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衢州市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衢州市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加快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摆在经济工作优先位置,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推动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投资对稳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衢州篇章提供强劲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市、清洁能源保供、水网提升安澜、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土地整治等十大领域,5年滚动推进25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200亿元以上,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基本原则。
1.战略导向、服务大局。围绕重大战略、努力扩大优势产业投资,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发挥重大项目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规划优先、依法推进。优先实施纳入国家、省级规划,迟早都要干、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边界,依法合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3.多跨融合、变革重塑。建立多跨项目统筹机制,破除业务和信息壁垒,加强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对接、形成合力。
4.低碳循环、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施一批高标准建设、低融资成本和全生命周期运维的重大示范工程。
二、主要任务
2023—2027年安排重大项目255个,总投资7301亿元,5年计划投资5202亿元。其中,2023年实施项目176个,总投资43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2.5亿元。新建项目75个,年度计划投资156.8亿元;续建项目101个,年度计划投资405.7亿元。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域。聚焦四省边际现代产业桥头堡和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新星”产业群、数字化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进实施时代锂电、吉利新能源、南方水泥绿色智能数字化新材料等60个项目,总投资1851.9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16.3亿元,新建项目21个,续建项目34个。
(二)科技创新强基领域。聚焦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园区平台、总部创新、仓储物流等领域,推进实施浙西国际农产品云仓城、顺丰丰泰智慧物流产业基地、龙游瀫智慧产业园等17个项目,总投资590.7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2.3亿元,新建项目6个,续建项目6个。
(三)交通强市领域。聚焦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建设,围绕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领域,推进实施甬金衢上高速公路、杭淳开高速公路、衢州机场迁建等30个项目,总投资1718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31.5亿元,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4个。
(四)清洁能源保供领域。聚焦高水平打造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围绕清洁电源、电网、天然气储运、抽水蓄能等领域,推进实施柯城抽水蓄能电站、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华电衢州乌溪江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等9个项目,总投资490.8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9亿元,新建项目2个,续建项目1个。
(五)水网提升安澜领域。聚焦全力织好幸福河湖、安全保障、产业振兴“三张水网”,围绕水源调蓄工程、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衢北水网建设工程、湖南镇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罗樟源水库工程等29个项目,总投资520.6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7.8亿元,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13个。
(六)城镇有机更新领域。聚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小城市培育、中心镇发展、特色镇建设。围绕城市综合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排涝、城市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城镇有机更新、战略和应急物资储运设施等领域,推进实施空港新城路网一期、迎宾大道东延工程、凤凰新城未来社区等47个项目,总投资1053.7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83.9亿元,新建项目15个,续建项目17个。
(七)农业农村优先领域。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市和农村设施同规同网。围绕农业双强基础设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农产品基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等领域,推进实施柯城区大俱源流域山洪灾害系统整治工程、柯城区寺桥水库灌区、常山县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等8个项目,总投资84.3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10.2亿元,新建项目4个,续建项目3个。
(八)文化旅游融合领域。聚焦打造四省边际全域旅游桥头堡、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深度融入钱塘江诗路黄金旅游带和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围绕文化保护、公共文化、文旅融合等领域,推进实施尺方间文化创意园、鹿鸣山文化院街、龙游石窟拓展等19个项目,总投资428.5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7亿元,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9个。
(九)民生设施领域。聚焦民众所需、群众有感,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打造全国一流诗意生活栖居地。围绕教育、健康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推进实施青少年足球青训基地、江山技师学院、快乐运动小镇二期等27个项目,总投资247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24.2亿元,新建项目10个,续建项目8个。
(十)土地整治提升工程。聚焦破解发展用地难题,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释放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要素红利,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推进实施智造新城工业园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柯城区全域乡村综合整治等9个项目,总投资315.9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110.3亿元,新建项目2个,续建项目6个。
三、下步举措
(一)深化融合推进。将“千项万亿”项目与十个“桥头堡”项目深度融合,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围绕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调度推进。同时,做好项目动态储备工作,每年滚动储备40个以上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项目清单。
(二)加强要素保障。各区块、各部门要对照省级政策,深化梳理向上争取项目清单,全力争取省级支持。同时,发改、资源规划、财政、生态环境等要素保障部门,要按照“协调服务能早则早、要素保障应保尽保、项目审批能快则快”的原则,全力保障项目推进。
(三)健全体制机制。以“三重机制”调度、“三张清单”闭环、“三个层级”协调为抓手,市县一体、联合联动,确保按期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
(四)加强监督激励。对各区块、各部门扩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实行动态监测、月度晾晒、季度赛马、年度考核,引导各区块、各部门把投资工作着力点放在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及要素保障、优质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