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54A/2024-150623 | 成文日期: | 2024-11-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
方进林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建议(第22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12年来,根据部、省关于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部署,我们通过多次摸底调查、编制路线图、产业项目推进等举措,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我市农遗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0年1月,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该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三批预备名单遴选项目报送农业农村部。2024年1月,常山胡柚筑坎撩壕栽培系统、江山中蜂养殖系统等29项资源列入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支持和付出,在此对你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以乡村工匠评定为抓手,不断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人才的影响力,有力地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及乡村传统手工艺传承。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农村电商人才类、种养加服务人才类、手工艺人才类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8人,其中菌菇药材、水产养殖等种养加服务人才类12人,占比达66.7%,还建立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3个。全市已开展乡村工匠评定3批次,评定乡村工匠643名,其中市级乡村工匠108人,县级乡村工匠535人,建立乡村工匠大师工作室20个。主要做法如下:
一、构建认定体系。根据《浙江省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高水平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浙乡振发〔2023〕6号)等文件要求,我市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高水平推进乡村工匠队伍建设,县级乡村工匠、市级乡村工匠大师、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培育、支持、评价、管理体系基本形成,衢州农业文化遗产人才培育及乡村工匠打造品牌逐步打响。2024年,计划认定市级乡村工匠大师30名、市级乡村工匠30名,县级乡村工匠300名、乡村工匠工作室30个。在市级评价认定的基础上,推荐参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和省级工匠名师工作室。
二、加大扶持力度。市农业农村局会同《衢州日报》等市级主要媒体,推出“寻访乡村工匠”系列专题报道,不断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人才及市级乡村工匠大师的知名度,浓厚农业文化遗产人才发展氛围。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推荐市级乡村工匠大师深入学校带徒授艺,培养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农业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今年,市财政给予市级乡村工匠大师每人2万元一次性奖励资金(税前)。
三、强化人才培引。一方面,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的管理和实用人才。加强如开化清水鱼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机制、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监测评估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打造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示范基地,着力形成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依托市共富学院等,计划组织开展清水鱼养殖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衢六味”中药材栽培管理等技能人才培训,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力度,逐步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推动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