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581/2023-138092 成文日期: 2023-04-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公告公示

衢州市科技局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市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18 16:5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

各县(市、区)科技局,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科技管理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加快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大科创”专项政策操作细则》,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市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1.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聚焦省“315”战略领域、市科技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影响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安全和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攻关。

2.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围绕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重点技术难题、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需求开展科技攻关。

3.指导性科技攻关项目:只立项不安排财政补助经费。

二、申报主体

1.申报主体为在全市范围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不在信用黑名单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组织(包括在衢州市辖区内注册的入驻“创新飞地”的企业)。

2.申报企业须成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2022年4月1日前工商注册)。

3.申报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的企业要求2022年度研发费用在500万元以上且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或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申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要求2022年有研发投入。

三、项目申报

(一)网络申报。申报操作流程见附件2。申报系统于2023年4月20日开放,5月10日18时关闭。

(二)审核推荐。各县(市、区)科技局,智造新城、智慧新城科技管理部门,市级归口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于5月12日前完成限额推荐(限额数可在科技大脑查看)。

(三)合同书报送。申报项目通过评审,对拟立项项目公示无异议后,纸质合同书一式三份邮寄至市科技局。未入选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四、有关事项

1.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揭榜挂帅项目数不超过1项,承担在研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数不超过2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承担在研项目不得超过2项(主要参加人员是指除项目负责人外,排名2-4位的科研人员);企业承担的市级财政补助科技攻关项目(不含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有2项(含)以上未验收的不得申报。

2.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总投入必须在300万元(不含)以上。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申报。以企业为主体申报由财政补助经费的科技攻关项目自筹经费不得低于申请财政补助经费的4倍。对上年度获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单位申报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3.同一项目只能按一个类别进行申报,不得重复多头申报,否则视为主动放弃。

4.项目可行性报告、经费预算列表及说明等申报附件材料中,应严格回避项目申请单位、项目组成员的相关信息,否则,形式审查不通过。

5.项目申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符合项目申报指南。项目申报单位和申报人要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签订承诺书。编造事实、伪造材料、重复申报,套取市科技攻关项目财政补助经费的,一经发现,按规定列入市科技领域信用黑名单,原额追缴财政补助经费。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高新处(工业类):翁帅帅 3010507

农社处(科技双碳、科技强农、医卫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周雪群 3020184

创新处(综合咨询):郑慧娟 3066006

附件:1.2023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2.申报操作流程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4月17日


附件1

2023年竞争性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一、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一)新材料

榜单1  高性能电池原材料提取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绿色高效的硫酸型盐湖铝基吸附法直接提锂工艺与设备开发。废旧电池黑粉硫酸化焙烧与碳热还原相结合的靶向提锂工艺研发。高砷高硅硫酸盐溶液中高效分离锗金属的协同萃取技术和工艺开发。适用于废盐资源化的双极膜规模化制备技术和基于多种膜技术耦合集成的工艺包开发。

绩效目标:开发出盐湖直接提锂新工艺,全流程时间<10min,锂解析液TDS:Li<15,单次循环吸附剂泄露量<15ppm;开发出短流程、低能耗、高回收率的废旧电池靶向提锂工艺,锂的回收率>95%,浸出液中锂浓度>8g/L,完成吨级试验;开发出短流程、高值化的锗金属协同萃取分离技术,Ge含量>45%,Ge与其他杂质元素分离系数>300;开发出卷式双级膜规模化连续制备技术,跨膜电压≤1.2V,电流效率≥99%,建立废水资源化和清洁生产应用示范线。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榜单2  高端氟硅专用化学品新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高端氟橡胶用特种单体助剂工程化技术开发,包括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催化剂技术、高效合成工艺路线、关键杂质分离技术、工程放大技术。反应型硅烷偶联剂连续化生产技术开发。

绩效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橡胶用特种单体成套生产技术,建成工程化示范装置,实现进口替代;开发出百吨级硅烷偶联剂连续化生产技术并示范。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二)新能源

榜单3  高性能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开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和形貌协调可控的高电压正极材料;开发充放电循环和高温工作稳定的锂/钠离子电池用高性能结剂;开发新型锂/钠离子电池用电解质和电解液。

绩效目标:突破新型高电压(≥4.35V)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发新型高性能非氟正极结剂,剥离强度>10N/m,溶剂使用量减少>50%;形成新型锂/钠离子电池用电解液成套工艺技术,常温循环≥2000周,容量保持率≥80%,建立百吨级生产示范线。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榜单4  新型光伏关键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包括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等;适于低承载建筑的新型光伏组件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TopCon电池量产关键技术研发。

绩效目标: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量产,转化率≥17%;成功开发低承载建筑用光伏组件,组件重量≤3kg/m2,长期户外基本不变形;开发TopCon电池量产成套技术,组件功率>550W,转化效率>22%。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三)智能装备

榜单5: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化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空气动力、轨道交通、输配电、特种设备等高端装备产业,完成轴承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制造和在线自动化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缺陷数据生产装备故障预测技术研究。

绩效目标:建立核心零部件智能化改造、制造或检测生产线,将设计、生产和检测工序合为一体,实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及全数检验,检测数据云端存储,工艺故障反向预测。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鼓励产学研合作。


榜单6  智能电气设备和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标识、智能化传感、设备物联管理、数据资源汇集和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等技术,构造与实体变电站对应的数字变电站;研究高压互感器自动化检定过程中自动接拆线技术,以及各型号高压互感器的移栽和耐压一体化试验技术,开发高压互感器智能化检定系统;研究变压/变流器和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储能系统多源异构信息融合技术、运行故障诊断/预警技术和储能器剩余寿命估计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储能系统运维云服务平台,形成集成化的变压变流智能化储能系统。

绩效目标:研发出智能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分类评估、状态发展趋势预警、缺陷智能诊断、检修辅助决策等功能;研发出可以实现高效、安全、自动以及低功耗的智能化检定系统,实现10kV-35kV互感器高质量检定作业,电流互感器试验能力达2000A;研发出高集成变压变流智能化储能系统,并形成高集成变压变流储能系统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四)集成电路

榜单7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工艺关键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新型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研发高纯度、高品质、低成本的第三代碳化硅新型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建立IGBT功率半导体单晶工艺制备流程技术体系,探究加工质量与效率双提升的技术途径;研究湿法刻蚀液多组分材料协同增效技术,实现高端电子专用高选择性、高均一性的精细化蚀刻方法;开发适合于小型化电子器件封装结构的高性能PCB多层电路板,有效提高系统集成度。

绩效目标:实现纯度不低于99.9999%的超纯碳化硅粉料;实现200mm高质量硅片,硅片翘曲度小于12μm、厚度偏差小于1μm、平整度小于0.2μm,并使加工效率提升40%以上;实现适合集成电路中氧化硅、硅材料、金属铜等材料的精细化刻蚀技术,满足集成电路芯片制作工艺的高质量要求;实现导通电阻小于3mΩ的低ESR电路板,使集成度提高20%以上。完成新型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中关键技术的国产替代。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五)特种纸

榜单8  高性能纸基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复合型装饰面纸的研发,拓展印刷、抗紫外、抗菌、防潮、净化耐磨、阻燃等功能性;绿色高强度包装或基底纸的研发,并赋予耐高温、高防油、高阻隔、抗菌、电子等功能性。

绩效目标:解决纸基复合材料的多相界面问题,保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终端产品材料的低成本高效制备与高值化应用,提升产品环保技术,关键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六)电子信息

榜单9:四省边际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调研四省边际仪器设备共享痛点、难点,梳理解决跨省市大仪数据共享对策思路,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搭建跨省合作平台,实现仪器设备共享预约、寄送归还或代检、智能评价等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管理,助推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建设。

绩效目标:开发具有四省边际共享特色的科研仪器设备智能共享平台,实现集“管理-展示-预约-服务-兑现”于一体的流程闭环机制,切实帮助科技企业、科研人员扩大要素获取半径,便捷共享四省边际城市优质科技资源。建设多端服务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实现用户需求全面覆盖。

申报主体: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牵头

组织方式:揭榜挂帅


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一)工业强市专项

1.高端电子化学品。支持高纯、精密、尖端的含氟电子化学材料和替代进口的电子化学品集成电路制造用前驱体高端电子化学品开发应用。重点支持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前驱体材料、超纯试剂、光刻胶、以及应用于太阳能、锂/钠电池新能源、储能、触摸屏,LED,液晶面板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端电子化学品开发应用。

2.高端特种聚合物。支持高端特种聚合物产品和高性能聚合物产品开发应用。重点支持高端含氟聚合物、β-衣康酸甲酯、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抗菌涂层聚合物、硅胶膜、环氧树脂、聚合物隔膜、热固性聚酯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等的开发应用。

3.动力电池材料。支持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动力电池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支持铁酸钠基、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钴镍锰酸锂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碳系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和合金系负极材料、隔膜和新型电解质及其添加剂技术研发应用。

4.高端化学品智造生态循环利用。支持高端化学品智造生态循环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支持绿色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高端化学品在生产﹣应用﹣再利用的生态型闭环生产技术开发应用。

5.光伏发电。支持光伏原材料、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光伏零部件、光伏逆变器、光伏电站EPC、生产设备等开发应用。重点支持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光伏胶膜中的胶膜粒子、光伏氟膜背板、高性能电池隔膜、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晶体硅中的封装胶膜技术、电池技术中的TC0镀膜技术的开发应用。

6.氢能与燃料电池。支持氢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与装备,副产氢纯化、储氢技术与装备,氢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与示范应用;支持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示范应用。重点支持高效加氢装备、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氢的纯化研发、高容量储氢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和高效非贵金属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7.高端智能装备。支持露天采矿装备远程遥控技术、智能采矿生产线等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和工艺设备研发应用、高端智能压缩机的研发应用、智能数字化检测应用。重点支持新能源动力电池组矿用卡车等具有在线监测、自适应控制、功能安全的矿山智能专用设备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无油涡旋压缩机的开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数字孪生、智能数字化检测应用。

8.轨道交通与特种精密轴承。轨道交通与特种精密轴承。支持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重点支持轴承钢的质量评级、热处理的精准调控、仿真分析中的拟静力学模型、减摩设计、轻量化设计、磨削的产业化、 SPC 在线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及润滑密封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橡胶材料的密封材料配方、粘接技术、精密加工的智能化和工艺优化、检测试验中的寿命强化试验、性能试验、润滑密封的结构设计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

9.特种纸技术。支持特种纸基础材料的开发应用。重点支持检测试纸、纳米纤维素纸、人造革离型纸、碳纤维纸、玻璃纤维纸、芳纶纤维纸、精密过滤纸、高精密砂纸、纸基密封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薄膜、超高压绝缘纸、雾度纳米纸基新材料、基检测芯片、纸基载体陶瓷、纸基柔性电子电路、纸基发光发热材料、纸基摩擦材料等面向生物工程技术、食品包装、能源开发方法、纳米科技、环保科技、空间科技、计算机科技、海洋工程科技等不同行业用途的特种纸技术开发应用。

10.其它特种材料开发。支持特种材料开发应用。重点支持用于支撑集成电路、建筑、交通、纺织等领域高端化发展的特种材料开发应用。

(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

1.降碳减排技术研究。围绕化工行业绿色发展需求,支持新型催化、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危化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废酸、废物的循环利用及电催化合成氨技术研究,以及制氢储氢、储氢材料与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研究。

2.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围绕产业绿色、节能发展需求,支持风光储等多源微电网协调优化和分布式控制技术研究,输配电装备传感控制、智能变电站保护技术研究及智能化输配电装备开发。支持余热余能高效回收与能量梯级利用核心技术与装备、车用无油高速离心压缩机、高效低磨排污泵等装备的研发。

3.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围绕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需求,支持资源,动力电池材料、硅基半导体蚀刻液再生循环以及脱硫副产物、高沸物、造纸污泥、废纸、农业废弃物、高值利用技术研究。围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支持光/电催化、微生物电化学催化温室气体转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热电厂烟气C02微藻固定技术研究。

4.双碳实现路径及政策研究。支持节能减碳实现路径及政策措施研究,重点支持可信碳数据捕集、传输、确权及数据挖掘理模型和方法研究,高耗能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农林牧渔碳足迹测算及林业固碳能力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碳账户体系的绿色金融、科技创新、财政税收等要素支撑保障研究。

(三)科技强农专项

1.种子种苗。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重点支持衢州椪柑、常山胡柚、龙游乌猪、江山白毛乌骨鸡、开化中蜂、“衢六味”中药材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农业新品种引育,重点支持地方特色的粮油、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支持利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展杂交育种、辐射育种、航天育种等技术研究,选育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广的新品种。

2.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支持种苗繁育、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减肥减药、节水节本、生态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支持土壤改良及生态修复、低碳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3.新型农机装备。以产业数字化为方向,支持动植物生长感知、环境因子调控、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针对劳动力老龄化和衢州多丘陵低山的地形特点,支持微型化、轻便化、智能化、多功能农机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质量控制。以价值增值为目标,支持地方特色农林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安全风险控制、新型营销模式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中药饮品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农林产品附加值。

(四)医卫创新能力提升专项

1.肿瘤相关疾病。支持有关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包括各类肿瘤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重点支持肿瘤及其相关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2.呼吸系统疾病。支持肺、气道、肺循环、纵隔、胸膜、胸廓、膈肌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点支持环境因素导致呼吸系统损伤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及结节性病变的相关研究,以及中医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和机制的研究。

3.心血管疾病。支持各种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鼓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干预策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心肌/血管损伤和保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在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内在联系及机制方面开展研究,探寻相应的干预靶点。支持物联网相关数字技术在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4.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围绕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心理学前沿,聚焦精神卫生发展现状与趋势、紧贴临床,突出使用技术。支持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常见病,如脑血管病、脑与脊髓的损伤与修复、疼痛、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同时关注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共病的病因学和临床相关的研究。

5.感染性疾病。支持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研究。重点支持对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耐药机制和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鼓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的监测和追踪中的应用研究。

6. 生殖/遗传/新生儿相关疾病。支持各种生殖系统相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的研究和新生儿相关疾病的研究。支持包括复发性流产在内的女性不孕不育的病因学及临床诊治策略的研究。支持辅助生殖相关技术研究,鼓励遗传学诊断技术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支持危重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评估及治疗方法,早产儿综合救治技术以及感染新生儿早期精准诊治的研究。

7.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主要关注急危重症/创伤/烧伤/冻伤等的病理生理改变、发病机理、诊疗及预防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整形主要关注创面愈合与瘢痕防治、体表组织和器官缺损及畸形的修复、再生与再造等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

8.眼视光相关疾病。支持包括眼科炎症性、免疫性、遗传性、变性以及新生血管性疾病等领域的相关研究。重点支持视网膜血管定量分析方法的开发及应用,以及眼底微血管结构变化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等全身血管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9.运动系统疾病。支持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以及炎症与感染、损伤与修复、移植与重建、疲劳与恢复、退行性病变、运动损伤、畸形与矫正等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断与治疗方法等的研究。重点支持椎间盘相关病变的机制及干预方法研究,以及3D打印技术在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10.中医药方向。支持中医技法和中医药在优势病种、疑难疾病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衢州地区特色的传统中医理论、治法方药的起效机制、干预方法等探索性、应用性研究。

11.老年医学。围绕人口老龄化国家重大需求,开展衰老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与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为老龄化疾病的预防、早期预警、诊疗和预后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重点支持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早期诊断和干预、规范治疗、伴随症状处置、功能康复及终末期的安宁疗护的探索性研究。

12.泌尿系统疾病。支持肾、泌尿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代谢性肾病、肾功能衰竭替代性治疗及难愈性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

14.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支持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病机制研究。重点支持糖尿病、脂肪性肝病诊断新方法和治疗药物的开发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5.医工交叉相关研究和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和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在影像分析、疾病诊断、手术辅助等方面的应用。

16.其他。涉及临床研究应用、新技术产品研发、适宜技术培育推广等课题研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开展自由探索研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以及促进规范化诊治技术和适宜技术应用评价研究。

(五)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专项

1.新材料。支持应用于太阳能、锂离子等新能源材料开发与应用。支持天然绿色抗菌型蔬果保鲜包装用特种纸基材料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支持氟材料、有机硅、电子化学品、稀土合金、智能水凝胶材料、低碳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求,支持难降解高沸有机物、固体废弃物的分离回收利用。

2.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支持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节能环保、氢能源和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核循环后处理技术、先进制备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高效低损伤磨削技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装配式组合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3.高端装备。支持智能检测与控制、智能矿用装备(空气动力装备)、高速高精复合加工装备、视觉检测、跨域搜救救援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4.数字技术。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智慧电网、机械与生物医药工程数字化、智能建造、物联网、网络通信与新型电子产品等关键技术研究。

5.生物医药技术。支持中医药、疾病防控与护理、医疗器械等研究。

6.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支持农业智慧管理、智慧生产、智慧组织、智慧科技、智慧生活赋能共同富裕、农村增美的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农业互联网+、农业机器人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与示范。支持通过数字化改革手段建设美丽乡村。支持文化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支持开发数字文创产品,创新实现“两子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和文化传承。支持数字乡村、乡村教育、对外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绿色金融与碳金融、山区共富等课题研究与技术应用。


附件2

  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操作流程


一、在线注册登录。登录衢州科技大脑http://115.238.84.53:36789/ccpquzhou/login.html,选择法人登录或者个人登录,使用政务服务网账号登录,没有政务服务网账号的需申请注册,注册流程详见政务服务网。

二、完善法人信息或者个人信息。个人申报用户需要单位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可申报项目。单位管理员需要通过【法人登录】进行注册登记。

三、登录申报。点击“衢州市级科技计划的评审”跳转到政务服务网的办事指南页面,点击“在线办理”进行项目申报。根据在线填报页面提示,依次完成申请表填写和附件材料上传。

 

 

 

注意:填报过程中请及时点击“保存草稿”按钮,保存已填报的信息,避免丢失。草稿记录存放在【“我的”-“我的办事”-“草稿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