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82H/2024-151239 成文日期: 2024-07-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衢州市司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2-09 16: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字体:[ ]
分享:

民革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推进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建议》的提案(第184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在省司法厅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工作成效

我市连续两年在法治浙江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等次,先后取得排名全省第4和全省第2的佳绩,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2。法规制度方面,制定《衢州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衢州市国际花园城市促进条例》,两部法规均为全国首部。全省率先印发《衢州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强化制度支撑。探索出台《衢州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程序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构建重大行政决策“1+5”工作体系,从源头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严格执法方面,探索涉企有礼执法,出台《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细化和适用工作指南》,重拳整治道交领域突出问题,培育行政复议“法医生”品牌,创新构建“企呼我应”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机制。“两卡智治”衢州模式经验做法被公安部发文通报推广。权益维护方面,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做法经验获国办信息刊登。“车间法庭”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打击虚假诉讼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生态司法+碳汇”合作协议》开创“双碳”领域省际司法协作先河,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实现动态清零。基层依法治理方面,“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项目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谋划打造“大数据精准普法应用”,入选全国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并在司法部普法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告知承诺“信用+监管”等5个信用监管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优秀。

此外,去年我市还有打造“法治营商增值服务专区”、“‘礼法融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2个案例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信用+公证监管房产交易”先后获评全省“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应用场景优秀案例、全省公证行业服务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案例金奖。

二、工作举措

针对提案指出,我市在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重点采取了几方面举措:

(一)强化制度保障。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推进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等立法工作。强化法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立法工作“SOP”流程图基础上,细化各立法环节要求,完善立法技术规范。高质量开展对县(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和市政府决定、命令及市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全面开展对法检两院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探索开展对市监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高标准启动了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规章政策清理专项工作。

(二)强化权益维护。优化“衢融通”平台功能,打造集信用监测预警、担保融资、一证通办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实现与“互联网+监管”、省金综、国家信易贷等平台联通。构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强化信贷全流程风控。深化执行、买卖合同纠纷等“一件事”改革,构建“专业法庭+专业团队”模式,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实现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常山法院成立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开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提供司法确认、诉前调解、财产保全等全链条快捷司法服务,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5.1天,企业涉诉量同比下降34%。我市“车间法庭”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民营企业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3个案例分别入选全省法院民营企业刑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5月,“衢融通”平台累计发放贷款2914亿元,其中,信用贷816.79亿元,衢州地区人民法院解决商业纠纷时间47.55天,位列全省第一。

(三)强化知产保护。发布《衢州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合规指引》,试点“衢州椪柑”“杜泽茭白”“龙游发糕”等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融资。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面强基”工程和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53件,创历史最高水平。知识产权创造11项指标中,我市有8项增幅类指标位列全省前五,其中2项第一,3项第二。龙游县被列为“浙江省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首批国家重点试点单位”。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专项执法行动,运行“法护知产”“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等数字化平台,加速案件行政-司法交接及协同办理,查处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51起,行政处罚类案件办案周期同比缩短3.3%,行政裁决类办案案件周期缩短45%。实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简案快办”程序,落实“一件事”处置机制,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平均办理周期10.25天,较正常办理周期缩短40%以上。

(四)强化法治意识。开展涉诉“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设定包含合同签订、企业管理、劳动用工等9大类23项“健康指标”,借助“企业法律风险智能诊断工具”等应用,对企业内部治理、经营活动、劳动用工、融资活动以及破产程序等5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三色分类,为绿色企业开展专题法治课堂16期;向黄色企业发送潜在风险清单43份,提供远程咨询服务57次;委托5位律师担任红色企业临时法务,出具法律意见书13份,协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9个。健全完善“1+6+N”合规体系,发布易制毒化学品、胡柚、木门、特种纸等5部合规指引,组织培训企业员工1600余人,引导相关企业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员工法治意识。目前,我市正聚焦专精特新和外经贸领域,研究碳基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合规指引制定的可行性。柯城区打造“礼法融治”法治助企品牌,依托“法治驿站”、亲清助企中心等提供纠纷调解、劳动保障等方面100余项法治服务,助力解决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方面意识能力不足问题。

三、下步安排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党委政府关心关注和重点推进的中心工作,法治环境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收你们提出的建议,从优化民企发展环境、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的角度,持续以法治力量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全力提升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

(一)持续深化法规制度供给。加强立法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地方立法工作质效。加快推进《衢州市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衢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例》立法工作,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法规“改废释”工作,研究制定《衢州市政府立法工作指引》,提前启动2025年立法项目征集,推动立法工作节奏整体提前。深入推进实施法审员制度,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编制工作指导,持续开展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等三项清理工作,保障法规政策制度制定合法合规。实施区域公平竞争评价指数改革,配合开展国家公平竞争指数试点。

(二)优化金融服务法治保障。迭代升级“衢融通”平台,整合公共信用信息、企业数据和金融数据,为市场主体信用情况“精准画像”,以法治保障夯实企业融资基础、拓宽融资渠道。丰富“信易贷”等金融产品,建立测额模型,通过“衢融通”平台为企业测算授信额度,防范融资风险。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推广“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上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系统”,全面形成“专注实体、深耕小微、精准供给、稳健运行”的信用融资“衢州模式”。深化商事特色共享法庭建设,拓展“买卖合同智审”模式,推进商事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推动将知识产权金融、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纳入“大科创”“大商贸”专项政策,构建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力争年内建成衢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建衢州分中心,开展专利快速预审业务,满足我市企业“快获权、快确权、快维权”法治需求。发挥市县企服中心内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推动多元共治、畅通维权渠道。全市推开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提高裁决质效。落实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制度要求,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编发知识产权侵权处置典型案例,提高市场经营主体合法经营、主动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四)增强市场主体法治意识。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指导督促财政、税务、人社等部门加强各自领域法规制度培训,重点做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宣传工作。实施重点企业反垄断合规辅导,组织开展反垄断合规标杆企业培育,提升民营企业识别合规风险能力。深化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探索进一步丰富合规激励政策措施,增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法治意识,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合规建设,掌握融资借贷、合同交易、安全生产、依法纳税以及政府采购等方面法律法规。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司法局

202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