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306N/2023-143938 | 成文日期: | 2023-1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市资规局 | ||
余忠前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05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你对我市油茶产业进行了全面、细致、认真地调研,现状分析具体、对策建议合理,对我市制定下一步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有很大启示,对于深化推进全市油茶产业提升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2016年我市开展了油茶产业转型升级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据统计,2022年油茶产业产值超过22.6亿元,油茶籽产量2.28万吨,拥有6大系列、15类油茶籽油开发产品,主要有食用油、精油、化妆品油、医药注射用油、茶粕及茶皂素等,有“常发”、“老树根”、“茶之语”、“刘家香”等30余个油茶品牌。目前,我省油茶产业虽然形成一定规模,赢得一定影响,但仍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发展空间不足,油茶产业种植端品种老化;群众发展意愿不强;品牌效应不显著;机械化率低等。为加快推进全市油茶产业提升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将油茶产业列入《关于开展农业农村十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全域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衢委发〔2023〕7 号),提出加快油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油茶产业进军百亿级。我局也制定了《衢州市打造油茶百亿产业行动方案》(2023—2027年)(送审稿)。从基地示范强保供、科技支撑强效率、品牌创建强市场、文旅迭代强文化等六大工程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高效生态基地,提升资源培育水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油茶生产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办改字〔2022〕88号)明确指出允许将坡度较缓、土层较厚、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适宜种植油茶的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调整为商品林,用于建设高标准油茶林,扩大新增油茶种植空间。我们将用好用足政策支持,以申报《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挖掘灌木林地、松材线虫病疫区等生产用地,有效利用天然针叶林、天然竹林等其他林地,合理统筹造林等方式,拓展油茶造林用地,至2027年新造林12万亩,改造抚育11万亩,全市油茶面积达到80万亩。建设相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高标准油茶林基地20个以上,其中500亩以上基地6个以上。其中江山市对马尾松林、竹林大力进行改造,计划今年改造4000亩左右。开展油茶新品种育种,提高油茶种苗产量和质量,建设现代化油茶苗圃基地,全市实现年育苗能力1000万株以上。
二、加大油茶扶持力度,提高群众种植积极性。“十三五”期间,衢州实施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中央、省级建设项目17个,投入扶持资金超过3000万元。我市将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将对相对集中连片200亩(含)以上高标准油茶林基地,50亩(含)以上油茶低产林示范基地给予奖励。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常山县出台“政策十八条”,对连片50亩以上,给予2000元/亩的补助。衢江区印发《衢江区聚焦“3+X”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对新发展和新改造的油茶良种基地连片面积 20 亩以上,分别给予奖励。通过三级财政整合,基本上将补助标准提高到2500元以上。
三、全面实施品牌建设,助推山区农民共同富裕。目前我市共有油茶产品“常发、刘家香”等30余个品牌,下步我们加大油茶品牌整合力度,着力打造市域一体“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省、市山茶油产业协会的作用,精准锚定不同层次市场定位,依托“衢州山茶油”地理标志品牌,统一包装,打造精制油、调和油等多档食用油产品,逐步形成全市油茶籽油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品牌经营格局。构建“经营主体+两山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紧密联结机制,形成土地入股、劳动关系、产品购销、利益分配的新型共富模式。
四、强化指导和服务,加大推广转化力度。建立健全林技专家联系企业、行政村、农户和示范基地的“四联”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分级技术培训制度,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户经营管理水平,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依托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永康),加大油茶机械化种植与采收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提升油茶种植与采收效率。加大对油茶籽及其产地土壤的检测力度,今年计划抽查油茶籽及其产地土壤225批次,同比去年增加40.6%。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