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82H/2024-151238 成文日期: 2024-07-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衢州市司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3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2-09 16:0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字体:[ ]
分享:

毛伟琴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成立第三方校园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建议》的提案(第230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校园纠纷事关校园安全与社会稳定,一直是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校园纠纷矛盾呈现多发态势,涉及纠纷对象比较敏感,处置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网络舆情事件,给学校安全甚至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影响。在处理校园纠纷工作过程中,调解作为一种纠纷处理途径,方式灵活、便捷,是校园纠纷实质化解、教学秩序正常维护的重要保障。

一、发挥调解组织作用,配合推动校园纠纷就地化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设立、谁保障”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重点职能部门以及乡镇(街道)行政调解机构和行政调解委员会组织。市、县(市、区)两级教育、公安、法院等18家重点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已经统一设立调解委员会,全面履行行政调解的工作职能,全力推动行政调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校学生伤害纠纷调解组织的队伍建设和基础保障,积极引导学校学生及其家属通过调解方式依法解决纠纷,市、县(市、区)学校学生伤害纠纷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和工会设立的学校学生伤害纠纷调解组织,积极参与学校学生伤害纠纷调解工作,在就地化解学校学生伤害等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比较明显。据了解,市教育局指导各地在化解本区域内的学校学生伤害纠纷等调解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共化解学校学生伤害纠纷案件80余件。在纠纷争议化解实践中,支持、鼓励专职调解员、政法专业人士等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调解品牌工作室,形成专业能力强、能够化解涉及学校学生伤害等重特大矛盾纠纷的“团队型”调解组织。目前,全市现有行政调解机构290家,其中,行政调解指导中心7家;部门行政调解机构180家;乡镇街道行政调解机构103家。全市设立覆盖涉校园、交通事故、医疗、劳动争议、物业、消费、旅游、知识产权、婚姻家庭、银行业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共计62家。江山市教育局和江山市司法局于2014年9月18日,联合成立学生伤害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完善多元联动机制,配合推动校园纠纷有效化解

主动适应校园纠纷调解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能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纠纷化解体制机制,坚持用法治方式化解学校学生伤害纠纷。探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整合教育、公安、卫健等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推动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主体、争议仲裁为补充、司法审判和信访工作为保障的工作格局,实行一体化运行,形成广泛参与、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纠纷争议化解工作,促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纠纷争议化解中,需要当事人所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配合的,邀请其参加,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人民法院在进行司法调解时,需要行政机关配合的,行政机关积极配合,不断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三、规范调解工作内容,配合推动校园纠纷及时化解

调解组织收到当事人调解申请后,按照地域、职能、级别管辖等原则,明确和落实学校学生伤害纠纷化解主体的责任,明确矛盾纠纷受理登记、流转办理、跟踪回访等各环节法定要求,推动涉及学校学生伤害职能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同时,根据纠纷诉求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分类调处,校园矛盾纠纷属一般简易调解范畴,由专职调解员进行当场疏导、当场分析、当场调处、当场化解;校园矛盾纠纷属疑难复杂的,涉及行业专业技术分析,需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认定事实,则指派对应的行业调委会进行调解;涉及重特大校园矛盾纠纷的,组织专业调解组织、调解专家、教育部门、司法部门等力量参与调处,按照“一事一方案、一案一领导”,组建工作专班进行调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将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指导各地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的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设立、谁保障”原则,会同教育部门推动做实校园纠纷化解工作,实现类型化校园纠纷等行业纠纷专业化解。指导县(市、区)司法局协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校园纠纷化解工作,配合相关职能组织拟通过向当地县(市、区)人民调解协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聘任3名及以上,具有教育、法律、医疗、保险、心理、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专职调解员,入住社会治理中心,承担辖区疑难复杂校园纠纷的调处工作,推动校园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诉前。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司法局

2024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