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46F/2023-142874 成文日期: 2023-11-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交通运输局

衢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1-01 15: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字体:[ ]
分享:


张小琴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放大四省边际交通物流区位优势的建议》的提案(第94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我市物流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物流设施布局不断加强,产业融合、民生服务和物流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但依旧存在物流整体规模较小、运输结构单一等问题。针对进一步放大四省边际交通物流区位优势,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对外开放大通道

一是构建陆上大通道。2023年开工建设甬金衢上高速,东接宁波舟山港,西联江西、湖南,加快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衢丽铁路、货场搬迁和重点园区、港口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的前期,力争尽早开工建设。二是开拓水路大通道。深化落实与省海港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推动衢江航道“四改三”、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和浙赣运河谋划,力争到2028年衢州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08公里,进一步提升水运承载力。加快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二期工程,争取年内基本建成,新增500吨级泊位11个;全面推进龙游港区桥头江作业区二期工程建设,新增500吨级泊位7个,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积极成为宁波舟山港“第七港区”,力争成为钱塘江航线最大的中心港。三是打开航空大通道。加快推动衢州机场迁建,力争2025年开工,2027年建成。持续拓展航班航线,力争今年民航吞吐量达70万人次,实现翻番,持续在四省边际保持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对接,进一步完善衢黄南饶机场联盟行动方案。

二、加快提升交通物流服务能力,构建枢纽+网络的运输体系

一是加快构建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衢江港区二期建设、铁路货场搬迁,建设衢江港临港物流基地、现代陆港综合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公铁、海铁、水铁等多式联运业务。依托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推动多式联运服务功能集聚,加强港口与宁波舟山港等对接,面向四省边际地区增强货源集聚,整合物流服务功能,建成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二是推动运输结构优化,引导大宗货物“公转水”“公转铁”。开发上线全国首个大宗货物“公转水”在线应用,打通内河码头生产业务系统、衢州碳账户、浙闸通等14个应用,配套出台《货物运输“公转水”节能量与企业用能预算指标挂钩奖励实施方案》,按照能耗挂钩政策奖励货主企业用能预算指标,促进企业进一步公转水,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截至2023年5月底,已推动具有大宗货物运输需求的123家企业“公转水”,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5%,节约总成本约1.1亿元,实现碳减排量1.4万吨。江山无水港加强与铁路运输、宁波港合作,深化“公转铁”内外贸运输,1-5月实现运输3742标箱,为企业节省成本约225万元。加快推动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铁路专用线、常山南方水泥铁路专用线等前期工作。三是构建城乡互通物流体系。加快构建以县级物流中心、乡镇客货邮融合综合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城乡配送体系,提升城乡物流网络覆盖体系。今年我市重点推动4条客货邮融合线路、20个客货邮融合服务站点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均已完成验收。近年来,衢州市把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做到加强领导、完善设施、融合运营、数字赋能“四位一体”,努力打造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打通物资“进村慢”和农产品“出村难”“最后一公里”,工作成效获得省委农办主任批示肯定。四是构建开放多级、便捷高效的综合枢纽网。形成“3个门户型综合枢纽(衢州机场枢纽、衢州综合客运枢纽、衢州高铁西站客运枢纽)、4个地区型综合枢纽(龙游站、江山站、常山站、开化站)、一批一般型综合客运站”的客运枢纽布局,通过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不同交通方式、不同地区之间交通顺畅转换。

三、积极培育高质量物流市场,构建现代物流综合交通大集群

一是积极培育高水平市场主体。今年5月已印发实施《2023年衢州市大商贸政策实施细则》,给予物流企业提质增效、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健全快递业末端网络建设和智能化改造等资金扶持及政策优惠,统筹安排500万元资金加大对物流企业和产业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升规入库、进档评级,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加大对危化品物流、常山众卡等头部物流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今年组织浙江巨化物流、常山众卡等公司争创省级现代物流领跑企业。二是强化要素支持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物流基础设施,特别是冷链物流,今年我市8个物流项目列入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重大项目计划,浙闽赣三省边际绿色农产品物流基地成功获得城乡冷链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市发改、交通等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加强向上对接,争取国家、省对我市物流领域支持,拓展物流通道覆盖范围,培育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同时落实土地保障,市资规局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前的过渡期内,对急需开工的各类建设项目,全额预支建设用地规模指标,所需规划空间应保尽保;对省级以上交通项目,在省预留指标中“实报实销”。市财政将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加大交通物流要素保障,同时对县(市、区)的经费保障工作做好指导和监督。三是推进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抢抓数字时代、消费升级时代多重机遇叠加,加快推动物流领域创新发展。以衢江区智慧冷链物流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打造区域冷链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积极推广“连锁直销+冷链配送”“网络化冷库+生鲜加工配送”“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销售终端”等新型冷链物流新模式,利用先发优势吸引农产品向衢州冷链物流基地集聚,积极开拓向边际地区的预制菜配送等冷链物流服务。优化物流设施布局与生产制造衔接,推动物流业与县(市、区)省级开发区及全市小微企业园的空间规划布局衔接,促进物流与生产制造企业空间布局、设施融合,引导物流企业发展专业化特色制造物流。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7月18日

(联系人:吴鹏,联系电话:1895700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