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8164/2024-148843 成文日期: 2024-06-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文件编号: 衢住建函〔2024〕71号 发布机构: 市住建局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20 11: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王强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我市优秀古村落文化的建议》的提案(第15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确定名录,建立体系,保护数量取得新突破

根据省建设厅下发的《关于推进浙江省古村落保护传承发展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内对古村落定义,包括国家级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和浙江省传统村落、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截至目前,衢州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省级2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54个、省级84个,市级18个;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75个、一般村387个。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梯度有序”的传统村落保护架构。几年来,全市在深入开展传统村落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传统村落档案体系,制定了传统村落认定条件,分类标准和保护开发方案,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都高起点编制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和档案编制工作。

(二)部门协同,整合资源,开发方式取得新高度

古村落内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风情文化、宗族文化,一大批村落既是历史文化名村、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传统村落。近年来在传统村落开发利用上,住建局与农业农村局、文旅部门等积极配合,凝聚部门合力,共同推进古村落保护发展。如衢江区涧峰村、龙游县石角村、江山市枫石村、柯城区余东村等一批历史文化重点村在省绩效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江山市清湖三村在第七批2019年度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建设项目中,综合评分105分,全省排名第一。文旅部门深入挖掘传统村落非遗资源,并精心梳理、积极申报,扎实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加强非遗体验基地建设,促进非遗融合发展,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中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如江山市大陈乡《大陈见面》入选2020年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汪氏宗祠已成为江山古建筑复活成功的典范,2021年获得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江山市于今年4月获评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获补助资金3750万元。

(三)因地制宜,自我造血,保护利用成就新突破

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注重古村落活化工程的挖掘,将古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有机结合,有效探索古村落“自我造血”功能,前置乡村运营,引进新型业态,激活历史文化村落生命力,解锁了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和村民增收致富密码。如龙游县罗家乡荷村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聚焦“一堂课、一杯茶、一株竹、一条河”等生态底本,打造“土”“特”“产”式的乡村经营模式;小南镇聚焦龙游瀫区位优势及两江资源禀赋,实施“1个集镇+6个核心村+1条沿江公路”,以团石村、翠光岩村为核心,贯通两个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实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片区化组团发展;溪口镇溪口村聚焦打造“双创集聚地”,以“青年返乡入乡创业”为支点,培养原乡创客、召回归乡精英、吸引新乡人才,破解山区乡镇长期面临“服务供给分散、人才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开化县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开化县山泉流水养鱼系统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省级清水鱼强镇创建,争取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何田乡的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产品产业壮大,带动遗产地百姓增收致富。

二、下步计划

(一)持续挖掘古村落特色文化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2023年11月-2026年5月开展第四全国文物普查,其中,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实施普查工作的第二阶段任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各个城镇、乡村历史街巷(古村落老街)通过此次普查,对村落内历史遗址遗迹、宗祠祖宅、名人故居等也在此次普查之列,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古村落的历史印记,保留富有特色的古居民宅等乡村文化。

(二)大力推动古村落规划落地

落实以规划为引领,高起点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注重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持和延续,切实维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科学设立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使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得到传承发展。

(三)不断完善共富共享机制

借助“千万工程”、风貌整治提升等工作契机,不断挖掘古村落共同富裕现实路径。探索构建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多元主体的共享机制和权责,通过吸引、培养农村经纪人、带头致富人、农村工匠、非遗传承人等各类农村领军人才回乡创业,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派遣本地专家团队助力传统村落重新焕发活力,使古村落成为既能留人又能致富的热土。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