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34X/2024-141484 | 成文日期: | 2024-02-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卫健委 | ||
2023年,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3+10”重大工程和市委市政府“10+2”重点工作,聚焦公共服务桥头堡、城镇化建设、幼有善育、病有良医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医疗服务高地。一是市直医院全力提级。出台衢州市人民医院做大做强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市中医医院创成三甲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成三乙医院。市第三医院国考成绩全国第11名,创历史新高。全市三级医院达到8家,较“十三五”末总数实现翻番。二是人才学科全新突破。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功建成内窥镜器械与技术开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工交叉创新联合体等一批高能级平台,8个重点学科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一流名院名科结对合作。国自然基金项目立项10项。市本级共签约硕博160人,其中博士引进量超过以往十年的招引总和。
(二)聚焦城镇化建设,实施县域提升工程。一是实施医疗服务“县域崛起、区域提升”工程。在全省首创“市—县—区域医疗次中心(工业园区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五级医疗服务体系。2家县级综合医院在国考绩效考核中跻身全国前10,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全部化解。二是建设区域医疗次中心和工业园区社区医院。3家区域医疗次中心在2022年度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跻身全省前200名;柯城花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省卫健委评为社区医院。市直4家公立医院结对帮扶14家区域医疗次中心。
(三)聚焦七优享工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全面推进幼有善育。出台优化生育23条硬核举措,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个。我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相关做法在全国推广,获中央深改办、省政府参事肯定。柯城区入选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全省试点。新增托育机构9家,新增托位780个,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19个。二是统筹推进病有良医。新建ICU床位258张,新增国家级认证创伤中心3家、国家级认证胸痛中心1家。创新实施“救在身边”公益项目,建立警医联动院前急救转运机制。
(四)聚焦先行区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一是高规格推进。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级财政安排1.28亿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杨继洲针灸”传承创新与产业化发展。二是高端化支撑。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衢江区中医特色文化街区投入运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中国针灸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双双落户衢州。
(五)聚焦健康衢州,打造世界长寿之都金名片。一是守牢公共卫生底线。常山县、江山市上余镇分别成为全国、全省“无结核社区”试点。全市结核病报告数和登记数两个核心指标实现“双下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全省第1。二是擦亮健康衢州底色。衢州市在2023年《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全国中小城市组中位列第2。入选省健康乡镇样板2个、健康村样板2个、省卫生村样板4个。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地级市前10。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卫健委围绕省“3+10”重大工程和市委市政府“10+2”重点工作,聚焦“建高峰、夯基础、防风险、优服务”,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聚焦强龙头。市人民医院重点打造1—2个省内颇具影响力的品牌特色学科,力争实现省级卫生领军人才“零突破”。市中医医院重点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综合楼改造提升项目。积极引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市本级年度引进博士20名以上,新增在职读博10人以上。选派部分优秀医疗骨干赴国外顶尖院校进修,市本级公立医院临床医生进修220人以上。强化科研项目攻关,力争厅局级科研项目立项25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各5项以上。
(二)聚焦城镇化。形成区域医疗次中心“成熟一个评价一个”评价模式,力争2024年底前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服务能力机构4个,6个社区医院完成试评价。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力度,累计下派专家帮扶不少于1000人/天次。全市域推广“行走的医院”,实现乡村流动医疗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互联网+远程诊疗”试点工作。
(三)聚焦七优享。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深化县域医共体改革,鼓励县级先行先试。持续做好“救在身边”公益项目,做好院前院内急救重要衔接。推动生育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做好出生人口动态监测分析。力争各县(市、区)公办托育机构占普惠托育机构(幼儿园托育部除外)50%以上,市县两级7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聚焦中医药。全面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工作,推动各县(市、区)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深化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设立杨继洲针灸传承创新基地18个以上,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层旗舰中医馆12个。将杨继洲针灸文化街打造成具有衢州辨识度的针灸文化IP。
(五)聚焦促健康。积极打造柯城区、江山市为国家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争创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24年全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6%。创新营养健康工作模式,力争完成团体标准立项3个、地方标准立项1个。全面推进健康浙江建设26项专项行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度上升。加强健康细胞建设,实现健康促进县(区)全覆盖。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