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11W/2024-151421 成文日期: 2024-12-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衢州市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12-18 15: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财政局 字体:[ ]
分享:

2024年,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稳盘子、拓财源、控支出、保发展、化风险,为巩固衢州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一、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集中精力拓财源。一是全力组织收入。会同税务等部门,做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组织入库工作。二是全力对接争取。今年以来,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一批“含金量高”的示范试点。同时,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动向,抢抓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资本金等政策窗口。三是强化资产统筹。聚焦资产管理使用全链条,坚持“盘活存量、深挖潜力”。

(二)“量入为出”控支出。一是铁心过“紧日子”。加强预算源头管理,创新建立“3+X”预算编排模式,切实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二是优化整合政策体系。开展市级专项政策资金清理,明确“稳住盘子、归拢口子、分类管理、强化绩效”清理原则,加快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牵头制定市级“两新”方案,优化调整预算盘子和资金结构;完善更新财政“8+4”政策保障体系,加快推动政策资金“直达快享”。三是把好项目管控“关卡”。从严从紧审核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通过精准测算压实需求、结合项目进度优化支付时序,严格合同履约管理。

(三)赋能提效促改革。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聚焦政务缴费、政府采购等领域,拓宽“一类事”财政服务场景。创新实施“政采+”改革获评全省财政系统“一号改革工程”最佳案例、衢州市“改革突破”优秀案例。二是深化财助共同富裕建设。结合省、市相关共富改革试点推进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高效完成家庭奔富三年行动中期评估,总结提炼具有衢州元素的财政共富成果;《“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高质量就业创业财政政策体系集成改革》入选“浙家共富”财政促共富优秀案例。

(四)严防风险守底线。一是严防债务端风险。牵头开展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工作,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分析评估,持续健全全链条地方债务管理机制。二是严肃财经纪律。围绕落实“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确定“1+11”工作机制、“6+33”监督重点,深化纪财联动、财审联动、“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联动机制。三是兜牢“三保”底线。逐项足额编制“三保”预算,加强财政资金统筹调度,通过大额支付审核会商机制,合理把控支出节奏,严防“三保”等支付风险。

二、2025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市财政局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推动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持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为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提供坚强财政支撑。

(一)以更大力度抓好收入。树牢“整体财政”的理念,加力统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更好保障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实施。紧盯上级政策动态,聚焦一揽子增量政策,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全力以赴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要素支持,切实抓紧政策窗口期,力争获得更多额度支持。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协同部门慎重选择争取政策性资金类别、渠道,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二)以更强举措管理支出。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理财观,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精打细算过日子。加快打破传统“基数+增长”的预算分配模式,坚持节俭办事,从严从紧编制预算。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延续类项目,对非刚性、非急需项目坚决予以清理、调整。按照总盘控制、分项优化的思路,推动建立更可持续、更精准聚焦的“四大专项”政策体系。

(三)以更足干劲推进改革。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质效”,积极承接财政科学预算管理、财税体制机制改革等财政领域攻坚性改革及试点,主动谋划个性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加快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优化日常公用支出分经济科目标准,完善市级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深化集中财力办大事,扎实做好预期未来收入分析,完善分级预算管理机制和市级大事要事政策体系。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推动实现降本增效。

(四)以更高站位防范风险。密切关注财政风险异动和演变,以工作确定性应对风险不确定性,绝对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债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全面推进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加快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健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调,与绩效、项目评审联动的“大审核+大监督”体系,加大财会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