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4X1/2023-141413 | 成文日期: | 2023-08-28 |
公开方式: | 依申请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衢教函〔2023〕113 号
郑胜华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的建议》的建议(第 162 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衢州市教育局紧扣我市六大产业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纵深推进“五统筹”职教改革。2022年6月,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市域统筹改革现场会在衢州召开。衢州中职教育“五统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多次获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的批示肯定。2023年1月11日发布了地市级有立法权以来的首部职业教育促进条例——《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五统筹”职教改革助力共同富裕》入选衢州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示范区第二批市级试点名单(公共富裕优质共享试点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赋能“工业强市”》获得衢州市第一批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积极推进各县域挂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2022年、2023年已在市本级、江山市与常山县分别成立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
(一)校企合作推动职教改革。衢州市于 2010 年成立全国首个校企合作协会,架起学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从最初的提供就业岗位到现在的全过程参与学生实习实训;从屈指可数的高技能人才进校园到现在的学校教师、技能大师“双向流动”;从最初的把好招人关到现在的把好培养关;从最初的教师进企业实践到现在的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等等……这一系列校企合作举措的变化和推动为衢州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专业、师资、招生、实训、就业”“五统筹”职教改革夯实基础,实现专业设置更适配、发展更集群、方向更精准、服务更接地,品牌效应极大彰显。
(二)校企合作形成衢州范式。近年来,衢州“五统筹”职教改革从“立起来”到“融起来”的进程中,各职业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双向赋能,破局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涌现出一批具有“衢州味”的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如红五环的“现代学徒共培共育、校企课程共建共享、理实师资共享共用、建设项目共研共究、校企文化共融共和”的“五共”模式,得到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认为这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典范,值得借鉴学习。仙鹤股份有限公司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双融双进、共享共赢”的全过程校企合作模式,得到省中等职业教育市域统筹现场会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仙鹤样本”。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与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山集团、红五环集团联合开展的“中高职企”一体化合作模式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衢州理工学校的“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车间、师资对接师傅、校长对接厂长”五个对接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助力。
(三)校企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校企合作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和师生等相关利益方。近年来,本着共赢共生的理念,通过多方协同发力,助力产业发展更加集聚、企业发展更加给力,学校发展更加强劲。共建成省级以上与校企合作相关项目 40 余个,获得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1 亿余元,用于建设集“生产、实训、教学、研发、职业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评省现代化中职学校 5 所,17 个项目通过省“双高”项目建设中期评估,8 个项目入选省政府教育成果奖,师生技能竞赛实现省赛一等奖和国赛零的突破。建成省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示范性继续教育(社会培训)基地 8 个,助力社会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三年来,由市总工会牵头,职业学校、企业大师参与金蓝领技术协作创新团队,精准聚焦帮扶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中急需的技术难题,为 60 多家企业解决了各类技术难题 100 余项,创造 600 余万元的经济效益。衢职院 2022年技术服务到款额达 650 万元,建成省市博士创新站、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市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服务创新平台 23 个,建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大健康公共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综合体等省级产教融合平台 6 个。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不断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聚焦市域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实施校企合作生态优化工程
持续开展《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宣贯工作。支持鼓励区域龙头标杆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准入制度,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范学生实习实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印发《<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出台《衢州市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遴选与管理办法》《衢州市校企合作实施与激励管理办法》《衢州市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
(二)实施校企共建共赢工程
坚持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共同构建企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双赢格局,探索教材、课程等教学成果培育,推进教科研、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践、就业培训、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强化“金蓝领”技术服务队,互设校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三)实施产教融合建设工程
一是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五链”融合,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联合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巨化集团公司、吉利衢州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力争到 2027 年,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1 个、县域产业学院 2 所。
二是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三是遴选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为推动产教融合稳步有序发展,市教育局将联合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和市财政局等多个部门,通过公开申报、评估的方式,对企业的技术、规模、管理、社会声誉、合作基础及行业特点等方面进行遴选,重点选择一批具有综合实力,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合作条件良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教育局
2023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