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34X/2024-151316 成文日期: 2024-12-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文件编号: 衢卫函〔2024〕57号 发布机构: 市卫健委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0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12-12 14:5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字体:[ ]
分享:

农工党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提出《关于推进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建设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议》的提案(第05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专科能力建设情况

(一)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取得突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加快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为医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2022年,我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零突破”;市人民医院3个学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眼科)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

(二)人才团队支撑量质并举。一是坚持人才为先。我市先后出台柔性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等10余项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助推医院专科高水平建设。2021年以来,市人民医院先后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1个,其中院士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位、全国主委1位;引进2名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医院博士总数达到40名,较2020年增长9倍,在金丽衢三地中位列第一。二是坚持培优提能。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出台在职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培训等管理办法。2021年以来,已选派326名医务人员赴国内排名前5的医院进修;加快推进实施“1255”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遴选36名骨干人员分批次赴国外开展中长期进修;激励职工自我提升,目前市人民医院在职读博14名、读硕94名,2人入选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10人入选浙江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1人被授予“衢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三)市县联动举措创新拓展。一方面,强化对市域共建学科的合作指导。2023年,市人民医院与6个县(市、区)8个市域共建学科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从临床能力与学科管理、人才培育与梯队建设、科研创新与学术培育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指导,增强市县医疗机构的黏性。另一方面,与县级医疗机构、区域医疗次中心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动市级优质资源向下延伸,有效提高市域就诊率。

(四)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空前。在学科人才投入方面。自2023年起,市财政连续五年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市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对入选省级及以上重点学(专)科,建设周期内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建设经费,入选市级重点学(专)科给予20万建设经费。在市财政资助的基础上,市人民医院再同步给予配套建设经费保障。在科研投入方面。2021年以来,市人民医院共投入科研配套经费6590万元,兑现各类科技奖励1509.97万元;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添置高精尖设备,打造面积达1800㎡的实验室,建成占地900㎡的四省边际最大动物实验科研中心,建设可保藏30万份临床样本的生物样本库。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继续把学(专)科建设作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协调推动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构建在四省边际享有声誉的品牌学(专)科群,提升区域辐射力。

(一)聚焦高水平重点学科发展。优化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现有学(专)科体系,实施“4+X”学科发展计划,重点聚焦“看见心肺运动”(眼视光、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和骨科)4个学科群建设,力争在2025年打造1—2个在省内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学(专)科;整合资源打造临床诊疗中心,成立疼痛医学中心、创口创面修复中心,推进盆底诊疗中心、整形美容诊疗中心建设,推动急诊重塑改革。

(二)着力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实行更为灵活高效的招才、引才、育才方式,进一步落实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人才招引自主权,对紧缺型高层次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完善重点学科考核激励机制,落实重点学科及其带头人在选聘团队人才、决定绩效和奖励分配机制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落实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为专科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同时,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市级专家工作站等平台作用,着力提升医卫人才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三)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严格执行《衢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经费管理要求,进一步争取财政对四省边际中心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的支持力度,实现财政补助占医院总收入比例逐年提高,比例动态保持在全省公立三甲医院平均水平线上。市人力社保部门将重点支持卫健领域专家招引及科研平台建设,对建设周期内通过考核的专家工作站给予30万元的建设经费;对建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50万元的建站补助;对引进的博士后人才,每人给予50万—60万的日常资助和生活补助。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