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032/2022-137081 | 成文日期: | 2022-09-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发布机构: | 衢州市民政局 | ||
王金火代表:
你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的建议》的建议(第230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诚如你所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衢州市,虽然经济水平相对薄弱,但老龄化程度较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2020年底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57.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44%,老龄化率位列浙江省第一。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着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在运行养老机构共有116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6%。近年来,相比于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我市将发展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方面。如我市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撤并、整合、新改扩建等方式对现有敬老院进行统筹规划,保留的敬老院量不超过乡镇(街道)总数的一半,并按照国家二级以上养老机构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床位总量适应政府兜底养老保障需求,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其中江山市近三年先后对峡口镇、石门镇、坛石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提升,另有贺村镇、上余镇、新塘边镇敬老院计划于2022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
二、持续推进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为保障居家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生活自理能力,2020年起实行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按照“一户一策”,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至今全市已累计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3762户,实现“三老”人员(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和现有失能困难老年人全覆盖。特别是2021年起,各县(市、区)开始“提标扩面”,进一步加强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如江山市的改造标准从6000元/户提升至8000元/户,改造对象扩面至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老年人获得感很强,社会反响非常好。
三、不断推进智慧养老服务。顺应数字化改革,推出一批养老服务场景应用。如江山市搭建“好管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发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两大监管场景,借助实时定位、服务内容(电子护理日志、服务照片)上传、人脸识别、电子支付券、意见反馈等信息技术手段,精细记录和监管服务内容和质量。该应用场景还入选了省民政厅优秀案例。衢江区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多途径为老年人实施“智慧关爱”,为65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智慧电表”,建立异常监测实时预警机制,通过采集老人电力负荷数据,当日用电量低于上月日均用电量一定比例时,将异常预警信息推送至网格员,辅助网格员守护独居老人生活安全。常山县谋划“护理员一件事”应用,已于2022年1月上架浙里办,3月入选全省民政系统2022年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建设试点,8月该项工作列入全省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此外,2022年,省政府将智慧养老院建设和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智能终端纳入民生实事计划,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构建养老服务网络,便捷基本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目前,全市已建成7家智慧养老院,进一步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专业化机构养老需求;完成101个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智能终端,实现全覆盖,应用智能终端,构建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监测场景,促进居家社区机构更加协调,让居家老年人能够享受健康长寿的高品质生活。
四、大力推进老年食堂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老年食堂(社区共享食堂、幸福食堂、助餐点)建设,已连续三年将该项工作列入民生实事项目,重点解决独居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日常吃饭难的问题。目前,我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含中心食堂、社区共享食堂、幸福食堂)290个,助餐点287个,计划2022年实现全市城市社区全覆盖。同时,创新助餐配送餐模式。根据居家老年人的实际就餐需求,我市统筹部署、因地制宜,探索推进“1+X”配送餐,通过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或中心村老年食堂、养老机构食堂配送X个村社,以点带面,以面带网,建立方便可及的助餐服务网络。如龙游县湖镇镇从村村办老年食堂难以为继,逐步发展为依托中心村或敬老院配送餐,其中湖镇镇敬老院为邻近19个村80周岁以上的老人配送中、晚两餐,平均每餐配送350余份,由各村与湖镇镇中心敬老院签订配送餐合同,并负责配送人员招聘及购买人身、交通工具保险,顺利打通老年助餐“最后一公里”;江山市探索出“3+N”建设模式,构建“中心厨房+N个配送点”模式即相邻村共享一个厨房,中心村建立厨房,其他村设立送餐点;独立建设模式即行政村较偏远单独建设食堂;“邻里互助”模式即选择常年在家、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群众为周围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其他因地制宜模式的多层次为老助餐体系,同时加强“共享食堂”建设,目前已运营88个,在建50个,待建105个,日用餐人次达1万人。
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渐进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在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你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措施,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推进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扩大覆盖面,2022年计划新建75个幸福食堂(助餐点),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二是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进一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市民政局积极申报中央资金,并争取到资金2448万元,拟通过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推动形成成本可负担、方便科技的普惠性养老服务。计划在2023年2月底前,全市建设不少于2226张的家庭养老床位,失能老年人上门服务不少于4451人次。三是逐步优化智慧养老模式,继续推进智慧养老院等项目建设,应用数字技术,方便养老机构照护供需对接,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加强养老机构设施建设,2023年继续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照护能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2年9月8日
(联系人:林丽芬,联系电话:30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