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581/2024-148108 成文日期: 2024-07-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文件编号: 衢市科函〔2024〕29号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7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7-16 09:2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

陈成水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出台生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建议》的建议(第27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群众保健意识增强,生命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已成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六大标志性产业之一,我市高度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大力支持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力。坚持问题导向,设立医卫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围绕精准医疗、新药创制、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2023年市级科技攻关项目中,组织实施了“基于DNA框架超结构的细胞膜锚定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细胞膜表面微环境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实时监测”“氧化应激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雄性生殖障碍和神经损伤中的共性机制研究”等127个生命健康领域项目,共补助经费1481.5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市生命健康领域科创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强化主体培育,激发科研竞争力。助推企业倍增提质,健全企业“四色”管理机制,推进创新主体培育登新高。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医药企业登高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班,指导生命健康领域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重点培育了昊润医疗用品、浙江艾森药业等11家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指导浙江承瀚医药科技、浙江佰泰医疗科技等25家企业完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实施规上企业“三清零”行动,指导浙江省功能性糖醇重点企业研究院认定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强新创成的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支持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建设,添置高精尖设备,打造面积达1800㎡的实验室,建成占地900㎡的四省边际最大动物实验科研中心,建设可保藏30万份临床样本的生物样本库。

(三)强化平台建设,激活转化服务力。一是实施科创平台提能服务行动。大手笔引进衢州复旦研究院,2024年1月10日,衢州市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建衢州复旦研究院合作协议,开展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的开发,并进行临床转化,推动医药成果的落地转化,深入开展企业合作,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助力衢州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出台衢州市创新联合体组建方案,支持衢州复旦研究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生命健康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面向重点生命健康产业领域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以及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效能,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联合跃升。三是依托内窥镜器械与技术开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首个地区合作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对外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电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搭建医工交叉、产学研协作平台,强化转化应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今年有望完成首款全球领先的细胞显微内镜样品开发及可组装产品的中试基地建设。

(四)强化人才培育,发挥团队战斗力。一是专项出台医卫人才学科、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县联动出台医卫人才专项政策,近三年全市共为5100余名医卫人才发放补助近2亿元。全面支持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做大做强,连续5年每年安排6000万元支持医院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全面实施并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作用,鼓励开展大健康领域探索。围绕种质培育、生态农业、中药种植等方面,共组织实施“衢枳壳药用种质资源的质量评价研究”“林下套种三叶青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市科技特派员项目30项,拨付经费150万元,并探索建立特派员片区编组共建共享、特派员专业组团服务机制,引导科技特派员针对生命健康产业需要,开展研究工作,保障生命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二、下步工作举措

正如陈成水代表所建议的,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还存在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市县联动,以科技创新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引导我市生命健康产业提升发展。

(一)加强合作,着力破解生命健康产业的技术瓶颈。重点发挥衢州复旦研究院作用,加强与健康产业链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创新制剂、创新小分子、创新生物大分子药物等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衢州人才、技术、平台、新药、企业、资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助力衢州生物医药企业技术与产品全面升级,提升我市健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发挥生命健康领域创新联合体作用,深化产学研医深度融合,鼓励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带技术、带项目和企业开展合作,引导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平台,逐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队伍培养。

(二)政策支持,着力引导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在“科创大专项”中重点支持生命健康领域项目,通过市县联动,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申报省、市、县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一批医疗卫生、中医药等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继续落实《衢州市级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衢财教〔2022〕4号)政策,医疗机构的市级财政经费可参照执行,对于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以不进行招投标程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机制,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70%,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生命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出台《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特医食品和化妆品等生命健康产品的研发创新,对符合条件企业单位分类别、分阶段、分梯度给予相应奖补支持。

(三)强化服务,着力培育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主体。支持衢州市人民医院申报浙江省研究型医院培育单位,将在扩大科研自主权、支持科研设施设备配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应用、完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对研究型医院给予政策支持。继续健全企业“四色”管理机制,推进创新主体培育登新高。宣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指导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与科技专利成果转化,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强生命健康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