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8164/2024-148818 成文日期: 2024-06-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文件编号: 衢住建函〔2024〕80号 发布机构: 市住建局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19 17: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蓝燕萍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在人流量较大的红绿灯等候区设置遮阳雨棚的建议》的建议(第24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诚如你反映的问题那样,在人流量较大的红绿灯等候区设置惠民遮阳雨棚,一定程度可以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局正着力调研,科学推动开展此项工作。

交通路口红绿灯等候区设置遮阳雨棚,主要考虑因素为:路口宽度条件、两侧绿化条件、车流量情况等;从交通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标志标线《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信号灯《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来看,并没有相关标准可以参考。

根据市创建办要求,我市在创文期间由住建、交警等部门在衢化路与三衢路路口、吾悦广场门口、下街与南街路口、斗潭路与西安路路口等主干道的各个交通路口,共试点设置道路遮阳雨棚44个,但目前道路遮阳雨棚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近年来,其他城市在安装遮阳雨棚后,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实际运维中也产生了棚体遮挡监控设施、台风天等恶劣天气下存在安全隐患、非机动车容易发生擦碰事故、影响城市整体风貌、维护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我市城区和大部分地区由于道路原有规划设计局限和非机动车流量规模,大多路口并不适合设置道路遮阳雨棚。

我局已与属地创文专班交流城区设置道路遮阳雨棚情况和已有的管理运维经验,并建议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工作。此外,我局将联合交警部门,共同对我市目前已设置的道路遮阳雨棚,开展设置效果、设计样式、附属功能、设施弊端等问题的梳理汇总工作,对整体雨棚设置效果进行评估,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综合考量,并根据整体城市风貌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加强遮阳雨棚的维护管理工作。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