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23E/2023-140765 成文日期: 2023-08-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八届人大
三次会议第26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8-07 15:5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字体:[ ]
分享:

衢发改函〔2023〕53号

周玲娟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衢州市乡村生活馆建设的建议》(第26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系统谋划,制定乡村生活馆服务标准体系。公共服务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在全国率先发布《衢州乡村未来社区指标体系与建设指南》《未来乡村建设规范》《关于加快推进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乡村高品质生活为主轴规划未来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未来文化、生态、精神等九大场景,构建15分钟便捷生活圈,对公共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围绕乡村群众高频服务事项,印发《衢州市乡村生活馆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7年)》,提出老有照看、小有关爱、文有所化、事有便捷、住有宜居、体有康健、村有数智、治有安宁八大标准服务场景和教育、便民、运动等27项选配内容,涵盖乡村生活各个方面。构建“3+3”实现路径,通过服务设施集聚提升、全域整体布局优化、生活馆品牌塑造三大工程,优化服务设施布局,建立管理运营、人才保障、长效服务三大机制,确保服务优质高效。

(二)凝聚合力,创新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采取“财政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群众筹一点、社会捐一点”四方投入方式,吸引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乡贤等广泛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建立支持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一本账”,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协同,深入推进首批18家乡村生活馆建设,通过统筹政府财政资金、专项债券、村集体资金,实现了资金集中高效利用。如常山县芳村未来乡村近2年筹集资金4780万元,建设集文化展示、油茶展销、研学旅游、治理服务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建成乡村会客厅、健身广场、游泳池、室外灯光篮球场等项目,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三)整合空间,统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坚持“中心集聚+分散设点”原则,综合运用集体收储、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等模式,强化公共空间的弹性利用,推动乡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衔接互补、功能共享。如,柯城区上下蒋村聚焦“一核八馆两产业”的功能布局,以文化礼堂为中心、分散设点为辅的形式,对便民服务中心、零废生活馆、运动健康馆、“0570”生活馆、人民公社、医疗之家、蒋氏宗祠“七个场馆”进行整合布局,培植村播中心、“它经济”展示点“两大产业”,促进各类服务设施功能差异互补、内容衔接配套,全面实现服务设施集聚、综合功能集成、以需求侧为导向、村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的共富单元。

(四)数字赋能,打造乡村数字生活应用场景。依托全省“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建设,推动数字社会场景落地乡村生活馆,让乡村数字生活真正融入日常、惠及百姓。如,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未来乡村生活馆设有“一分钟诊所”,为村民提供数字化康养诊疗服务。同时,依托未来乡村“数字驾驶舱”,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和自动预警,实现对全村交通、用电、消防等管理调度和应急处置。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建设规范指导。深化第一批乡村生活馆建设成果,召开乡村生活馆建设PK赛,以赛促建,加强宣传推广、强化实用实效。将新一批乡村生活馆试点融入连片发展试验区建设中,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六比六拼”竞赛活动(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一季一赛事<活动>)考评,从方案编制情况、项目建设情况、乡村生活馆选址合理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精准度、乡村整体运营、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聚焦“一老一小”场景建设,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打造完善的老年助残服务网络,以《衢州市儿童友好试点单元验收评价办法(试行)》和《儿童友好试点单元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指引,将儿童友好的元素融入“小有关爱”场景建设。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开展乡村生活馆服务支持活动,与各主管部门对接明确每个点位建设规范与软硬性条件,结合连片发展试验区建设,统筹要素保障,防止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二)统筹资金要素拼盘。通过“五个一批”筹集资金,市级层面统筹未来乡村和“大三农”等有关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建设成效显著的乡村生活馆予以资金奖励。各县(市、区)做好资金配套,统筹各种涉农政策资金和教育、卫生、民政、体育等行业专项资金用于乡村生活馆建设。根据各村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谋划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依托“一老一小”场景谋划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项目争取相关领域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及省级专项补助资金。

(三)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2023年5月,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未来乡村建设运营机制探索试点列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名单。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制《衢州市未来乡村建设运营机制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政府、村民和市场三端,通过组织变革、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等综合施策,聚力产业运营、空间运营和社群运营,推动政府主导有方、村民参与有力、市场化运营有效,做大特色产业、做优公共服务、做活基层治理,加快乡村现代化步伐,创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善且有效的未来乡村建设运营管理评价体系、运营导引和运营创新案例等运营机制、工作机制。

(四)全力做好人才保障。通过选派、聘用、招考等方式,选派优秀人才充实乡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常态化培训和分类分级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工作者的技术技能水平、服务成效评价、平时考核结果作为薪酬调整和职业成长的考量因素。塑造服务“多面手”,对于专业性不强、阶段性工作性质的普通岗位,致力于打造“一人多岗、岗岗精通”的人岗匹配模式。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