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69G/2024-148650 成文日期: 2024-08-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审计局

衢州市审计局2024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8-12 11: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字体:[ ]
分享:

2024年上半年,衢州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八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决策部署,紧扣省“3+10”重大工作和市“10+2”重点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审计主责主业,依法忠诚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共完成实施审计项目12个,审计提出建议37条,信息、报告获市领导批示35篇次。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政治统领,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1.强化履职作为。依托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平台作用,筹备召开了八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会议,推动出台重要制度2项。深化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按要求及时向省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报告重大事项4项,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重要文稿52篇。开展县(市、区)审计办履行审计委员会职责检查6次,推动全市审计办规范化运行。围绕我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做好服务保障、沟通协调。

2.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理论学习核心内容,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构建领导班子带头学、业务骨干研讨学、外出驻点分组学、年轻干部交流学的政治学习模式,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今年上半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局党组会学习11次,党小组集中自学6次,各类交流学习20余次。

3.强化贯通融合。主动对接市纪委市监委、市委巡察办,谋划制定《深化纪巡审联动 推进“三类监督”贯通融合实施办法》,在审前沟通、过程协作、反馈力度、审后管理等方面加强协作,凝聚纪检和巡察等监督合力。深化与组织部门审前、审中、审后的全过程联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操作办法(试行)》,丰富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载体,推动干部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有效贯通,进一步构建干部“大监督”体系。

(二)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服务中心大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锚定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当先锋、走前列的总方向,发挥中心工作“啄木鸟”、风险防范“吹哨人”作用的要求,今年市本级安排25个审计项目,其中:审计署统一组织审计项目1个;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审计项目7个;市本级自行组织审计项目17个,其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人大监督服务保障项目8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9个。上半年,实现时间过半、审计任务过半。

1.紧扣法定职责开展审计。围绕财政管理和财政财务收支,组织实施2023年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妇联等4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等审计项目,推动各级财政平稳高效运行。在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审计中,重点关注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推动相关单位边审边改、立审立改。

2.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开展审计。围绕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资金、重大风险防范,组织实施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情况、衢州市、龙游县土地综合整治资金、市县两级重点国有企业稳发展防风险情况、衢州市城市垃圾治理等审计项目,持续发挥审计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推动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衢州市级、龙游县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中,对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投入、管理、使用及绩效开展审计。

3.紧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围绕权力规范运行,构建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体,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重要事项专项审计调查为补充的审计立体监督模式。组织开展市人民医院、市体育局、柯城区委宣传部、开化县委宣传部、江山市贺村镇等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9个,重点关注政府单一来源采购、招商引资、“三公”经费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促进领导干部规范履职尽责。

(三)坚持质量为要,不断提升审计质效。

1.突出数字赋能。用好审计大数据中心,积极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今年全市共申报领军人才6人、骨干人才7人。建立数据分析需求响应机制,对上半年开展的项目实现大数据审计全覆盖,并重点对8个审计项目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响应数据分析需求50个,创建数据分析模型59个,输出数据分析成果62个,通过大数据手段,发现问题的数量和案件线索都大幅度得到提升。今年上半年,1篇大数据审计案例被推荐到2024年审计署大数据审计能力提高班上作分享。

2.突出现场管控。大力实施“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制定出台《衢州市审计机关“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意见》,制定审计项目八级质量控制责任清单,压实审计现场管控职责。实行“小兵团”作战模式,分管领导统筹调配分管处室人员,抓好项目实施。构建科学规范执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梳理完善《衢州市审计业务制度汇编》,印发33种主要审计文书模板,下发全市审计机关共计500余本,以制度化、规范化管控审计质量。推行审计成果“1+4”产出模式,确保审计成果“多点开花”。继续汇编《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2024)》,拟印发5000份供全市领导干部学习参考。

3.突出审计整改。坚持以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为抓手,推动审计项目发现问题整改落地落实,严格管控系统整改逾期率持续保持为零。紧盯“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积极报送并被纳入省级清单主动发现问题7个,推送审计整改典型案例5篇。加强内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衢州市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内部审计实务”“内部审计研究”“内部审计讲师”三类专业人才库,遴选产生首批入库人才55人次。推动16家市本级部门单位建立内审工作机制,实现市本级内部审计工作覆盖面达到100%。

(四)坚持队伍为本,着力锻造审计铁军。

1.夯实队伍基础。坚持“引进来”,今年通过公务员招考,新录用4名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深化校地合作,吸收4名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到市局跟班实习半年,注入干事活力。做到“走出去”,局班子领导带队分五组赴全省审计考核排名靠前的杭州、温州、丽水、舟山、湖州等审计局以及江苏省盐城审计局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和思路。持续深化“磨刀石”工程,拓宽年轻干部提能路径,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干部综合能力,10余名年轻干部担任项目主审,8名通过省厅挂职、参与审计项目以及市委巡察等方式挂职锻炼。

2.强化考核激励。实行“挂图作战、赛马比拼”机制,深化“做四能干部”考评体系,从能审、能讲、能写、能想四个维度考核赋分,突出即时激励,评出季度优秀干部10名。树立正确导向,凭实绩获得提拔晋升、优秀表彰,1名中层干部提拔总审计师,1名干部获评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4名干部提拔中层岗位,5名干部获聘中高级职称,9名干部获职级晋升。

3.推进清廉建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实领学导学、个人自学、交流研学、以案促学“四学”活动,开展“接受一次廉政谈话、签订一份廉政承诺、参加一次党规党纪专题培训、撰写一份廉洁家书”“四个一”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守纪。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实施巡察整改“台账式管理”和“挂销号”制度,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衢州市审计局将聚焦省市年度考核指标,锚定市委市政府“保五争三拼第一”的总目标,围绕审计项目计划,对照项目实施节点,倒排时间、加快推进,高质量完成好今年各项审计任务,以过硬的审计成果助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总要求,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异常情况。强化服务保障,做好省厅对我市的书记、市长经责审计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上下沟通对接的协调作用。抓好“重要指标”考核工作,重点聚焦省委对市委的“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指数排名”和“履行审计委员会职责”两项考核,进一步加大对上沟通的力度,争取两项指标都能实现“保五争三拼第一”的目标。

(二)持续抓紧现场管控。扎实开展“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审计项目八级质量控制责任清单,推动分管局领导、业务处室负责人下沉审计一线,把好审前、审中、审后每一个环节,提升审计现场管控力度。加强闭环管理,联合派驻纪检组开展“四不两直”检查,通过直插一线、直奔现场等方式,检查指导审计组执行审计实施方案情况,及时给予纠偏和指导。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做好审理发现质量问题情况通报,引导举一反三,做好源头质量控制。提高审计整改质量,严格把住销号关口,加大审计整改追责问责力度,防范整改问题反弹、屡审屡犯问题发生。

(三)持续推动成果打造。坚持树立“高质量审计项目必须要有标志性成果”理念,注重靶向发力,以审计报告为中心打造标志性成果。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围绕审计立项、揭示问题、提出建议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坚持敢审敢严、审深审透,发扬斗争精神、讲究斗争方法、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查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致力于把最严重的问题揭示出来,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权威。加强移送线索闭环管理,提高线索移送质量,做到“件件能查实”。

(四)持续锻造审计铁军。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实施好“磨刀石”工程,迭代升级师徒结对措施,帮助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用好审计大讲堂、特种部队训练营、8900理论宣讲等活动载体,开展互学互鉴,提升“能想、能写、能讲、能说”本领。鼓励积极参加职称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用好“做四能干部”考评体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以“积分上墙”“赛马比拼”等方式,进一步激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持续强化廉政建设,切实抓好党纪学习,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好家访制度,及时掌握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和交友圈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做到抓早抓小,引导审计干部严于律己,做到在纪律作风上不碰“红线”、不触“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