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032/2022-137092 成文日期: 2022-09-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衢州市民政局

衢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3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12 17:0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法规与审批服务处) 字体:[ ]
分享:

吴有熠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高度重视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的提案(第33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你以开化县为例,对我市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所提的建议很有见地,切合衢州实际,不少建议与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57.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44%,老龄化率居全省各地市首位,比全省平均水平18.7%高出约7个百分点,已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比例在20%—30%),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同时,我市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特征明显。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至今已连续十年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并成立衢州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统筹部署养老服务工作,全市养老服务业有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初显成效。

一、构建政策体系,强化规划引领。我市继杭州、宁波之后,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衢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编制《衢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衢州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衢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衢州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明确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及方向,实现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另外,市卫健委正牵头制定的《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打造“世界长寿之都”金名片的实施方案》,就我市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打造“世界长寿之都”金名片,明确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工作任务。同时,为进一步对人口老龄化形势进行研判,市统计局在省统计局所建的常住人口数据库基础上,对全市移动人口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为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基础数据。

二、聚焦兜底保障,深化养老服务。着眼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差距,让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共享。一是聚焦经济困难老年人。低保政策:低保家庭中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按照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现行910元/月),目前全市共有低保家庭中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3675人。特困供养: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按照不低于上年当地城镇人均消费支出的50%确定(柯城1208元/月,其他县市区1183元/月),照料护理费用根据自理能力评估结果分档保障,目前全市共有特困人员3725人。养老服务补贴:低保家庭中60 周岁以上的失能、失智及高龄老年人,根据能力评估结果分类给予每月500元、250元、125元的养老服务补贴,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据统计,2021年我市享受养老服务补贴人数19871人(含配送餐),发放金额826.4875万元。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订个性化改造方案,重点改造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用电安全等内容,至今累计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惠及3762户老年人家庭。二是聚焦高龄老年人。各地根据当地财力,在发放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的基础上,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对年满90周岁的增发了高龄津贴(衢江、龙游、常山100元/月,江山60—150元/月),全市域提高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其中江山1200元/月,其他县市区1000元/月(国家标准300元/月)。三是聚焦失智失能老年人。今年6月以来,开展全市62万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目前基本完成近5万老年人专业评估。大力建设护理型床位,今年将实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5%。试点开展养老服务“爱心卡”,以数字化为手段、以“爱心卡”为载体,为60岁以上失能失智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六助”服务。新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66张,为有需求的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三、关注养老需求,完善服务网络。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面覆盖。全市建成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39个,建有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2个,基本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为老年人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中短期托养、心理慰藉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的养老需求。二是机构养老保障能力不断增加。全市在运行养老机构共116家,其中公办52家,民办64家(公建民营14家),总床位数12278张,在院老人近5000人。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对消防不达标、基础设施破旧的敬老院经评估后采取关停、撤并、改扩建等措施,有效保障特困人员供养需求,如开化今年就有5家敬老院在新改扩建,总投资额1.2亿,新扩建床位840张、改建床位180张。同时,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在建的民办项目有市逸和源医养中心、龙游县纽莱福项目等,预计“十四五”末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将达到30张以上。三是医养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实现医养结合的116家,其中内设医疗机构的20家,签订医养合作协议的96家。其中市天颐老人之家《以互联网为手段创建智慧医养模式》获选全国200例医养结合典型经验之一。全市累计建成15家康养联合体,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和生活照护等服务。

四、创造就业环境,壮大人才队伍。 近年来,为壮大老龄产业从业人员队伍,我市进行了积极尝试和多方探索。一是创造老有所为的就业环境。早在2019年,市人社局印发《衢州市退休返聘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衢市人社发〔2019〕50号),全国首推超龄就业人员、退休返聘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政策,保障超银发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用人单位聘用的超龄就业人员、退休返聘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0.71万和0.63万。二是加大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2021年全市培训养老护理员和家庭照护者共计2200余人,组织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并取得团体进步奖、个人两名三等奖的成绩。今年率先全省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258名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6月份开设市首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从业人员培训班,培训认知障碍照护人员49人。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按规定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奖补等政策,截至目前,已有7人享受奖补资金合计20万元。

五、专注服务提升,推进“浙里康养”。“浙里康养”是今年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打造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为高质量推进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我市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改、人社、民政和卫健等1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浙里康养”工作专班,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5个方面打造标志性成果,从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老龄产业发展、老年友好环境5个方面形成突破性抓手。其中,常山县《建设“孝老之城” 打造幸福颐养高地》入选省“浙里康养”首批6个“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优秀案例之一,开化县“百医进百村”做法得到王文序副省长肯定。开化县成功争取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幸福助老”项目在开化县设立康养旅居示范基地、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开化县人民政府与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正式签订《开化县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总投资约15亿元的佳源快乐康旅小镇项目已成功在开化县落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你建议中提到的实现医养一体化、调整城乡布局等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深化研究,持续推进。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目标要求,充分吸收你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一)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市卫健委拟联合十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衢州市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签约合作,提升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到2025年,所有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全市创成1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同时,全面推进市县级、乡镇级康养联合体建设,通过整合康复、养老等服务资源,以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主体,联合或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康养服务网络,到2025年底,在市、县、乡镇层面建立50家不同层级的康养联合体。

(二)持续优化城乡养老服务。紧紧围绕《衢州市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贯彻落实养老领域补短板工作并提出系列具体举措,通过实施“设施提档”“情暖夕阳”“质量跃升”“百乡千村”“数字赋能”“人才三化”六大行动,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全覆盖、多层次、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县域养老服务水平及向农村辐射延伸能力,补齐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和服务质量短板。

(三)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接下来,将继续发挥“浙里康养”专班作用,边干边深化,大力推动衢江区“幸福大院”、龙游县“老年公寓+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江山市“共享食堂”建设、开化县“百医进百村”等上升为标志性成果,创制“浙里康养”衢州经验。同时,加快推进与物产中大战略合作,推进柯城区石梁镇“智多张西”、九华乡茶铺村,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等康养旅居项目落地,促进文—旅—康—体—养融合发展,努力将衢州市打造成为四省边际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老年人康养目的地。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2年9月16日

(联系人:林丽芬,联系电话:30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