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032/2022-137098 | 成文日期: | 2022-09-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民政局 | ||
农工党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探索推进“跟着保姆回衢州”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议》的提案(第173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对我市探索推进“跟着保姆回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基础和优势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所提的建议很有远见,切合衢州实际,与目前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采纳。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至今已连续十年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成立衢州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压实责任,统筹部署养老服务工作,全市养老服务业有序发展,为探索推进“跟着保姆回衢州”新型养老模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打响“世界长寿之都”品牌。一是建设康养基地。2021年,衢州正式通过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调查团、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的认定,成为中国第三个获评“世界长寿之都”称号的地级市。近年来,我市积极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森林旅游项目,促进文—旅—康—体—养融合发展,努力将衢州市打造成为四省边际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老年人康养目的地。目前,柯城区中大朗园养老社区、江山市乐享玖龄养生养老社区、常山县不老泉休闲养生养老度假村已投入运行,衢州市逸和源健康养生养老项目正在建设中。柯城灵鹫山森林康养基地入围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江山江郎山、衢江区紫薇星谷、常山县不老泉、开化县根宫佛国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据统计,仅2021年6至10月期间上海地区来柯城区七里乡、九华乡休闲养老的老人约有30万人次。二是搭建健康旅游平台。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轴串接全域旅游。全市拥有精品民宿200余家,金凤凰·梧桐苑、仙草记民宿、申山乡宿、和睦大院等20家名宿入围浙江省高等级民宿,引进“江郎山居”田园文旅颐养度假区、衢州铜山源休闲旅游度假区、常山远山云间旅游度假区、新田铺田园康养综合体颐养谷等投资超过10亿元健康旅游相关产业项目。三是推动省际合作。推进四省边际“联盟花园”建设,打造全长1995公里长的“95联盟大道”,串联起9个5A景区、众多4A景区以及古镇、村落。规划配建驿站、自驾露营地、民宿集聚区等,衢州段近400公里道路标线标牌和16座联盟驿站基本成型。整合打通衢黄南饶四市旅游的“一码游”数据平台,集展示、宣传、服务、销售等功能于一体,一码预定、一码导览、一码购物目前已上线运行。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职业荣誉感和技能素质,我市相继出台了入职奖补、技能补贴、免费培训、加大竞赛奖励等政策措施。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培育。我们从2013年起就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至今已免费培训了7000余名养老护理员和5万余名家庭照护人员。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培训事宜,2020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和家庭照护者培训基地申报工作,目前已认定18个培训基地,其中市级培训基地2个,县级培训基地12个,家庭照护者培训基地4个,将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人员培训纳入常态化轨道。二是实施入职奖补政策。2013年起,凡是入职衢州市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工作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和方向的高校、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5年后,给予本科生50000元/人、专科(高职)生32000元/人、中专的毕业生26000元/人一次性奖补。目前,全市已有7位养老护理员享受入职奖补共20余万元。三是开展“三衢工匠”评定。将养老护理员纳入我市“三衢工匠”评选范围,对获得“三衢工匠”荣誉称号的纳入人才库,给予“工匠贷”支持,鼓励用人单位提高获得“三衢工匠”星级评定人才的薪酬待遇。
三、推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一是建立医养结合机制。通过内设、签约、托管、合作共建等形式打造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同时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目前已有衢州骨伤科医院、衢州仁乙中医骨伤医院、龙游县骨伤医院、江山市邦尔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全市在运行的116家养老机构,其中内设医疗机构的有20家,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的有96家。二是建设康养联合体。为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需求,2020年起我市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整合康复、养老等服务资源,以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主体,联合或依托医疗机构,探索建设市级、县级和乡镇级不同层级的康养联合体模式,有效突破康复护理资源进社区进家庭,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促进老年人功能恢复、改善自理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有康养联合体15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1个、乡镇级3个。三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推进数字健康从“162”体系向“141”体系融会贯通,建成4家未来社区(乡村)智慧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将预约诊疗、在线问诊、处方配送、自助健康监测等应用贯通到社区、乡村和居民家门口。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浙里办开放率达到60%以上,档案质量稳步提升。率先全省打造市域一体化急救云平台,重点推进上车即入院、警医联动及人人救志愿者服务三个子场景建设,城区25个急救站点全面部署急救预到达通知应用,形成“现场-车辆-医院”即时连线、多方协作的闭环,初步打造“上车即入院”。
四、擦亮“浙里康养”金名片。“浙里康养”是今年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打造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省委书记袁家军提出“三个有”的总体目标,即“让每位浙江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福寿康宁生活”。今年以来,为高质量推进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我市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改、人社、民政和卫健等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浙里康养”工作专班,编制“浙里康养”系统架构图1.0版,印发《衢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从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老龄产业发展、老年友好环境形成“3+1+1”突破性抓手41项,力争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5个老有”19项标志性成果。我市“浙里康养”工作在各部门协同推动下,取得初步成效。其中,我市报送的《建设“孝老之城” 打造幸福颐养高地》入选省“浙里康养”首批6个“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优秀案例之一,并在全省老龄工作暨“浙里康养”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变“老人跑”为“服务跑”衢州市优质养老服务移动入户》得到省民政厅沈铭权厅长批示肯定。龙游县“以地养老”升级版养老模式在光明日报刊登。开化县“百医进百村”模式得到王文序副省长肯定。
诚如你们所言,我市对“跟着保姆回农村”新型养老模式还没有正式进行探索,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破题,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养老服务工作的目标要求,结合你们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探索推进我市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一是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升。进一步鼓励更多院校开设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做强一批老年康复护理学科与专业。大力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康复、急救等技能,使养老护理员具备基本的康复和急救知识,高级护理员掌握康复和急救技能,指导老年人开展康复训练。同时,继续对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提供免费或低偿的喘息服务,对家庭照护者(配偶、子女、亲属、邻里、保姆等)开展免费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家庭照护能力。二是推动“常山阿姨”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护理员职业生涯一件事”改革试点,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培育队伍、优化服务,提升养老护理整体水平,为共同富裕老有所享夯实基础,争取尽快在衢州市推广运用。三是充分利用合作平台。深化衢州市与物产中大集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各县(市、区)与物产中大金石集团签署完成共富养老合作协议,发挥物产中大集团养老行业经验优势,步稳蹄急推进柯城区石梁镇“智多张西”、九华乡茶铺村,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等康养旅居项目,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2年9月23日
(联系人:林丽芬,联系电话:0570-30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