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5890474416/2024-148247 | 成文日期: | 2024-07-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文件编号: | 衢智造函〔2024〕54号 | 发布机构: | 智造新城管委会 |
王震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建立规模较大的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第13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衢州市作为“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生产支撑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据省行业监管平台数据,2023年,衢州市规上集成电路企业共41家,从业人员9819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92亿元。基于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智造新城管委会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通过创新平台搭建、主体培育、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
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一是建设高端技术中心。全力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启动先进半导体材料制造及应用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完成《浙江省先进半导体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起草,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汇报后逐步完善,现已完成向省政府分管副省长汇报。目前,已完成方案论证。
二是搭建高端研发平台。智造新城以衢州高端电子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为核心,重点布局电子化学材料、集成电路用晶圆等集成电路材料产业,积极培育传感器产业,前瞻布局先进封装测试等补链延链产业。同时,与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引进段雪、孙世刚、徐南平、陈建峰等4个院士团队,共建衢州资源化工创新研究院、衢州高端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衢州膜材料创新研究院,引进浙江大学省级高端人才陆俊共建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5个高端研发团队落户衢州。
三是推进科研技术攻关。智造新城持续关注金瑞泓年产600万片6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集成电路材料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和集聚度。鼓励指导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其中“芯片用高纯乙硅烷研究”、“集成电路用超纯氟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等2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第一批项目;“高选择性高均一性集成电路芯片蚀刻液研发”、“新型半导体材料高纯碳化硅粉技术开发研究”等6个电子化工材料领域项目被列入市级科技攻关项目,获项目经费补助314万元。
下一步,智造新城管委会将继续从科创平台搭建、创新主体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我市先进半导体材料制造及应用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申报。
一是打造高端科创平台。对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二是培育科技型企业。深入开展“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管理部门力量,组团入企开展结对帮扶,从“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个维度,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协调,做好科技型企业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和解读,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不断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三是建设创新联合体。整合集成电路材料领域高端人才资源,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由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衢州)牵头在我市集成电路领域组建一家院所牵头型创新联合体, 同时由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牵头在我市新材料领域组建一家院所牵头型创新联合体。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智造新城管理委员会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