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768656330Q/2023-140753 | 成文日期: | 2023-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
孔庆红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防治噪声污染 营造舒适人居环境的建议》的提案(第080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部署,聚焦系统治理关
为厘清噪声问题职责边界,落实监管责任,市城管办下发的《关于建立协同处置机制加强市区噪声管理的通知》(衢城管办通〔2019〕2号)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边界,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工业噪声的监督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噪声的查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建筑施工等噪声的查处,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等噪声的查处,住建部门负责在前端对夜间需要施工的工地进行审批并出具建筑工地“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证明”等监管职责,各部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今年3月,省纪委下发《关于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为保障群众身心健康,切实解决噪声污染侵害群众生态环境利益问题,生态环境、公安、综合执法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衢州市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噪声问题开展为期10个月的专项治理。
(二)宣传引导,聚焦源头防控关
一是普法先行浓厚氛围。4月25日起,我局开展施工噪声防治指导行动,制作《宜居衢城文明施工》宣传折页,选派8090宣讲员走进吉利项目、市实验学校体育馆项目工地,针对前期噪声防治方案编制、夜间施工审批等关键节点开展主题宣讲,提高企业噪声防治主体意识。公安部门发送抵制“飙车炸街”提醒短信70余万条,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集中宣传曝光典型案例500余起。二是上门服务靠前指导。我局协同住建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力量,上门走访服务50余家在建工地,指导企业加强标准化工地管理建设,协助企业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方式,设置降噪设备,从源头治理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三是提前介入严格审批。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噪声污染影响评价,加强噪声源头防控。针对需要办理环评审批的项目,开展施工期、运营期项目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确定声环境质量标准,明确项目噪声排放限值,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相关要求。“十四五”期间,衢州市通过环评审批的950余个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均按要求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
(三)专项推进,聚焦问题治理关
为进一步治理噪声问题,各相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责,紧盯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突破。我局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噪声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协同市公安局双牵头开展噪声专项治理行动,结合《衢州信访信息》3月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夜间施工噪声”问题,对建筑工地、娱乐场所等噪声扰民问题高发区域,以中高考考前、考中为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采取“集中巡查+联合检查”模式,动态跟进噪音治理情况。专项行动以来,已开展联合检查90余次,对全市147处在建工地,60余处生活噪声投诉点进行了检查,发放限期整改文书3份,协助整改噪声问题23起,收到市招生委员会护航中高考感谢信1封。生态环境部门紧盯工业噪声问题,检查工业企业96家,发现问题43个,对其中19家企业开展现场检测,立案查处工业噪声超标1家。公安部门紧盯“飙车炸街”问题,对“飙车炸街”驾驶人、机动车修理厂、摩托车销售点均要求签订承诺书,立案查处涉噪音污染违法6500余起。
(四)数字赋能,聚焦监管效能关
针对噪声问题涉及部门联动多、处置实效要求高的问题,我市积极推进噪声监管数字化,提升噪声问题监管效能。一是积极推进监测点位建设。我市现有2个噪声自动监测站,计划于2023年底前完成常山县中心城区8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建设,2024年底前完成市区建成区11个噪声功能区点位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完善我市噪声监测体系,实现噪声数据实时监测和采集,为后续噪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声环境管理水平。二是走深走实“噪声治理一件事”。2022年,我局牵头的“城区噪声处置”一件事荣获“5星级”评价。“城区噪声处置一件事”应用系统搭建在街道“四个平台”上,厘清噪声职责边界,与110非警务、12345系统等平台打通,利用街道网格人员的力量,从系统到人员形成“小事不出格”的“一件事”改革模块化治理“闭环”,将噪声问题解决在网格,大大提高了噪声投诉的处置效率。去年以来,通过“噪声一件事”应用累计处置噪声问题2913件。三是完善拓宽举报途径。在原有举报渠道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立噪声问题专项举报电话。同时,将噪声问题纳入有奖举报的建议反馈省生态环境厅,努力推动《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修订,将噪声污染举报列入有奖举报范围。
二、下步工作打算
噪声问题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局将以长效管理为目标,持续推进噪声治理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联动合力
持续与生态环境、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各类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在前置审批、备案环节做好噪声防治指导,强化联合执法,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发挥社区网格员、村民志愿者等网格力量,形成噪声治理问题齐抓共管共治的格局,达成监管执法的闭环。
(二)进一步加快数字建设
依托市域治理中心平台,探索建立在建工地噪声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数据接入,实时监管。利用绿色无人机巡查支队及雪亮工程探头,对城区公园、广场、在建工地等噪声问题高发区域进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管,提高夜间施工等噪声问题发现率、交办准确率,通过数字赋能为噪声问题处置提供数据支持,为监管执法提质增效。
(三)进一步强化执法普法
持续广泛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公共大屏幕、公众号、快手、抖音等平台做好噪声防治宣贯,在全社会形成噪声防治的热潮;常态化落实噪声治理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举措,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提高噪声问题“投诉-案件”转化率,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声环境。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年7月24日
(联系人:夏义,联系电话: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