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8164/2024-148838 成文日期: 2024-06-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文件编号: 衢住建函〔2024〕61号 发布机构: 市住建局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20 11: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郑浩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旧城改造项目统筹、规划力度的建议》的提案(第104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旧城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坚持划定底线、应留尽留、量力而行,积极推进旧城区的整治与提升。

一、工作情况

(一)因时制宜,调整组织体系

自2000年起市区开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基础设施、统一土地拍卖出让复建”的原则和“一年拆迁,二年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旧城改造。同年,衢州市人民政府建立了衢州市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加强对市区旧城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指挥部下设衢州市区旧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市旧改办),办公室设在市建设规划局。2000年-2020年,市旧改办先后组织实施了58个旧城改造拆迁(征收收购)项目,累计拆迁(征收收购)房屋征收建筑面积132.2345万平方米。因市区征收体制调整,房屋征收项目实施区政府负责制,市旧改办不再承担具体征收(拆迁)工作,于2020年予以撤销。

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我市随即建立高位统筹、多级组织的城市更新领导机构,由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成立由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牵头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审议城市更新相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同时确定发改、财政、资规等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全力推动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明确各区政府为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实施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方式,并建立专班、例会等常态长效机制。

(二)规划引领,健全体制机制

1.建立健全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城市更新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逐步落实“体检-诊断-分析评估-规划-建设-评估反馈”的全周期城市体检评估闭环,优先将问题突出、工作紧迫、群众期盼的项目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加以推动落实,形成一套以城市体检为综合抓手,以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为实施路径,统筹规划建设治理各个环节,滚动推进城市更新的工作流程。衢州市作为连续4年(2020年-2023年)的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已高质量编制完成4份年度城市综合体检报告,并通过年度城市体检成果优化调整城市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五年工作目标、支撑中期项目储备库的滚动更新、指导年度项目清单的制定。目前已制定印发《2024年衢州市城市体检工作方案》,计划8月底完成城市体检报告编制。

2.积极探索“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的联动机制。以城市体检结果为重要基础,将体检发现的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城市发展的短板弱项作为城市更新重点,落实《浙江省县(市、区)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编制《衢州市城市更新规划》,明确更新总体目标、重要任务、重点片区、更新模式、实施策略和实施时序等内容,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目前,《衢州市城市更新规划》已完成部门调研及数据资料收集工作,计划2024年底形成初稿。

(三)多措并举,提升生活品质

1.深入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结合现场踏勘及社区统计数据对老旧小区开展体检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梯队式改造,设定梯队式的改造目标。同时,发动居民全过程参与,根据居民反映的需求,采用“一小区一方案”模式,让群众在“城市改造”中有更多获得感。2024年我市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个、52栋,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个、65栋,实施进度达到100%,位列全省第一。

2.持续推动未来社区创建。通过推进以未来社区创建为抓手的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聚焦“一老一小”,做好公服设施改造提升,建设有满足社交活动并提供日间一般性照护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就餐、助餐、送餐等服务,并针对社区老人提供普惠定价的社区食堂的“养老服务场景”;建设有配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育机构或社区婴儿照护服务驿站的“托育服务场景”;建设有能提供护理、中医药等医养结合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满足多龄段需求的社区幸福学堂的“老幼融合服务场景”。截止2023年底,我市已完成建设并验收通过74个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其中建成养老服务场景30个,托育服务场景24个,老幼融合服务场景20个。

3.扎实做好名城保护传承。我市以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为指引,统筹推进南孔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文化修成,持续实施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二期工程、历史街区风貌衔接工程、信安湖城市会客厅-光影秀及水亭门游客中心建设工程等项目,对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未改造的传统古建筑进行修缮、立面整治提升,局部地块风貌建筑补建与改造,打造古城水亭门街-北门街-孔庙游览线路,改建水亭门游客服务中心及配套商业文化休闲设施。

二、城市更新下步工作

(一)坚持加强统筹谋划

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合理确定城市更新重点、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与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科学编制城市更新规划和计划,建立项目库。积极探索适用于城市更新的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二)切实推进法制保障

我市作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以更新评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出发点,推进《衢州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研究工作。同时,依托海绵城市试点立法工作,将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纳入《衢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例(草案)》,要求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情况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体检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实施方案和编制、修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依据。

(三)持续引导公众参与

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关心了解城市更新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畅通公众参与城市更新工作的渠道,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城市更新工作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