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4-145149 | 成文日期: | 2024-03-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2023年度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
本年度报告由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等规定要求,并综合2023年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在衢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qz.gov.cn/)政务公开页面上查阅下载。社会公众如对报告内容有疑问的,请与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办联系(电话:0570-3087586)。
一、总体情况
2023年,衢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的决策部署,以公开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策公开质量、夯实公开工作基础等方面深化政务公开,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落实、强监管功能,推进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一)主动公开
2023年以来,衢州市人民政府以衢州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为纲要,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新媒体公开政府信息36900余条。其中依托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900余条,公开范围涵盖政府日常工作、教育、民生、医疗、经济运行等各个领域,确保市民全面了解政府工作的开展情况。全年答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3件,政协委员建议提案279件。
(二)依申请公开
2023年,衢州市人民政府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63件,办理907件,其余56件结转下年度办理。申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文件、拆迁补偿和征地安置等方面。全市全年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行政复议154件、行政诉讼48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加强集约化平台内容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周检测、月监测、季检查”常态化监管,全年常态化开展错误表述、个人隐私泄露等专项排查。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专题维护,加强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健全新媒体监管,关停各类僵尸、空壳政务新媒体帐号。推动政府公报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步发行,加强政府公报数据库建设,完善检索功能,刊发政府公报12期,同步下发至各乡镇、规上企业,以供参考学习,实现全市各乡镇、规上企业全覆盖。
(五)监督保障
一是做好信息维护监督。全面维护好各领域栏目信息日常发布,确保公开目录完整、公开内容规范,专题内无空白领域、无错链、无空白栏目。二是对标各地好做法、好经验,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着力提升基层公开水平。三是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市对县(市、区)和部门的考核中。
2023年多次邀请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社会评议,未出现负面社会评议情况。全年未出现政务公开工作引发责任追究的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2 | 1 | 3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358 | 427 | 1769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205347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987610 | ||
行政强制 | 34906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48619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 科研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企业 | 机构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915 | 36 | 0 | 0 | 3 | 0 | 954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8 | 0 | 0 | 0 | 0 | 1 | 9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25 | 7 | 0 | 0 | 0 | 0 | 332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201 | 5 | 0 | 0 | 0 | 0 | 206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2 | 0 | 0 | 0 | 0 | 0 | 2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5 | 0 | 0 | 0 | 0 | 0 | 5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4 | 1 | 0 | 0 | 0 | 0 | 5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6 | 0 | 0 | 0 | 2 | 0 | 8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8 | 3 | 0 | 0 | 0 | 0 | 11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4 | 0 | 0 | 0 | 0 | 0 | 4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7 | 0 | 0 | 0 | 0 | 0 | 7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253 | 18 | 0 | 0 | 1 | 1 | 273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9 | 0 | 0 | 0 | 0 | 0 | 9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8 | 0 | 0 | 0 | 0 | 0 | 8 | |
2.重复申请 | 6 | 0 | 0 | 0 | 0 | 0 | 6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1 | 0 | 0 | 0 | 0 | 0 | 1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4 | 0 | 0 | 0 | 0 | 0 | 14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其他 | 11 | 2 | 0 | 0 | 0 | 0 | 13 | ||
(七)总计 | 867 | 36 | 0 | 0 | 3 | 1 | 907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56 | 0 | 0 | 0 | 0 | 0 | 56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12 | 6 | 134 | 2 | 154 | 9 | 2 | 22 | 4 | 37 | 5 | 0 | 6 | 0 | 11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的问题:一是主动公开信息发布不规范,全闭环式信息发布还有待提高;二是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业务不熟练,答复不规范。三是政策解读的形式还不够丰富。
改进情况:一是规范信息发布内容,提升信息发布质量。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公开网的日常维护,完善信息发布审核功能,市本级栏目信息发布权限统一专人管理,市直部门信息推送至平台之后经过专人负责审核把关,确保发布内容达标。 二是积极探索以干代训,通过集中轮训、发放依申请公开测试件等形式,增强政务公开培训实效。三是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实现行政规范性文件多元化解读。加大政策解读考核力度,将政策解读纳入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未实现政策解读与文件同步起草和同步签审的全部由主管部门退回完善,把好解读的第一关。同时,在全面配套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市政府进一步丰富了政策解读的发布形式,实现政策图解全覆盖,统一采取高标准图解形式,全面优化涉及重大民生关切的文件解读,进一步提高解读材料亲民、通俗、易懂。后续将继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解读内容,丰富解读形式,采用音视频和漫画等方式进行解读。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依据《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规定,2023年度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
(二)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