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54A/2024-150625 | 成文日期: | 2024-11-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
胡炳泉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共富搬迁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096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衢州加快追赶跨越,打造“十个桥头堡”、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机遇,其中农民共富搬迁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一环。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王浩省长来衢调研时提出的“衢州能够率先走出来,为全省作表率、当示范”讲话要求,坚持以人口集聚为抓手、整村搬迁为关键、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落脚点,细化目标任务、补齐短板弱项、全域全面推进。
一、围绕搬迁目标任务,构建高位推进体系
(一)创新共富搬迁“232”工作体系。落实两抓,由高屹书记、徐张艳市长亲自抓,徐利水副市长具体抓;建立“三个一”推进机制,即因地制宜一县一政策、堵点难点一月一研究、比学晾晒一季一排名;推动两化,即共富搬迁工作标准化、闭环化。
(二)建立专班专项推进体系。市、县均建立“1个领导负总责、1个专班抓统筹”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工作落实。按照“政策性搬迁到村、项目搬迁到户”的原则,细化年度搬迁任务目标,将搬迁任务分解到最细颗粒度。
(三)强化工作统筹协调体系。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到月,实行挂图作战。完善评价办法,推行“周调度、月分析、季督导”机制,建立“县(市、区)初核、市级月度复核、季度现场核验”的核查流程,形成工作闭环。
二、围绕人口集聚方向,做好多维度搬迁规划指引
(一)开展村庄布点规划调整修编。以县(市、区)为单位,全市已启动自然村摸排调研工作,对自然村户籍人口、户数、村庄建成区面积进行全面排查,梳理自然村情况清单,为各地制定自然村三年搬迁计划奠定工作基础。优化禁建、限建和适建三类村分类引导,开展村庄布点规划修编。
(二)制定自然村整村搬迁三年计划。以户籍人口数30人以下、离中心镇(村)半小时以上车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等因素为搬迁重点,做好自然村整村搬迁三年计划(2025-2027年)制定,推动整村搬迁计划与新修编的村庄布点规划同步同频。同时,启动“一户一档”建档工作,全方位了解搬迁农民搬后资源、就业情况、安置去向等关键信息,做到情况准、底数清、动态明。
(三)构建政策保障机制。为促进人口集聚,有序推进市域一体房票政策落地,全力打通市域一体化房票安置通道,不断提升搬迁政策吸引力;推进搬迁政策迭代升级,以房票安置为导向,按照“1+3”政策体系,推进各县(市、区)市域一体使用房票实施细则和3张房票安置政策迭代升级,目前各地均已完成共富搬迁政策迭代优化,提升农户搬迁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房企让利、金融支持的成本分担机制,尽量降低农民安置成本,引导群众选择房票安置。
(四)强化房源管控与管理。调整优化集聚点布局,以房票和公寓式安置为导向,按照“减数量、缩规模、优品质、促集聚”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集聚点建设,已由原先的“8+36”集聚点调整为“8+21”集聚点并持续优化;合理控制安置房规模,以“去化库存、控制增量”为原则,优化安置房建设计划,未开工的安置房项目原则上暂停实施,推动已建成安置房适当向社会公开销售,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安置房建设运营;全面加强房源统筹管理,建立全市商品房房源库,定期向社会发布推荐,加快推进房票全市通兑,开展市域一体房票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确保共富搬迁和房地产去化充分结合,稳步有序提高商品房去化率。
三、围绕搬迁财政压力,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渠道
(一)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目前,我市中央预算内投资两个领域共计17个项目已初步通过国家审核,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2个,争取资金5.97亿元,用于共富搬迁,接下来将坚持以项目争资金,叠加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大规模设备更新补助资金等上级资金。
(二)加大政策性融资力度。通过国企或两山合作社收储农户宅基地、有价值农房以及土地林地等资产,整合打包到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农发行召开培训座谈会、开展调研服务、加强工作调度,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对共富搬迁政策性融资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指定融资国企、谋划融资项目。目前,全市已谋划政策性融资项目9个,其中获批项目3个,诊断项目4个、可研报告阶段项目2个,已获贷款资金7.9亿元。
(三)加强对农民搬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我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农民搬迁购房、装修、购车、创业等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创新惠民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支持百姓安居乐业服务能力,如农商银行系统支持集聚对象购房、装修、购车、创业全生命周期的贷款需求,已创新推出16个金融产品;建行推出“美丽乡居贷”,用于农民购房,年化利率低至3.35%。同时,创新推出“公农贷”,搬迁农民可享受低息公积金贷款。
四、围绕搬迁农户需求,探索多层面改革创新
(一)做好搬迁农户技能培训。持续深化大培训一体化项目,迭代升级“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擦亮“三保一匠”农民培训品牌,推动搬迁农民提能增技、人岗匹配。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培训搬迁农民719人,并成功争取到全省第二届劳务品牌大赛在我市柯城区举办。
(二)深化就业创业带动。持续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出台《关于零工市场提质增效行动的通知》,为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提质增效提供了规范指引。积极承办浙江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和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快共富工坊建设,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帮助搬迁农户稳定就业。
(三)推进乡村资源高效利用。持续优化农业标准地开发、应用、供给三大体系,推进新建农业标准地30宗,面积3.7万亩。持续推进“三块地”盘活利用,二季度全市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9.6%,新增盘活利用闲置农房2528宗。深化城市居民旅居试点。我市针对12个城市居民旅居试点自然村,建立试点跟踪机制,探索闲置农房收储、整合、交易、分红的路径,推动城市居民旅居集群化。
正如你所说,当前受楼市下行和土地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推进共富搬迁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作大局,扎实推进农民共富搬迁,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向上争取,聚力政策迭代,推动融资落地,强化考核激励,加快工作推进,以人为本做好迁后服务,不断提振农民群众搬迁积极性和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持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