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768656330Q/2022-136925 成文日期: 2022-09-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执法局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3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2-08 08:3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 字体:[ ]
分享:

刘慧琴委员:

你在市政协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多途径增加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的提案(第377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个途径增加停车位

(一)关于改造与马路平行的停车泊位

道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是在保证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市民提供停车便利的普遍方式。斜(直)车位相较平行于道路设置的车位,车辆进出更方便,对土地利用率更高,相同长度路段能提供的车位数量也更多,同时对道路要求也更为苛刻,因此路边停车泊位以平行于道路设置为主。如智慧新城九龙南路路段道路宽约8米,若施划斜(直)停车泊位,将过多占用道路宽度,无法保证该路段双向通行的基本需求。而在如衢州二中附近等道路条件相对较好的路段,已施划斜(直)停车泊位。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市区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和管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对有条件施划斜(直)停车泊位的路段进行现场摸排、勘查,在综合考虑道路行驶便利与停车便利二者平衡的情况下进行后续改造升级。

(二)关于合理划定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停车泊位

在已建道路上,各部门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充分满足城市文明和群众多方面的停车需要。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一般情况下设置于人行道上,机动车停车泊位根据道路条件可设置于车行道或人行道上,但在人行道上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条件较为严格。

根据《关于规范市区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衢城管办发〔2020〕2号)规定,人行道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得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1)单侧人行道净宽(不含行道树等道路附属设施)小于等于5米;(2)泊位占压盲道,市政,消防,国防光缆,水、电、气等地下管道工作井等设施;(3)施划后供行人通行宽度小于2米;(4)不能同时满足机动车上下人行道行车通行能力;(5)法定规定其他不得设置的情况。

关于双港中路一方面,人行道宽度满足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条件的场地有限,另一方面,南侧路段由于双发菜场和乐来购生活超市集中,带来了较大人流量,电动车停车需求远大于汽车,故人行道上以非机动车位为主;北侧路段在满足规定的情况下已尽可能多的施划了机动车停车泊位。目前,双港中路全路段两侧共设置有121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其中非机动车道上有60个,人行道上有61个。关于兴华中学路段,道路宽约8米,人行道宽度大多不足3米,基本不满足上述施划要求,学校也多次反应学生上放学时段,在此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易造成路段拥堵甚至事故,市交警部门多次与学校沟通,故未设立过多临时停车泊位。

(三)关于划定部分广场空地作为停车泊位

根据市资规局出台的《衢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要求,对有大量人流量的商场、医院、学校等,要求建筑主要出入口加大后退红线距离,留足地面集散空间。高大建筑物前空地在建筑用地红线以内,一般为业主所有。对于智慧新城新湖家广场,相关部门与业主等将积极沟通、协商争取部分设立停车场。

关于城市广场空地的利用,市住建局从去年起牵头编制形成了《衢州中心城区静态交通实施规划》初稿,详细剖析了市区停车现状、提出了我市停车发展的战略,并根据对未来衢州停车需求做了预测和停车场规划布置给出了方案。目前市住建局针对部分广场空地,已设置部分停车场,如市老年大学对面停车场、蝴蝶路停车场等

(四)关于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22年市区范围内计划新增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1000个,目前已完成3300个,完成率达330%。其中,市民与文化艺术中心停车场1929个、市民公园停车场911个(计划于10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荷一路周边地下停车场90个、衢江区城区新增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江滨西路停车场190个。截至8月底,我市市区范围内共设置公共停车场收费停车泊位10089个,路段收费停车泊位7011个,总计17100个。

对于老年大学对面停车场,市城投集团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北侧确实存在一定空间,但该处紧邻梅花高压变电站,电力部门要求距围墙需至少保留2米安全空间,因此该处无法调整增设车位,但在该停车场南侧发现局部可增加2至3个车位,将于近期组织实施增划。

(五)关于增加小区停车泊位

对于新建小区,2021年4月,市资规局出台《衢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从规划上明确提高新建建设项目中停车位配建指标,即城区范围内民用建筑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按照《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的1.1倍配建,并要求配建住宅停车位总数10%的公共车位。对于老旧小区,停车由物业进行管理。2022年,市资规局出台《衢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导则》,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由物业、业委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通过绿化改造、立体停车等方式增设停车车位。交警支队通过社区“融警务”,为小区的停车管理、交通出行等出谋划策今年与阳光水岸小区社区联系,召开业主听证会,征求交通管理的意见建议,制定优化方案,在南门增加部分夜间临时停车泊位

(六)关于灵活设定停车泊位

2021年,市交警支队推出机动车违停治理“一件事”改革,灵活提出设置“三类车位”,如柯城区荷花街道,通过设置绿色限时车位、黄色夜间车位、蓝色海绵共享车位的举措,方便群众使用,同时,还在一些特殊路段设置“发光车位”,为夜间使用提供便利。

今年,市交警支队在去年的基础之上,持续摸排市区内道路可利用的停车空间,在九龙南路、恒大小区周边、盈川路等多条路段增设了夜间停车泊位。违停治理“一件事”改革以来,市区范围内道路上累计增加各类有效停车洎位1600余个。

(七)关于日常维护管理

《关于规范市区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中规定,柯城区、智造新城、智慧新城范围的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和管理由市城投集团负责,衢江区范围的由衢江区建投集团负责。市城投集团、衢江区建投集团作为施划停车泊位的实施主体,将积极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对破损的车位线及时修复,同时,在施划过程中不断探索提升技术水平和材料耐压的性能。

二、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一)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水平。近年来,市城投集团根据“全市智慧停车一张网”总体要求,迭代建设了“衢州智慧停车”平台,逐步实现市区范围所有机动车停车资源和实时运行情况的数字化。目前,可通过“衢州智慧停车”快速查找市区范围内停车泊位,部分公共停车场和车位通过ETC装置和地磁感应装置实现无感支付。

(二)项目推进,开展交通治堵。我市将市区交通堵点治理列入2022年衢州市城市精细管理专项行动,市治堵办、市交警支队对荷一路隧道、三江中路周边、浙西大道与荷花西路路口,中小学幼儿园(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新华幼儿园)堵点,以及吾悦广场、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周边环境秩序等开展了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三)执法服务,彰显力度温度。市交警支队和市综合执法局在依法查处机动车在车行和人行道路上的违法停车行为的同时倡导柔性执法,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并重。除城市快速路或严格管理路段等五种情形,可在提醒纠正的同时予以处罚,其余情况下,市交警支队做到提醒纠正在先,责令立即驶离,经提醒纠正后,未按要求驶离的,依法予以处罚;按要求驶离的,不予处罚。同时,市综合执法局创新推进“有礼装卸点”服务,先后在人行道上施划300余个,在确保有序的同时为商家临时装卸货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926 

 

(联系人:吴威,联系电话:0570-302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