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4-150001 | 成文日期: | 2024-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组配分类: | 发布实录 | ||
9月4日下午,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南孔文化旅游季新闻发布会在衢州举行。
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崴介绍有关情况,衢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汪群,衢州市文旅局局长李纯浩,孔子第76代嫡长孙、衢州孔管会主任孔令立,衢州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南孔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盛雄生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衢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毛明华主持。
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崴介绍有关情况。
衢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乡,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的美誉。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曲阜族人28户100多人跟随宋高宗南渡,定居浙江衢州。公元1253年,宋理宗敕建孔氏家庙于衢州。孔氏大宗南渡近900年来,以衢州为中心,开枝散叶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广东、江西、上海等地,兴文教、办书院、任学官,为儒学在江南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就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南孔文化旅游季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8次到衢州考察调研,多次对南孔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从“南孔文化值得很好地挖掘和弘扬”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再到“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衢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之以恒传承发展南孔文化,奋力打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市域样板。自2021年起,我们把每年金秋9月称为“南孔文化季”,期间举办祭孔大典和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得到了各方好评。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衢州祭孔大典(南孔祭典)首次成为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衢州将于9月6日启动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南孔文化旅游季,并将举办“泗淛同源•礼运大同”孔子文化交流展、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对话孔子 薪火相传”南孔文化润心青少年、“对话孔子 礼乐弦歌”古琴名家走进南孔音乐会、南孔文化进上海、“走进南孔 互鉴文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坊(第二期)共筑传播共同体走进衢州、音乐剧《南孔》专场演出、“礼运大同”铜艺雅集等八大主题活动。
与往年相比,2024南孔文化旅游季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主题鲜明,突出文明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衢州有责任也有义务讲好南孔故事,弘扬孔子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将衢州孔氏南宗祭典作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南孔文化旅游季的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这一主题来安排。比如,9月6日在市博物馆举行的“泗淛同源·礼运大同”孔子文化交流展,突出南北孔交流互鉴;9月12日—15日举办的“汉语桥”夏令营走进衢州活动和祭孔典礼期间举办的“走进南孔 互鉴文明”—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坊(第二期)共筑传播共同体走进衢州活动,均着眼南孔文化国际交流,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故事。今年的祭孔大典也以“尊圣崇礼 全民祭孔 天下大同”为主题,凝聚民族精神,促进交流与合作。
二、创新创造,突出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创造是文明绵延繁盛的不竭动力。为深入推进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挖掘、彰显南孔文化现代意义和现实意义,2024年南孔文化旅游季期间安排的系列活动,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创新提升。比如,全面提升祭孔大典。南孔祭典首次纳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实现“南北共祭”。我们紧紧围绕“当代人祭孔”这一孔氏南宗家庙的特色理念,专门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团队对仪规仪程进行了创新提升,使之更加彰显时代价值。比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将南孔文化季拓展为南孔文化旅游季,出台一系列旅游惠民政策,提升南宗孔氏家庙展陈,并正在开发孔庙夜游项目,让南孔文化为旅游发展赋能增色。同时,应上海有关方面邀请,衢州将参加2024上海旅游节、上海嘉定第十七届“上海孔子文化节”,推出南孔文化上海展示活动。比如,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南北联动开展“云祭孔”。首次引进以孔子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化展览项目——“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以全新形式表现孔子思想。
三、全民参与,突出文化惠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南孔文化是衢州最具辨识度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南孔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南孔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的重要出发点。一是群众参与更广。比如,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和市民游客到现场参加祭孔;比如,举办“对话孔子 薪火相传”南孔文化润心青少年活动,包含四省边际儒学学习大赛、南孔学子“三礼”之开蒙礼等一系列活动;举办南孔文化进企业、进村社、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开展“有礼周”系列文明实践,让更多群众体验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成果。二是文化服务更优质。今年新增两大文化艺术展,包括孔子博物馆精品展览“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以及“以礼相‘熔’,天下大‘铜’——朱炳仁艺术展”,还将举办“藏礼于器”——铜器与儒家文化专题讲座,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准的文化服务。三是文艺表演更精彩。9月26日晚,将举办“对话孔子 礼乐弦歌”古琴名家走进南孔音乐会,邀请国内一流古琴演奏家演奏古琴名曲;9月27日-28日,被誉为“中国式音乐剧的开先之作”的音乐剧《南孔》将应衢州人民的要求再次回到衢州,在衢州保利大剧院连演两场。
在此,我们也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在金秋九月来到衢州,领略秀美山水,感悟南孔文化,体验衢州有礼。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新华社记者:前面听到邓部长在介绍时提到,今年衢州祭孔大典已正式纳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成为分会场活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衢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汪群回答: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衢州恢复祭孔20周年。在这样一个各项要事喜事叠加的年份,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发文同意保留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主办单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祭孔大典(南孔祭典)作为分会场活动,由衢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一年一届。这标志着南孔祭典正式纳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组织体系,意义重大,为我们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两个结合”创设了更高平台,对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面向全球弘扬南孔文化、孔子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们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市域实践样板注入了强大动力。
山东济宁曲阜与浙江衢州两地孔氏同宗,同出一源。近年来,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南北合作日渐密切,共同大力弘扬孔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祭祀典礼,首次实现“南北共祭”。
为共同办好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
一是加强沟通协作,体现“泗淛同源”。活动方案南北一体,在主会场中展示衢州元素,在衢州会场突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主题,进一步体现“南北共祭、天下一孔”的理念。
二是联动宣传推广。共同做好现场直播、全球云祭孔等新闻宣传。
三是扩展合作领域。以此次南北共祭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南北合作。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共同主办“泗淛同源·礼运大同”孔子文化交流展,引进孔子博物馆精品展览“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衢州至济宁开通航班,两地合作开展文旅营销活动等。
目前,祭孔大典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与往年相比也会有较大的提升与创新。下一步,将继续与山东加强合作,共同办好祭孔大典等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各项活动,共同弘扬好孔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作为南孔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请问除了刚才发布的南孔文化旅游季八大主题文化活动,在旅游方面会通过哪些政策和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从而让“南孔圣地”的流量转化成“留量”呢?
衢州市文旅局局长李纯浩回答: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深化南孔文化基因激活、“两创”转化,全力推进衢州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编排打造了《大宗南渡》沉浸式演出,策划推出了十条南孔文化旅游线路,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今年1-8月,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372.6万人次,同比增长30.19%,接待全域游客221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5%,实现两项增速全省第1。
在南孔文化旅游季期间,我们为广大游客朋友们准备了三个大礼包:
第一个,是面向全国朋友的“南孔家庙、礼迎天下”礼包。我们的孔氏南宗家庙,全国唯二,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和研学基地,它见证了江南儒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在这个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的9月,我们向全国“孔、孟、颜、曾”四姓游客、未满18周岁的中小学生以及打算拍结婚照的新婚夫妇给予孔庙免费游览政策。而且,在南孔文化旅游季期间,孔庙还将推出很多精彩的活动,期待着大家的光临。
第二个,是面向山东济宁朋友的“泗淛同源、南北一脉”礼包。南孔圣地、孔孟之乡,衢州、济宁因孔子而结缘。孔庙有两块匾,一个是“泗淛同源”,一个是“思鲁阁”,都在讲述着我们与山东之间的深厚渊源。我们将和济宁文旅一道,在两地开展“衢来济往”文旅推介会系列活动,共同打造周末游、高铁游、研学游等文旅产品,加强互送客源,形成一系列旅游合作。今天,我们就给济宁的市民先准备了三重好礼,让我们亲上加亲、常来常往。首先,我们将在9月下旬开通衢州至济宁的直达航班,拉近我们在时空上的距离,到时候,白天还在吃着曲阜的煎饼,晚上就能尝到衢州的烤饼了。其次我们衢州最核心的14个景区,包括江郎山-廿八都、根宫佛国两个5A景区,将在活动期间面向济宁籍市民实施景区大门票免费。最后是全市54家星级饭店及精品民宿也将面向济宁来的游客推出优惠举措,房价最低只要5折。
第三个,是面向长三角朋友的“沪上花车、吃货美食”礼包。9月在上海的,或者要到上海的江浙沪朋友们,不要忘记两件事:一个是来上海滩偶遇我们“衢州有礼”号花车。9月14日开始,到“十一”假期,“衢州有礼”号花车将亮相上海旅游节,花车结合衢州南孔文化元素,作了精心的设计,很值得一看。届时,《南孔》音乐剧的演员们会登上花车,和南孔爷爷一起,在南京路、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月星环球港等人气街区开展巡游活动。另一个是到江南吃货节现场来体验南孔美食。9月中旬,在江南吃货节现场,大家可以品尝到最具衢州特色的小吃:三头一掌、龙游发糕、常山贡面,还有周迅最爱的衢州小葱饼,让你饱尝热辣滚烫的衢州味道,长三角第一吃辣的城市,绝不是浪得虚名。
最后,欢迎大家在金秋时节来南孔圣地,依窗望月悠游衢州,品味水墨江南中,那一抹独特的辣椒红。
中新社记者:2024年既是孔子诞辰2575年,也是首次实现“南北共祭”,那么衢州在祭孔筹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的祭孔大典与以往相比又有什么特色亮点?
衢州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南孔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盛雄生回答:2002年12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孔氏南宗家庙调研,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向习近平详细介绍了孔氏南宗的历史沿革和祭孔的设想,提出了“摈弃旧礼仪,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节”的祭孔理念。习近平对此予以肯定并指出,孔氏南宗家庙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广,是浙江历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南孔文化值得很好地挖掘和弘扬。
2004年,衢州恢复了中断半个多世纪的祭孔大典,此后每年9月28日都会举行以“当代人祭孔”为特色的南孔祭典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20年,2011年,南孔祭典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南孔文化“两创”重要成果,得到了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可和全球孔子学院、留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孔文化传承发展及今年衢州祭孔大典筹备工作,实施了孔庙修缮、孔子文化公园及孔庙周边环境提升、孔庙内环境提升等六大工程,推动孔氏南宗家庙及周边环境全面提档升级,为祭孔大典举办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也优化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在“当代人祭孔”的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祭孔大典仪规仪程。在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团队指导下,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两轮论证,形成了纪念孔子诞辰 2575 年祭祀典礼方案。
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祭祀典礼将于9月28日上午在孔氏南宗家庙及孔子文化广场举办,以“尊圣崇礼 全民祭孔 天下大同”为主题,计划邀请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国际友人、专家学者代表300余人参加。祭典分为“兴于诗”“承于古”“立于礼”“成于乐”“行于道”五个章节。
较往年相比,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庙古外今”。在孔氏南宗家庙内表演南宋释奠礼,在孔子文化广场举行现代人祭孔典礼。
二是“走出庙堂”。今年祭孔大典将联通孔氏南宗家庙和孔子文化广场,首次走出家庙,扩大祭祀空间。体现承接古今、赓续文脉。
三是突出“全民参与”。今年祭孔大典将进一步展现南孔文化扎根群众的突出特性,在参祭人员安排上,吸纳更多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浙江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从2021年开始,衢州就将每年9月定为南孔文化季,请问这么多年下来,在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孔子第76代嫡长孙、衢州孔管会主任孔令立回答:2018年,我回到衢州,从我父亲手上接过传承弘扬南孔文化的“接力棒”。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南孔文化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这是我们持续推动其繁荣发展最大的底气。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不仅仅是把推动南孔文化传承发展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更是将这一文化基因作为衢州的根基和底色,与这座城市深深地交融在一起,贯穿在政治、经济、文旅、体育、教育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衢州一张闪亮的文化金名片。每年南孔文化季期间举办的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效推动文化深耕、传承有序。自2021年起,市委、市政府,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深入挖掘南孔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以南孔文化两创研讨会和南孔祭典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会一祭”的文化框架,并辅以“尼山杯”论语系列大赛、“南孔学子三礼之开蒙礼”、孔子文化交流展及国际人文交流等多彩活动,共同织就了一幅南孔文化的绚丽画卷。这些活动不仅有力赓续了南孔文脉,更突出群众性、实践性要求,有效推动了南孔文化在社会面的传承与弘扬。比如,去年我们首次公开海选市民代表参与祭孔大典,实现祭孔大典“庙内”“庙外”同祭;在孔庙坚持二十年举办“尼山杯”论语学习活动,让更多青少年群体热爱经典、传承经典,我们的孔氏南宗家庙也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比如,音乐剧《南孔》在全国各地巡演,“南孔学子三礼”在全省范围推广,都进一步彰显了南孔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作为孔子的嫡系后裔,我在深度参与南孔文化活动,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儒学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的决心与信心,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南孔文化亦是如此。今年的南孔文化旅游季活动安排既有对往年的继承,又有创新的亮点。特别是“南北共祭”的祭孔大典,首次走出红墙,移至孔子文化公园,并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实现了“全民祭孔”的创举。祭孔大典在我父亲手上主持了16年,到我这里是四年。二十年的坚守,在大祭之年实现创新,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我相信,这些活动必将推动南孔文化在新时代以更加生动、更加多元的形式焕发新的光彩。
三是展望未来,共绘新篇。作为孔子嫡系后裔,弘扬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是一份血脉中流淌的传承。800多年前,我的先辈们在三衢大地建家立庙、衍圣弘道、礼义化民。新时代新征程,我更将秉承创新精神,探索更多元化的文化传承载体与参与方式,主持修订孔氏南宗后裔族谱,积极推动“论语进校园”、南孔研学研修、南孔文化润心青少年等,吸引更多群体参与到南孔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讲好南孔文化传承发展大故事,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品牌打造得更加响亮。
在此,我也呼吁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共同关注和支持南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绘衢州文化新篇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