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2931/2023-140360 成文日期: 2023-07-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1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24 17: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
分享:

王建花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衢州市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第31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七山一水二分田”,为浙江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近70%,位列全省第二,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全球12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拥有江郎山、乌溪江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是全国首批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的钱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0%以上。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不断擦亮衢州绿色生态本底的重要抓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完成衢江、江山、开化三个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物种种数保护率持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建成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等6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完成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监测平台建设,争取省林业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管护系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保护区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江山样板。

但是,正如你建议的,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仍存在着如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亟待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2022年7月20日,市委召开八届二次全会,围绕我市“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打造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等十个桥头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局牵头编制了《打造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重点任务专项方案》,专门编制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章,明确了到2026年,我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观测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初步形成,打造一批具有衢州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目标。

根据专项方案,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四方面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是以监测能力提升为基础,构筑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今年以来,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主流化的趋势,我局启动生物多样性观测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和省级综合观测站建设,预计今年底完成规划编制和观测站初步建设工作,2026年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覆盖全市重点区域、主要生物类群及绝大部分受威胁和保护物种的山区特色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生物类群监测能力建设。同时加快柯城、常山、龙游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汇编全市生物资源编目数据库,形成全市生物物种名录。

二是以重要物种保护为核心,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实施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程,依托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钱江源园区建立亚热带森林植物园和开化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建设,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一园两区”融合发展,持续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实施重要生境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钱江源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提质增效,确保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0%。

三是以生物风险防范为目标,提升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目前林业部门已落实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资金180.4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普查工作,打算通过近两年的普查,掌握外来入侵物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加强部门协调,统筹协调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突出问题,实现预警、控制、评估、清除、生态修复闭环管理。加强口岸防控和动植物检验检疫,定期发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四是以特色品牌打造为重点,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积极培育生物多样性特色品牌,不断壮大“钱江源”、“三衢味”、“常山三宝”、“衢江山农”等衢州市特色生物多样性品牌。充分发挥钱江源国家公园品牌带动作用,打造集体验地场馆设计、文创研发、课程开发、场馆建设等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体验产业链,构建“保护控制区+辐射带动区+联动发展区”多层级全域联动发展格局,推动主题体验、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生物多样性产业多元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衢州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体验标杆地。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