书籍、家谱、小报传单及货币等。
之后,我馆还将继续发布关于征集衢州红色档案和衢州工业发展档案的公告,真诚期望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专业。我馆的征集方式有4种:一是接受捐赠。鼓励档案所有者向市档案馆捐赠档案,市档案馆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二是接受寄存。确有保存价值但不能直接捐赠的档案资料,经专家论证同意后可进行寄存代管,档案所有权不变,双方签订寄存协议,市档案馆提供免费专业的保管、研究、展示等服务。三是复制。对于无法提供档案原件的情况,市档案馆采取仿真复制和扫描数字化保存,原件返还。四是征购。对于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档案所有者愿意出售的档案,经专家组鉴定、评估,双方就征购方案达成一致后签订征购协议。
大家如有捐赠、寄存档案的意向,可与市档案馆档案征集处联系,联系电话0570—3085543。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提问:您好,我们知道,地方志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总根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宝库。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衢州地方志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衢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贺清峰回答:
近年来,衢州市档案馆积极推进志鉴编修主业及其成果转化应用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民生能力,彰显地方志独特价值。一是编纂志鉴,记录民生事业。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理念,通过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记录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改善民生取得的各项成就,方便群众查阅利用。《衢州年鉴》特设社会生活类目,涵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水库移民工作等民政工作以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等涉及民生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二是创造转化,推出普及读本。传统志鉴专业厚重,普通群众接受难度比较大。我们通过细化整理,编纂一系列普及读本,消除阅读障碍。首轮、第二轮《衢州市志》均配套编纂篇幅大量缩减后的简本,编制两部音像版志书。标点整理现存4部《衢州府志》,由繁体变为简体,由竖排变为横排。利用衢州古今志书编成《品读衢州》丛书,含《富丽古城》《繁华商埠》《育才灵地》《科技强区》《文献重镇》《军事要冲》6册,介绍衢州风貌、商业文明、历史人物、科技发展、文化底蕴等内容。三是围绕需求,做好惠民文章。市档案馆发挥史志资源优势,推出务实措施,让地方志成果走近群众。近年来,先后向图书馆和南孔书屋捐赠《衢州市志》《衢州年鉴》《品读衢州》等读物,增加利用志鉴成果的途径。自2020卷起为《衢州年鉴》制作微信小程序,用户在微信中搜索“衢州年鉴”,即可通过手机阅读年鉴。常年提供地方志等地情资料查阅服务,为群众编修村志、家谱以及寻根问祖等提供方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