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032/2023-142514 | 成文日期: | 2023-10-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
姜英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社会组织日常管理的建议》的提案(第18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截至2023年5月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3424家(社团1273家、民非2133家、基金会18家),每万人拥有14.95家;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14400个,每个城市社区平均拥有社区社会组织18个,每个农村社区平均拥有社区社会组织8个;有效期内的3A级以上社会组织有270家;慈善组织数量达到53家。基本建成涵盖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养老、医疗、公益慈善等领域的社会组织多元发展格局。
一、坚持党建统领,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一是深化“两个覆盖”工程。在全市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双覆盖”集中攻坚行动,通过调查摸底、整改攻坚、巩固提升,推动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指导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指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有151个,实现应建尽建;全市社会组织拥有党员1534名,各单位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935名,党的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将党建工作嵌入社会组织审批、年检、评估、换届、负责人选任等全过程。党建内容已全部写入章程;年检年报均按要求完善党建工作信息;等级评估按照省统一指标,明晰党建工作分值权重;2022年以来已开展社会组织培训20场次,参训1000余人次,涉及党建工作、政治理论学习等内容。三是完善党建保障机制。出台《深入实施“三年优创、六化智治”工程全面推动两新党建工作整体跃升的实施方案》,明确大力推行两新党组织“党建公积金”“党建基金”等做法。对社会组织党委书记按照不低于1万元/人·年、党总支书记不低于0.5万元/人·年、党支部书记不低于0.3万元/人·年、党建工作指导员不低于0.2万元/人·年进行补助;对区域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不低于2万元/个·年的标准给予补助。目前,在经费保障上,实现给予每个市级“双管”社会组织党组织1万元的运行经费和书记(专职副书记)岗位津贴补助。
二、加强培育扶持,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一是加强培育孵化。每年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支持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青少年成长支持、困难帮扶等活动,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开展项目300余个,受益10万余人次。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强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建设,推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活跃度,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加快社会组织示范园建设,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平台”、“孵化平台”、“展示平台”、“合作平台”和公共空间,已建成衢江、龙游两个县级社会组织示范园。二是完善支持政策。我市已出台《衢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范围、责任主体、购买流程、组织保障等各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和明确。近三年累计购买服务项目345个,累计资金4545.12万元。落实扶持政策,15家社会组织享受2021-2023年度公益性捐赠税前免除资格,106家社会组织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三是狠抓队伍建设。近年来累计培育省级品牌社会组织10个、领军人物23名,市级品牌社会组织30个、领军人物30名。市众合帮公益服务中心、宁茂水等社会组织及负责人推选入围第七届“浙江慈善奖”,社会组织人才队伍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加快社会工作者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持证社工5020人,其中2022年,衢州共1482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5000元。
三、深化监管体系,切实推动有序发展。一是强化清廉组织建设。召开全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推进会,组建由17个市级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出台《关于纵深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3个方面、7项具体任务,重点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出台《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围绕会费标准及财务管理制度情况、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领导干部兼职和取酬情况、重点领域活动情况等进行问题查摆和整治。目前,全市应整治的行业协会商会有321家,其中市本级103家,各县(市、区)218家,各责任单位共实地抽查77家、审计抽查57家,发现问题58家,整改完成53家。二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持续开展打非行动,近三年全市共打击非法社会组织11家。推动乱收费整治常态化,积极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有效规范行业协会商会行为,为企业减轻费用负担480余万元。持续清理长期不年检、不联系、不活动的“僵尸型”社会组织,将该问题纳入市级“七张问题清单”进展全面整改,今年以来列入整治范围614家,已完成整治504家,完成率82.08%。三是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出台《衢州市社会组织分类分级监管办法(试行)》,以千分制为评分方式将社会组织信用情况划分为5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监管措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好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动态维护工作,累计列入异常名录270家,失信名单52家。对列入异常名录的,采取不予委托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项目,不予列入品牌社会组织、各类评比表彰推选名单等措施;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采取撤销等行政处罚措施,累计撤销52家。
四、完善激励机制,不断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突出正面引领。出台《衢州市本级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办法》、《衢州市寓外商会招商引资工作评价激励办法》,用奖励政策和激励机制推进商会参与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比如,衢州市福建商会提供温德姆酒店项目招商信息、深圳市衢州商会提供凯宾斯基大酒店项目信息;上海市衢州商会多次带在沪浙商来衢考察、对接项目,对接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半导体激光器项目。二是做好典型选树。近年来,开展优秀社会组织评选、有影响力社会组织和人物选树工作,坚持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导向,引导社会组织及从业人员围绕公益慈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积极谋划实施服务项目。召开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会议,对2022年度在各领域表现优秀的40家社会组织和40名社会组织人物进行集中表彰,营造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的浓厚氛围。三是拓宽影响渠道。积极推荐优秀社会组织负责人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近年来,衢州市社会组织负责人中累计产生各级人大代表154人,政协委员80人,有效提升社会组织领域的参政议政能力。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3年7月17日
(联系人:蒋凌燕,联系电话:307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