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8164/2024-148847 | 成文日期: | 2024-06-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文件编号: | 衢住建函〔2024〕87号 | 发布机构: | 市住建局 |
李香如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贯通连续的儿童友好通学路径的建议》的提案(第19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持续推进学径建设,推动道路适儿化改造全面升级
为全面推进我市持续提升儿童出行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更好打造安全、趣味的通学路径。我市将学校周边道路设施适儿化改造纳入2024年儿童友好实事项目,2024年完成学校周边道路设施适儿化改造23处。适儿化改造建设新华第二小学周边学径、市实验学校灵溪校区周边学径等10条学径,全面落实《衢州市儿童友好学径建设指引》,增设儿童元素的道旗、地插、展板等,规范使用儿童友好标志标识,沿线布置系统性、趣味性的导向标识,提升儿童友好学径的安全性和趣味性。适儿化改造提升实验学校新湖校区、新华二小、玉龙幼儿园等10所学校周边道路人行横道,结合“儿童友好”元素设置“彩色斑马线”,同步增设反光道钉、荧光标志牌等安全设施,为学生创造充满美学体验的学径空间,进一步提升学生上下学安全系数。开展儿童公共场所相关公交站点适儿化改造3对以上,2024年9月底前完成县人民医院西门、国悦府(城东星际公园)、广和春江月(文化服务中心)3处公交站点进行改造,增设雨棚、座椅、电子站牌、儿童友好宣传广告。
二、持续优化交通系统,促进出行安全系数不断提升
为提升儿童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我市持续优化上下学“交通组织”,改造提升交通设施,营造安全、便捷、通畅的幸福通学路。一是开展“一校一策”综合治理。推动全市20所重点学校纳入2024年度“一校一策”综合治理,根据不同学校所处路段和区域的不同交通特点,围绕车辆入校、车辆停放、高峰流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并制定“一校一策”个性化提升方案,综合采取诱导绕行、单向交通、即停即走、干线优化、配时调整等措施,系统优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二是强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一方面对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中小学与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GA/T 1215)等标准规范,全面摸排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情况,并推动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重点完善学校区域警告标志、限速标志、过街设施、禁停网状线等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以及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设。另一方面强化市政设施巡查整治和养护力度,重点对占道经营、路面破损进行巡查管理,并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同时利用数字化监管平台,保证市政设施养护项目运行高效化及设施、项目全周期信息数字化,提升市政设施精细化养护,确保通学道路的安全连贯畅通。
三、持续完善通学服务,确保上下学安全保障体系完备
为着力解决儿童上下学需求,我市各部门“多方联动”,持续完善各项内容,共同营造儿童舒心、家长放心的幸福通学路。一是强化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充分发挥校警互动、多警联动作用,依托“警务融治”“三衢义警”建设,持续深化“警校共建校园护航”系列行动,优化完善“护学岗”“高峰勤务”等机制,加强定点执勤、机动巡逻警力部署,动态优化执勤点位设置,组织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家长志愿者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维护。紧盯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突出学校周边以及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通行集中的重点路段,加强巡逻管控和执勤执法,及时查处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超员超速、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二是推动“风雨无忧”学生接送暖心工程。全市学校建设风雨长廊20条,设置雨棚和休息座位,作为家长接送学生的等待区,也可作为雨天接送区,为等候的学生及家长遮阳挡雨、提供便利。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