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188/2024-149060 | 成文日期: | 2024-08-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文件编号: | 衢市文旅函〔2024〕61号 | 发布机构: | 市文旅局 |
伍俊斐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民宿集聚区,助力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建设的建议》的建议(第20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是衢州市重点打造的十个“桥头堡”之一,也是推进衢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以来,衢州以高等级民宿建设作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突破口,出台产业政策,积极指导提升,衢州民宿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近两年,我市乡村民宿逐渐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转变,从追求单一利润到追求综合效益转变,从零星分布到集聚化发展转变,新推出了诸如喜舍、溪畔隐庐、云七民宿、晴山别院等一批高端特色民宿,星宿高田、茶坪宿集、江山石门宿集等民宿集聚地,不断打响衢州民宿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宿1600余家,其中全国甲级民宿1家,省高等级民宿104家,包括白金宿6家、金宿17家、银宿81家,特色文化(非遗)主题民宿2家,精品民宿数量及质量在全省处于中上水平。
在政府政策保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我市民宿产业发展迅速,在高等级民宿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客观分析,我市民宿产业仍然存在集聚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差异化竞争不够、人才保障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市文旅局将按照“量质并举、富有特色”的要求,推动民宿产业集聚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规划引领,推动集聚发展。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规划、市场准入、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统筹安排市域、县域范围内民宿集群发展的布局规划。集中摸排全市旅游重点镇、村闲置房屋资源及收储情况,明确民宿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引导所在乡镇和村庄根据当地发展实际,调整镇村现有建设用地布局,完善配套设施,通过整村搬迁、土地流转、集中收储等方式连片发展民宿产业。充分发挥民宿专家、行业协会作用,规范民宿行业管理标准,推动饭店业等相关行业与民宿行业结对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星级饭店代理经营闲置民房、闲置民宿,盘活民宿资源,降低民宿业主运营投入门槛。重点打造柯城七里、九华,衢江茶坪宿集,开化星宿高田等宿集示范区,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各地加快打造高端民宿集聚区。
二、注重品牌打造,强化营销推广。持续推广“阙里人家”公共区域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衢州民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进过山云居、西坡、飞茑集、大乐之野等国内知名高端民宿品牌,打造集住宿、餐饮、文化体验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民宿综合体,充分利用头部企业资源,将连锁品牌的规模优势转化为衢州民宿的发展优势。联合民宿协会开展营销推广活动,利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和旅游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与旅行社、OTA平台等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最终变“流量”为“留量”。
三、注重特色挖掘,丰富民宿内涵。以《浙韵千宿建设导则》为依据,明确民宿特色定位,根据定位设计独特主题,加强文化元素融入和自然环境利用,注重细节打磨与品质提升,推动衢州民宿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以“一个主题、一个主人、一个故事、一桌家宴、一项技艺展演、一份伴手礼、一个特色活动、一组服务技艺”为主题,组织开展民宿“八个一”系列比赛,引导民宿通过活动提炼自身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着重加大民宿产业文化融合的力度,通过“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书屋”“民宿+民俗”等形式,为民宿植入衢州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民宿品牌吸引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升运营品质。成立衢州市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专家委员会,聘请经验丰富、业内权威的民宿及相关行业专家、行业协会代表和民宿经营者,为民宿改造升级提供专业指导。注重乡村文旅人才挖掘培养,支持熟悉当地情况、有乡村理想和乡村情怀、具备匠人精神的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投入民宿开发经营,培养精通乡村文旅规划、营销、管理、服务的优秀运营人才,为民宿产业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探索创新合作运营模式,招引国内头部品牌参与民宿集聚区建设和后续运营,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运营管理提升民宿产业发展水平。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