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032/2024-151613 成文日期: 2024-07-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衢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9号建议的答复(衢市民议函〔2024〕6号)

发布日期:2024-12-26 14:5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法规与审批服务处) 字体:[ ]
分享:

徐建雄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衢州市社会组织建设的建议》的建议(第21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有正式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469家(社团1283家,民非1167家,基金会19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3993个。其中,行业协会商会343家,慈善组织72家,社区发展基金会4家,4A5A级社会组织148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平安类、自治类、文体类、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覆盖全市所有村(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组织政治引领。在社会组织领域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联合市委两新工委召开全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一是不断提升“两个覆盖”。将党建工作嵌入社会组织审批、年检、评估、换届、负责人选任等全过程,严把年检年审关口,到2023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落实率和党建内容入章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强“关键少数”建设。联合市委两新工委举办的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主体班次,参训45人,切实增强“关键少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清廉建设意识。出台《全市性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对社会组织秘书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理事长(会长)、法定代表人、党组织书记等重点人员任职资格、审核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抓牢社会组织“关键少数”。三是持续强化阵地支持。加快各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融入清廉建设内容,创建2家省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衢江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开化县芹江红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1家省级示范区域性两新党群服务中心(常山县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党建提供优质的孵化、活动场所。

二、纵深推进清廉建设,促进社会组织高效廉洁。一是强化领导部署。组织召开全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推进会,组建由17个市级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出台《关于纵深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制定《2023年衢州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工作要点》,市民政局牵头及时召开专班联络员会议,进一步推动各成员单位责任落实、深化专项整治、加快典型创建。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工作,将有关问题列入市级“七张问题清单”及省级蓄水池,同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治理工作。全市应整治的行业协会商会有318家,其中市本级103家,各县(市、区)215家,全部开展自查自纠,各责任单位抽查检查152家,发现和整改问题120个。三是推动示范引领。常山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创建第二批全市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龙游县、常山县列为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观察点,衢州市山海协作企业联合促进会、衢江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龙游姑蔑书画院、龙游县建筑行业协会、江山市滴水公益服务中心、常山县阳光志愿者协会、开化县商企义工服务中心7家社会组织纳入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百家范例,切实提升我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影响力。

三、完善综合监管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社会组织年度检查三级审核机制,全面落实有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的审核把关职责,加大风险排查和防范力度。持续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工作,全市按照5%的比例抽取社会组织进行现场检查并委托第三方进行财务审计,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二是狠抓执法监管。全面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工作,将有关问题列入市级“七张问题清单”,2023年,全市共整治僵尸组织504家,其中立案撤销75家、注销200家、整改229家。三是推进专项监管。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行动,共纠正会费问题43个,推动34家协会商会为企业减负280余万元;全市积极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监管机制建设工作,江山市创建省级非营利监管试点。

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一是强化培育发展。全市社区发展基金会总数达到4家;全市4A级以上社会组织数达到148家;持续支持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2023年,全市共支持70家社会组织开展一老一小服务、困难帮扶、社区治理等活动,投入资金401.2万元。及时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社会组织负责人、从业人员和劳动者能力建设等培训,建立完善培育孵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等多元化培育扶持体系,2024年以来,全市登记管理机关开展相关培训13场次,参与750余人次;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培训18场次,参与1100余人次。二是推进品牌创建。累计培育省级品牌社会组织13家、领军人物29名,市级品牌社会组织30家、领军人物30名,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有关组织和人物事迹,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提升社会组织队伍质量。三是做好平台搭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社会支持等多种渠道支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如,衢江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前期投入建设资金45万元,后续运行按照每年16万元的标准给予财政支持;江山市孵化基地第一期已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功能建设;常山县明确设立每年100万元的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孵化培育、人才培养、表彰奖励等方面,另外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委托第三方运行;开化县每年财政补助8万元用于孵化基地运行。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4年7月4日

(联系人:蒋凌燕,联系电话:307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