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234X/2023-141701 | 成文日期: | 2023-09-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文件编号: | 衢卫函〔2023〕72号 | 发布机构: | 市卫健委 |
民盟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服务建设筑牢共同富裕健康根基的建议》的提案(第31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破”机构性质,强村室建设方面
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程,编制《衢州市区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借力乡村振兴与民生实事,合理规划布局村级医疗机构,提高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比例,对1000人口以上的行政村设点布局。到2035年,中心城区计划新建73家左右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外围计划新建74家左右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规范建设标准,制定《衢州市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验收评估标准》,对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明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村级的延伸机构,承担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并实行“六统一”管理,即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自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30余家,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建设率达85.94%,政府办村级医疗机构占比从2021年的33.33%提高到目前的47.75%。
二、关于“破”人员数量,强队伍建设方面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村卫生室952家,共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987人,其中具备执业医师(包括助理)资格208人、持乡村医生资格证书731人,每个村卫生室均配备至少一名乡村医生。近年来,人社、卫健部门积极推进,通过本土化培养、向院校或社会招聘、定向委培等形式,持续加强乡村医生后备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招聘169名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累计面向基层定向培养456人,今年共定向培养招生104人,一定程度上优化基层人才结构,解决村卫生室“人”的问题。在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对乡村医生实行倾斜政策,明确长期扎根山区的基层专技人员,县以下单位申报全科医学专业的专技人员,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自2023年起,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且愿意长期在紧密型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执业的卫技人员,与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协议后纳入统一管理,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予以保障。
三、关于“破”服务模式,强医防能力方面
推动医防融合服务模式,以签约服务为抓手,推进涵盖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服务的全人全程健康管理,在县域医共体框架下,组建全专融合的签约服务团队,打造全—专科联合门诊,拓展个性化签约服务项目,推广“互联网+签约服务”,努力为签约居民提供全方位、多样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如衢江区积极探索“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模式,通过配置巡回医疗车、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并搭载医疗智慧管理系统,组建健康服务队直接开进乡村,当地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巡回医疗服务车集成了常规检查化验设备,可满足农村地区一般性巡回医疗、健康普查的作业需要。全科医生助诊包内含便携式医疗设备,包含30余项免费医疗检测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可移动、可携带,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就医拿药、健康随访、健康体检等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并实现医保实时刷卡报销。实行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2023年以来,为患者减少支出224.9万元,大大减轻了老百姓就医负担。
四、关于“破”思维定式,强卫生院建设方面
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机制,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配置,全市10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加强县乡医院健康管理、技术、人才、服务、信息等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和运行效率。2019—2022年,连续四年组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类似于等级医院评审),不断强化基层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基层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目前,全市累计有2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推荐标准,98家达到国家服务能力评价基本标准,分别占机构总数的24%和94%。
2023年,结合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印发实施《衢州市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正式启动14家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工作,通过3—5年,有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其具有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奋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同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原有医疗特色和群众需求,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推动特色专科(科室)建设。自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80余个基层特色专科(科室),形成与县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分级诊疗格局。自2023年起,对通过市级评审的基层特色专科(科室),各县(市、区)财政落实每3年评审周期不低于15万元的标准补助政策。
下一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将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基层医疗人力物力资源,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