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768656330Q/2024-148482 成文日期: 2024-07-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执法局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3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31 15:3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戴云刚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规范市区广场舞及露天卡拉OK管理,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议》的提案(第13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会同会办单位认真研究提案,认为您的提案调查深入、研究透彻,为职能部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六项建议我们全部采纳,已将广场舞及露天卡拉OK等社会噪声治理纳入2024年城市精细管理专项行动事项清单,印发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举措推进治理,科技降噪方面因条件所限暂无法实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推动。

一、加强部门联动,以行提效。连续三年将生活噪声治理纳入城市精细管理专项行动,由市公安部门牵头,市生态环境、住建、综合执法部门和柯城区人民政府、衢江区人民政府、智造新城管委会、智慧新城管委会协同配合。2024年的专项行动进一步探索长效联合管理机制,推进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明确工作任务:开展噪声处置法规集中宣传行动;集中整治投诉较多的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因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噪声扰民问题,开展联合巡查、快速处置,出警率达到100%;对市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按照允许区域、时段、音量的划分,设置公告公示牌,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机制;研究制定噪声排放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声环境功能区管理,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及问题整改;发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和噪声污染防治年度报告;实现声环境质量监测自动化;推动“宁静小区”建设,指导业委会、物业、业主等制定小区噪声管理规约。通过专项行动,全市处理噪音警情由2022年的7286起、2023年的8153起降至2024年截至目前的1049起,涉及装修、广场舞、娱乐场所、酒吧、店面喇叭噪音等,出警率达100%。

二、加强联合管控,以点带面。市城管办以公园、广场等人员聚集较多的点位为重点,选取群众反映强烈的古城墙遗址公园广场舞娱乐噪音问题进行有效整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案,总结提升形成噪声处置“一件事”基层治理新模式,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市城管办牵头建立市区噪声治理平台、机制,牵头制定工作任务清单。由柯城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公安局、市大花园集团配合,全面摸排古城墙遗址公园内跳广场舞、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等人员信息,共登记备案团队16支,涉及团体活动人员330余人,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制定水亭门、古城墙遗址《室外文化娱乐活动承诺书》,明确允许娱乐活动的14处周边疏导点位,娱乐活动白天不超过75分贝,上午8点后允许活动等限制措施,并根据人员排摸情况100%签定承诺书。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有礼环境。市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区城市噪声环境区域划定规定,组织召开娱乐活动负责人、组织者参加的法规宣传培训会,宣传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制作宣传资料,由街道、社区组织入户宣传。柯城区人民政府免费开放水亭门天妃宫、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在远离水亭门等区域设定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区,制定并发布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指南”或“地图”。

三是严格监管执法,保障群众利益。市城管办牵头开展联合巡查、处置,成员由公安、综合执法、城投集团、大花园集团以及街道、社区组成,每天早上8点至11点集中开展现场法规宣传、高噪声行为劝纠,并建立工作台账。公安部门按照“第一次现场教育、法规宣传、信息登记,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处罚”的要求,制定生活噪声扰民行政处罚流程;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机制,配合监管执法对音量超标行为进行监测、检测。对于屡次音量超标的行为,依法采取约谈、处罚等措施,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效果。

三、制定工作指引,以规促进。市城管办以实现“还静于民、还乐于民”为目标,按照“条抓块统、疏堵结合”的原则,在总结治理经验、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于2024年3月印发《衢州市城区室外公共场所娱乐活动噪声治理工作指引》,明确公安、生态环境、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各区块政府(街道)、室外公共场所管理主体的责任,提出拓宽噪声问题发现渠道、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完善问题处置协调机制、强化问题交办督办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宣传引导、规范执法等噪音管控流程,为推动噪声扰民问题治理提供了基本规范。市城管办举一反三,将噪声处置“一件事”经验引入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娱乐噪声问题处理,通过实地走访属地街道社区、现场管理单位和周边居民群众,了解建设管理情况,实行“一事一策”整治办法,收到较好的实践效果。如荷花公园广场舞、卡拉OK噪声扰民问题,市城管办牵头组织市区两级公安、住建、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和属地街道、社区召开协调会,作出具体部署,制定任务清单,明确各相关单位依据《工作指引》开展噪声问题治理工作,摸清噪声来源相关人员信息,签定《室外文化娱乐活动承诺书》,深入周边小区及噪声点位开展持续宣传;在距离小区50米以外距离选取合适点位设定文娱活动疏导点,明确告知开展文娱活动允许的区域、时段、音量控制值和注意事项;由公安、综合执法、新荷社区开展联合巡查、劝纠、处置,对前期基础工作到位仍屡劝不听者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同时,住建部门梳理市区29处公园、广场,督促管理主体制定管理规定,在主要出入口和划定区域附近设置公告公示牌。对中、高考等特殊时段,开展“绿色护考”行动,排摸校园周边噪声问题突出主体清单,重点开展集中巡查和联合检查,强化对夜间施工、商业经营中噪声(含酒吧、KTV、空调外机、冷却塔)及重复投诉件的执法力度,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噪声违法行为严格执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活噪声治理行动,加强对区块的指导,更好地发挥“条抓块统”作用,建立“管理主体负责、属地政府统筹、职能部门指导、执法部门保障”的社会生活噪声治理模式。持续推进《衢州市城区室外公共场所娱乐活动噪声治理工作指引》落地,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对重点点位及时有效地跟进协调,推动室外公共场所娱乐活动噪声扰民问题快速、规范、有效处置。探索总结城市生活噪声专项治理的“衢州经验”,积极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辐射力和引领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7月10日     

(联系人:金卫芳,联系电话:0570-301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