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015K/2023-136875 | 成文日期: | 2023-03-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2022年度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
本年度报告由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等规定要求,并综合2022年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本年度报告电子版可在衢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qz.gov.cn/)政务公开页面上查阅下载。社会公众如对报告内容有疑问的,请与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办联系(电话:0570-3087586)。
一、总体情况
2022年,衢州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始终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不断提升主动公开范围与质量
一是进一步完整主动公开目录。积极推进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编目工作,优化、整合主动公开目录,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细分条目达102项,覆盖企业服务、医疗卫生、食药安全、就业、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二是深化决策公开和政策解读。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积极推进决策全生命周期公开,全年开展决策公开意见征集137次,常务会议和重大政府会议22次。三是积极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政务新媒体作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方面信息公开。
(二)持续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水平
一是持续规范办理程序。加强对依申请公开接收、登记、补正、征求第三方意见、审核、答复、送达、存档等环节管理,确保流程规范、答复及时。
二是坚持会商研判制度。针对重大疑难信息公开申请答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会同相关部门、法制部门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讨论、研究,确定答复内容和形式,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满足申请人的信息需求。
三是加强分析、总结。针对疑难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纠错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升办理效果。
2022年全市接收依申请公开申请835件,上年结转办理23件,予以公开和部分公开543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100%。全年办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187件、行政诉讼39件。
(三)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全年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216件,配套各类政策解读265条,做到公开渠道集中化、公开形式规范化。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社会声音、专家意见,不断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原则。
(四)优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推动衢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改版优化项目,完善公开平台栏目结构,美化界面视觉效果,不断提升社会群众使用信息公开平台时的用户体验。着力打造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二平台,不断提升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便利性。2022年,衢州市政务新媒体考核稳列全省前4,多次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总体成绩优秀。
(五)严格落实政务公开监督保障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巡查和政务新媒体监测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实时发布整改通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以考核促进工作提升,对不合格的部门进行综合考核成绩扣分处理。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社会评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落实社会公众代表列席市政府重要会议机制,邀请公众代表对政府工作进行打分评价。全年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2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216 | 143 | 1838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801173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868578 | ||
行政强制 | 276368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32146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 科研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企业 | 机构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819 | 13 | 0 | 0 | 1 | 2 | 83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23 | 0 | 0 | 0 | 0 | 0 | 23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57 | 10 | 0 | 0 | 0 | 1 | 368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75 | 0 | 0 | 0 | 0 | 0 | 175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1 | 0 | 0 | 0 | 0 | 0 | 1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4 | 0 | 0 | 0 | 1 | 0 | 5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5 | 0 | 0 | 0 | 0 | 0 | 5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3 | 0 | 0 | 0 | 0 | 0 | 3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4 | 0 | 0 | 0 | 0 | 0 | 4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239 | 2 | 0 | 0 | 0 | 0 | 241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4 | 0 | 0 | 0 | 0 | 0 | 14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3 | 0 | 0 | 0 | 0 | 0 | 3 | |
2.重复申请 | 6 | 0 | 0 | 0 | 0 | 0 | 6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1 | 0 | 0 | 0 | 0 | 0 | 1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2 | 0 | 0 | 0 | 0 | 0 | 2 | ||
3.其他 | 14 | 1 | 0 | 0 | 0 | 0 | 15 | ||
(七)总计 | 834 | 13 | 0 | 0 | 1 | 1 | 849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8 | 0 | 0 | 0 | 0 | 1 | 9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76 | 34 | 34 | 43 | 187 | 17 | 0 | 8 | 3 | 28 | 5 | 0 | 2 | 4 | 11 |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公开队伍思想认识不足。政府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缺乏深刻认识,在标准化规范化公开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决策公开公众参与形式单一,目前仍以征求意见为主,政民互动形式缺乏多样性。三是重大建设项目领域公开需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二)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历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学习交流,弥补公开队伍思想认识不足等问题。同时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化水平。二是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落实重大会议公众代表列席制度,积极探索重大政策多媒体解读、直播解读等新型解读方式。三是落实重大建设项目领域公开责任分配机制,压实部门信息公开责任,做好重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