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MB0R57773W/2024-148141 | 成文日期: | 2024-07-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文件编号: | 衢营商函〔2024〕26号 | 发布机构: | 市营商办 |
衢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7号建议的答复
方进林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部分村级工程项目由村集体自建的建议》的建议(第227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22年10月以来,我市深入开展镇村工程项目建设乱象、镇属和村办企业管理乱象、村干部插手工程乱象等农村基层“三乱”问题专项整治,通过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把强化震慑、从严整治与源头治理、规范提升结合起来,既管好项目、企业、干部,又厘清责、权、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杂志长篇宣传报道,打响了“三乱”整治的“衢州品牌”。
一、村级工程自建模式弊端
2023年,由衢州市纪委牵头的“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专项整治中,市“三乱”整治办会同监管办、审计局、监理单位等专业力量赴开化县池淮镇余田畈村和何田乡卫枫村开展蹲点,以解剖麻雀式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发现,随着开化县村级工程项目自建模式的推开,范围从最初3-5万元工程项目扩大到如今100万元以内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规章制度变形走样,隐患和廉政风险凸显。
(一)制度缺陷。一是未能形成集中监管。自建项目由村主体直接介入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以村两委为主,属地乡镇负责项目前期立项审批和监管职责,项目实施过程根据资金来源,由相对应的县级条线部门分别负责。因村级项目点多量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短缺等原因,对项目实施过程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二是项目边际不断扩大。村级自建额度从2011年10万元以下调整为2020年的100万元。2020年以来有6个自建项目,金额超过100万元。三是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市整治办所调研开化县池淮镇余田畈村(5个自然村)和何田乡卫枫村(8个自然村),人口分别为936人、1202人,常住人口分别为386人、380人,除村两委外,留守村里的基本上是文化程度不高、未外出务工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以“三议三公示”的形式开展项目决策,并实现项目公开透明,于社情村情不符,无法达成制度设计的初衷。
(二)项目程序不到位。一是先实施后审批。在调研中发现,村级工程项目存在村民集资项目未参照村级项目工程管理办法实施,村集体实施未经审批先实施;工程变更未按程序实施,先变更施工后报审批情况比较普遍。二是审计结算不到位。如何田乡卫枫村中蜂养殖基地竣工存在验收报告树苗100株与结算数据870株不符的情况。三是项目验收不到位。如林山乡詹村村塘后水毁修复工程,项目验收人员不符合验收要求,参与验收人员均为村干部。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一是费用列支不够规范。池淮镇余田畈村2022年小黄姜种植项目,项目自建承诺书反映建设内容中包含水泥柱、钢丝、混凝土等费用4250元/亩计8.5万元,实际费用清单中包含搭棚支出5.8万元。该村村委书记介绍所搭为竹棚,黄姜收成后已全部焚烧,但不能提供图片资料等佐证材料,且与走访村民时反映的黄姜种植项目未搭棚的情况不相符。二是劳务支出不够规范。池淮镇余田畈村和何田乡卫枫村项目中劳务支出均以村造劳务清单为依据,未见本人确认或签收单。三是部分项目存在虚报嫌疑。池淮镇余田畈村“花开百村 果香万家”项目建设内容为种植600余棵美国红枫,项目完工时间为2021年4月,经现场勘查,现存枫树目测数量不超100棵。
(四)违规现象时有发生。2023年农村基层“三乱”整治期间,全市共发现并整改农村基层“三乱”问题7546个,批评教育和处理121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72人。其中,开化县共查处村干部插手工程问题45起45人,涉及村集体自建项目18起18人,占比40%。
二、实施村级工程项目采取的措施
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治”。市纪委、市监管办针对问题症结抓本治源,联合下发了《衢州市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各主管部门联合发文《衢州市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促进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公开、廉洁、高效运作。
(一)统一发包(招标)方式。明确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统一采用公开遴选发包、简易公开招标和直接发包等3种方式,对直接发包进行了限制,明确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等特殊情况的,可以直接发包,其他镇村工程项目确需直接发包的,施工单价合同30万(含)以上的需县(市、区)政府项目分管领导审批。
(二)推行“项目办”模式。提出“项目办”管理模式,乡镇(街道)成立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长、街道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原则上由常务副乡(镇)长、副主任担任,项目办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项目办统筹管理村级工程项目建设,负责交易方式的核定、交易的组织和管理,负责项目资料统一管理,协调处理异议投诉,确保村级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专人专职管理。
(三)推广“数智监管”体系。针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缺乏公开、透明的阳光监管,推广龙游县的镇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打通线上审批路径,以项目为纽带,串联起业主、招标代理、施工方、监理、乡镇责任科室、责任领导等关联单位和个人,将项目前期招投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结算审核4个阶段及细分的12个子环节全部纳入数字化平台。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村级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
(四)部门联动强化责任。要求各县(市、区)牵头部门与相关责任部门整体联动、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共享,避免各自为战。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巡察、村级事项审计时,及时移交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问题线索建立联合办理机制,对转包、违法分包、出借资质等企业加大惩戒力度。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