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97P/2023-140410 成文日期: 2023-07-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衢州市商务局

衢州市商务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08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26 09: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商务局 字体:[ ]
分享:

民建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增添城市活力》的提案(第08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不断提高、生活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夜间经济需求和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各级、各地高度重视夜间经济发展。省商务厅自2020年开始,先后下发了《浙江省商务厅等7部门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20〕39号)、《浙江省商务厅等7部门关于做好省级夜间经济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20〕102号)、《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开展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评估的通知》(浙商务发〔2020〕71号)等三个文件。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夜间经济作为其中的一项关键抓手、有力举措,更是摆上了突出位置。

一、我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

(一)业态规模不断壮大。在吃、住、娱、游、购等夜间经济的核心业态方面,企业(商家)数量和质量都一定程度壮大。吃的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有8403 户餐饮业经营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7856户,占比达 93.49%),个体工商户中小型餐饮6489户,占比达 82.6%;中型餐饮1271户,占比16.18%;大型餐饮96户,占比 1.23%。近三年来,餐饮收入占社零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住的方面,全市有星级饭店30余家,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以上13家;高等级民宿40家。娱购方面,目前市区就有大型商超13家,影院8家,同时发展形成一批KTV、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

(二)集聚形成核心商圈。形成以水亭门、北门街、信安湖为主轴、城水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上下街为中轴线、南北延伸的“十里长街”商业经济带;以南湖东方、吾悦广场、万达广场、衢江东方广场、国金中心、时代广场、新宏东方等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品质商圈。特别是水亭门,通过结合南孔儒学文化,以“古城双修”项目改造提升为契机,建设南湖广场文旅综合体、环古城水系业态景观、东门遗址公园、儒学文化区、古城停车场、信安湖城市会客厅-光影秀、水亭门街区二期、游客中心等工程,已经成为全市夜间经济地标。

(三)发展氛围更加浓厚。通过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夜间氛围更加浓厚。比如,通过北门街、坊门街、鹿鸣山文化院街、专业市场城、衢时代创新大厦、258创新创业园等特色街区、特色市场以及创业平台的打造,进一步为夜间经济发展聚集了人气、吸引了人流;全民健身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体育中心、科技馆、青少年宫等相继落地或谋划建设,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打开了空间。

(四)扶持政策陆续实施。在促培育层面,2020年我市大商贸政策首次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列入财政支持项目,2022年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列入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中。2020年常山县被列入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2021年柯城区被评为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在促消费层面,2022年,通过积极搭建夜间经济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发放购物、餐饮、汽车、文旅、体育消费券1.94亿元,实际核销1.64亿元,核销率达到84.54%,拉动直接消费23.81亿元,通过举办四省边际汽车嘉年华、家电惠民消费月、餐饮惠民消费月等活动,开展重点商贸企业举办各类让利促销活动,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在规范化层面,2023年4月市城管办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 激发城市活力的指导意见》(衢城管办发〔2023〕2号),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原则,推动外摆、设摊经营活动规范管理,满足市民对多元化、亲民化、烟火气生活的需求。截至5月,全市已累计完成外摆点位审批55处,入驻摊点1047个,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实施“轻微免罚”柔性执法2.6万余次,有效助力“地摊经济”蓬勃发展。

二、我市发展夜间经济存在的短板

(一)人口规模小。2022年,衢州市户籍人口255.94万,其中常住人口229万。衢州市在属于四线小城市,人口规模小,且在省内属于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缺少支撑夜间经济消费群体。

(二)经济体量弱。2022年,衢州市GDP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为2003.4亿元,但是在全省排位靠后,居第九。在四省边际来说,仅高于安徽省黄山市,居上饶市和南平市之后。特别是与上饶市,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

(三)消费层次少。衢州市目前夜间经济消费主要还是靠餐饮小吃、地摊经济等为主,缺少高端消费支撑。全市也仅有柯城区获评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夜间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氛围,但是与省内经济大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规划引领,推动夜间经济集聚。打造“一核多点”经济格局。一核。“夜市核心圈层”,串联时代广场、坊门街街区和国金中心的时代广场,形成柯城区最繁华的夜市经济圈层。多点。联动水亭门“夜经济”、吾悦广场“后备箱集市”、马站底“网红夜市”、松原菜场“网红集市”等夜市消费集聚点位。通过打造放心消费商业街区“小夜市”串联化身“大商圈”。

(二)创新载体,打响夜间经济品牌。继续举办高等级高品位体育和明星演唱会,打响四省边际夜间经济品牌。今年已举办衢州有礼·2023“体彩杯”男子职业足球邀请赛、衢州有礼·2023“星街战”街球联赛,两场体育赛事共吸引了4万余名观众观看,其中一半为市外观众,带动直接旅游收入870.24万元。举办薛之谦、张信哲两场演唱会共吸引近8万余名观众观看,带动相关行业消费达10亿元。下半年,计划举办全国田径锦标赛、U系列田径联赛等重大田径赛事活动;强化对接推动其他知名明星演唱会落地。

(三)文旅融合,激发夜间经济活力。培育创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我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和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已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2年3月,推荐柯城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衢江杜泽老街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持续推进“文艺赋美”工作。如“水亭门之夜”除延续一贯的晚间演出外,今年针对节假日重点打造国风网红街区。深化南孔宴餐饮文化品牌建设。开展菜谱更新换代、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示范店评选等工作,进一步讲好衢州美食文化故事,打响南孔宴餐饮文化品牌。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商务局

2023年7月19日

(联系人:虞菲,联系电话:15924069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