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188/2024-149073 成文日期: 2024-08-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文件编号: 衢市文旅函〔2024〕67号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27 17: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字体:[ ]
分享:

毛建荣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强衢州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提案》的提案(第12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文物调查

(一)文物普查

我市文化遗产丰富,于1994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切实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新方针,我们首先做好文物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家底。2007-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数量为7900余处。截至目前,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市县级以上定级文保单位共有580余处。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2023年11月-2026年6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此次普查,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机制,规范认定标准和登记公布程序,健全名录公布体系。完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空间管控、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文物资源管理体系。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物巡查

2021年以来,我市通过“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合理利用浙江省文物智慧监管平台支持,逐步构建完善的政府、部门、直接责任单位三方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夯实文物安全工作的基础,提升文物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工作能力。

2022年7月,衢州市抓住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契机,邀请第三方专业技术力量参与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标志着衢州市文物安全巡查队伍向专业化、常态化迈出了第一步。文物安全巡查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文物三防、四险等关键领域问题,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巡查文物建筑的用电线路、电器使用、用电设施设备、明火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火灾防控、文物防盗、极端天气灾害、文物建筑体及其构件损毁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形成检查记录、问题反馈、隐患分析、整改建议的工作闭环。

二、文保宣传

(一)视频制作

2022-2023年,市文旅局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文保单位价值研究和视频拍摄制作项目。第一批次两期,我们选取了现有的十六处国保单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景拍摄并辅助以详实的文字介绍,制作成解说视频在博物馆、水亭街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大屏进行播放,大力营造保护文物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形式

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文博强市”的过程中,衢州以文物活化利用为重点,市博物馆联合县(市、区)文物收藏单位持续开展“文物面对面”进景区活动。2023年4月至10月,“文物面对面”共举办16期,场场活动爆满、游客好评如潮,累计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

1.呈现形式新。采用古装护宝、情景剧演绎、古今对话推介等形式,给足观众沉浸式体验。护宝是以“御林军”形象穿过街区护送“宝物”登场,聚集游客围观;工作人员着古装形象,现场演绎文物故事的情景剧,交代文物背景故事;推介则设置文物讲述人,讲述人来自导游、教师、学者等非文博行业的文物爱好者,配合博物馆工作人员,既凸显娱乐性、互动性,又兼具专业性。

2.活动场所新。活动举办的场所选择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水亭门景区古色古香,极具历史气息。选择的时段则是游客人流量最高的晚上19点至20点,活动一经推出就快速受到了欢迎。加强活动之间联动,形成有机整体。文物面对面之外,衢州市文旅局同时安排“大宗南渡”沉浸式演出、“文艺赋美”表演、折子戏等文艺活动。

3.展示方式新。作为文物类活动,选择本地区代表性文物,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制品,在保障文物的安全的前提下,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贴近群众。每一期都采用盲盒形式,现揭秘,做足神秘感。同时强化市县联动,文物面对面的舞台上可以看到来自衢州各个博物馆的文物精品。5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对《文物面对面》活动进行批示,“衢州市在文博强市建设和古城提升过程中,坚持文物活化,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每期情景剧短视频、现场视频,都在抖音、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每期活动同步在衢州文旅微信公众号线上进行更新。水亭街线下活动场场爆满,博物馆因此成功破圈,在群众中知名度、美誉度明显增加。活动获文旅中国、中国网、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潮新闻、浙江文物、衢州晚报、三衢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资金投入

2021年启动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以来,为全面落实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我市加大投入,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础。一是加大资金保障。2022年,全市共投入资金8300多万元,投入资金较去年增长了一倍多,主要用于濒危文物建筑修缮、木结构建筑电气线路改造、消防安防能力提升等,为推进和实施文物安全隐患大整治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提升数字化水平。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大整治专项行动具体任务,与“大提升”工作做好衔接,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改革工作,落实文物安全精密智控工程,有效增强文保单位安防水平,提升文保单位安防数字化水平。市委、市政府率先谋划,大力推动各类数字化项目上马实施。如衢州市省级以上文物单位安防提升服务项目,整合六县(市、区)文物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文物实时信息数据联通共享;龙游县古塔及牌坊沉降检测项目成功入围省文物局“揭榜挂帅”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一期已上线运行。三是充实文保队伍。一方面积极开展培训演练,提升文博队伍人员能力水平。全市各层级以及文物博物馆单位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演练31次,参与1267人次。另一方面,实施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工作举措。因我市文保队伍较为薄弱,为创新监管思路,拓宽管理渠道,市本级以及各县(市、区)采用多种形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隐患问题巡查整治工作,不仅有效缓解了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监管覆盖面不广、监管频次不足问题,还弥补了对偏远地区文保单位监管能力的不足。

四、非遗保护

(一)丰富非遗名录体系,保护传承更有力度。一是积极开展非遗认定申报工作。认定公布第八批衢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40项;推荐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已通过文旅部公示;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3人均评估合格;组织开展非遗茶空间申报,江山市和睦别院列入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二是全面开展非遗执法检查。与市人大检查组一起,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遗条例》情况实地检查。对省级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基地、非遗馆、非遗文创、非遗项目等进行检查,推动非遗法贯彻落实,助推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非遗宣传推广,传承传播更有广度。一是春节活动精彩纷呈。春节期间指导全市开展“年画进万家 点亮中国年 舞动中国龙”等系列非遗迎春活动,在文化馆、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春节期间,全市共开展40场次,参与人数达15.8万人次。二是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突出。围绕“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在节日前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婺剧展演、非遗展播、非遗进校园进景区、非遗购物节、非遗展示展演体验等系列活动,全市共开展23场次,观众达11.5万人次。三是对外交流焕发活力。组织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赴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南孔文化城市品牌宣传周活动,五一等节假日期间在鹿鸣文化院街、水亭门街区举行非遗市集以及跳竹马、跳魁星非遗巡演活动,游客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活力。

五、国际交流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发表演讲时指出:“浙江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来到这里,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并指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是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开展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工作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为核心打造区域特色文化“金名片”,构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国际对话沟通的重要平台,是叙述浙江故事、打造“重要窗口”以及拓展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易炼红书记考察指示要求,衢州市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精心策划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系列活动。2024年4月17—20日,邀请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和救援者后裔代表、旅美华人华侨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100余人相聚衢州,开展“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踏访营救行动旧址,见证主题展览开展,进行对话交流,并在江山中学共栽友谊之树,讲好中美民间交往的“衢州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次活动得到省委易炼红书记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的高度肯定。美联社、塔斯社等500余家海外媒体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50余家国内媒体集中报道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省委易炼红书记调研指示精神和省委常委会要求,深挖优秀历史资源,拓展合作交流领域,搭建更多展示窗口,努力讲好中美民间交往的“衢州故事”。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