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768656330Q/2022-136934 成文日期: 2022-09-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市执法局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2-08 10: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 字体:[ ]
分享:

王淑君代表:

你在市届人大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几点建议》的建议(第8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针对基层执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管”“三不管”“看得见管不着”等问题,坚持“越到基层越综合”的理念,以数字化为牵引,通过执法联动高效协同、执法方式标准规范、执法资源集约集聚,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从而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改革以来,全市35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1074名正式及辅助执法人员全面到位、办公场地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实战运行全面开展。在未增加编制总量情况下,全市域60%行政执法力量下沉乡镇(街道),单个乡镇(街道)执法力量平均增加60%,103个乡镇(街道)执法全覆盖,实现县级部门、中心乡镇(街道)和辐射乡镇“三赢”。各乡镇(街道)执法队以监管执法“一件事”执法场景为切口,全市域乡镇(街道)推广使用扬尘处置、噪音处置、违建处置、“综合查一次”等12个多跨场景应用,共查处、整治各类违法行为3300余起,共办理一般案件462个

一、重塑管理体制,确保聚焦执法主责主业。建议中提到的执法队员不想执法,我们加快变革,重视执法工作,一是统一岗位设置。明确由综治副书记分管综合行政执法队,1名乡镇(街道)行政班子副职兼任队长,县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派驻中队长任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1-2名副中队长兼任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其他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任综合行政执法队兼职副队长,统一指挥调度部门派驻执法力量。二是优化“四维考评”。提升执法岗位赋分占比60%以上,确保执法人员平时精力集中用于执法工作。三是开展督查通报。制定《衢州市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督导检查表》,从组织体系、队伍体系、权责体系、智治体系4个方面形成45项具体评价指标,目前已下发至各乡镇(街道)开展一轮自评,下一步将组织实地交叉测评并进行通报排名。

二、建立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动作规范到位。建议中提到的执法队员不敢执法,我们建机制促规范。一是完善制度体系。从协作配合、依法行政、执法保障、执法办案、日常管理、信息化管理、执法监督、行风效能等8个方面,形成32项工作机制,涵盖了执法工作的全生命周期,逐步构建形成“1+1+7+32”的制度体系【1张思维导图、1本口袋手册、7个指导意见、32个专项制度】,为基层执法提供制度支撑。二是实行容错纠错。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激励行政执法队伍担当作为,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真正让广大基层执法人员解放双手、大胆干事。三是加强业务支撑。一方面,依托市县两级综合执法指导办督促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要求,承担监管职责,负责制定监管计划、监管规则和监管标准,开展定向检查,为乡镇(街道)开展执法活动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县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明确争议解决路径、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动执法规范协同,让行政执法行为真正迈向“规范化”道路。

三、强化能力建设,确保执法水平显著提升。针对建议中提到的执法人员不会执法,我们抓培训提案审。一是开展专项培训,为派驻干部持续赋能。将派驻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全县(市、区)干部教育培训班次计划,派出部门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派驻干部培训计划,会同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原则上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为期一天以上的专项培训,每季至少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全年培训总学时不低于36个学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派驻干部延伸倾斜,重点加强派驻干部在法律法规、执法办案、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引导派驻干部聚焦专业领域、争当行家里手。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市指导办编制年度培训工作方案和培训大纲,精准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法制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专业能力。落实业务主管部门培训主体责任,及时回应乡镇(街道)业务指导需求。9月份,市指导办将组织一次全市综合执法业务培训,对象为35支执法队的分管领导、队长和副队长以及6个县市区新转隶人员等,总数大概220人。通过培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此后,也会不定期通过视频讲课的方式以案释法,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基层执法能力。三是建立案审机制。设立市县乡三级案审中心,市县两级依托综合执法局机关内设案审中心,基层以中心乡镇(街道)司法所为基础,整合周边现有法制审核力量,成立依法治理办公室,形成市级指导县级重大疑难案件审核、县级审核一般案件、乡镇审核简易案件的工作格局。同时,开发线上法制联审应用,形成应用+市县乡三级全流程在线审核指导服务体系。

四、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全面夯实关键基础。同样针对建议中提到的执法队员不想执法,我们加大经费投入。一是数字赋能履职。利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围绕协同指挥、监管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4大模块,逐步实现全业务数据线上留痕、全方位生成人员画像、全过程追溯执法行为,既突出了数字赋能,又实现了线上监督。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各县(市、区)进一步健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经费管理机制,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经费、办公用房、执法车辆,按照规定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相关福利待遇。推动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定岗定人定责,落实“县属乡用”;将执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推动基层执法队规范化建设上层次。三是加大人员激励。按照“县属乡用共管”原则,乡镇(街道)负责部门派驻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安排;派出部门负责工作指导、业务培训。执法人员待遇提高20%,提拔任用比例明显提升;部门和乡镇制定基层执法队管理量化指标,共同对执法队伍同步考核。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926

 

(联系人:徐雷雷,联系电话:0570-301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