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032/2023-142516 成文日期: 2023-10-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衢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57号提案的答复(衢市民提函〔2023〕13号)

发布日期:2023-10-16 16: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法规与审批服务处) 字体:[ ]
分享:

余爱萍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时间银行”互助性养老模式的建议》的提案(第157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你提出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相关建议,既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选择,也是着眼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特别是“互助养老”的理念对于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在下一步工作部署和落实中将认真予以采纳。

“互助养老”模式不仅可以缓解不断扩大的老年照护和服务压力,也有利于实现养老服务的代际传递,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此,我市也做了一些探索。一是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制定出台《“衢州有礼”志愿者评价激励制度》《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级志愿者评定与激励办法》与《志愿者礼遇办法》,明确星级评定、荣誉嘉许等评优制度,用好“志愿浙江”数字化平台,采用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制管理,对实践活动分类积分,对志愿服务效果量化打分,志愿者可凭积分兑换专属产品并享受相应礼遇措施。如常山县紫港街道柚苑社区制定了互助积分管理办法,志愿者通过养老服务时间获取“柚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互助养老服务、幸福快餐、电瓶车充电等权益,激发了互助志愿者的积极性、可持续性。柚苑社区还成立了“互助养老基金“,专门用于互助养老服务和一元幸福食堂的运维。二是不断强化为老志愿服务。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衢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确:鼓励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参加居家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结对帮扶等关爱老年人活动;鼓励邻里互助养老,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帮扶高龄、失能失智、残疾等老年人。近年来,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十分重视通过倡议、发动、引导志愿活动,动员各类人群组建志愿者服务组织,义务为老人提供服务,实现了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的结合。同时,积极鼓励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提倡邻里互助,推动志愿者为老服务的普遍开展。如针对偏远山区独居老人居住分散、送餐不便的现状,探索推行邻里互助(搭伙)的模式,鼓励村干部、党员、留守妇女等开展邻里助餐服务,解决偏远山区老人的就餐难题。三是开展“爱心卡”试点。2022年8月以来,衢州市以柯城区入选省级“爱心卡”试点为契机,在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的有力指导、大力支持下,全省率先成立“组织部+民政局”双牵头工作机制,全市域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建设。通过迭代升级现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以“爱心分”形式集成于“爱心卡”发放,用于60周岁以上失能失智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服务,自2022年10月启动试运行以来,累计为1.15万人开通养老服务“爱心卡”,筹集财政专项资金882万元、社会资金222万元,累计发放127.8万“爱心分”,服务7476人次。衢州政务信息《柯城区全省率先开展“爱心卡”试点 为万名老人定制养老服务》获市委高屹书记批示肯定。四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培育。将有志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社会人员一并纳入养老护理员培训范围,并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作为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对完成培训时长并通过认定的人员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同时将家庭照护者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制培训项目予以免费培训。据统计,2022年度全市共培训了养老护理员2400名,同步取得救护员证的733名;家庭照护者2881名。

但目前互助式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推进阶段,服务计量兑换标准、质量评价监督等体系建设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鉴和吸纳你的建议,协同文明办、团市委、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学习兄弟城市互助养老模式经验,积极探索研究,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群众力量共享共建,丰富互助养老服务供给。

另外,根据民政部办公厅7月3日印发的《关于规范“时间银行”名称使用的通知》(民办便函〔2023〕635号)要求,今后在养老服务领域不再使用“时间银行”名称。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3年7月10日

(联系人:林丽芬,联系电话:30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