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1032/2023-142501 成文日期: 2023-10-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衢州市民政局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1号建议的答复(衢市民议函〔2023〕14号)

发布日期:2023-10-16 15: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法规与审批服务处) 字体:[ ]
分享:

李馨等13位代表:

你们在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高标准实施民生“夯基工程” 着力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议案》的建议(第051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对我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和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所提的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搭建全市养老服务数字平台等建议很有远见,切合衢州实际,与目前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的工作思路不谋而合。

诚如你们所言,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养老服务工作,全市养老服务业有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初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力度

一是成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印发《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衢州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建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民政局主要领导为副召集人、以及发改、教育、财政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解决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组建养老服务专班。今年以来,我市以省委、省政府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总体部署为抓手,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市府办统筹、市发改委牵头、7个“优享”专项组分领域负责、部门协同的“1+1+7+N”衢州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作推进专班,印发《衢州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衢州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2023年工作要点》等系统性文件。市民政局牵头的“老有康养”专项推进组,涉及市人社局、卫健委等10家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晾晒各项主要指标、重大任务进度,着力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打造“浙里康养”标志性成果。

三是出台养老服务系列政策。我市继杭州、宁波之后,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衢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印发《衢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衢州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衢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目标及方向。此外,为加强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期,《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正式下发,《清单》列有25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在省级清单基础上增加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助餐服务、保洁服务、敬老优待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项内容,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服务谁”“怎么服务”“由谁提供服务”等问题,便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老年人按图索骥,以最短时间了解基本养老服务内容,从而有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强化设施供给,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目前,全市建成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39个,建有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2个,基本实现服务设施全覆盖,同时,依托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嵌入式、小型化养老服务设施,如柯城区衢化街道、信安街道、府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由衢州市朗馨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运营,充分发挥居养中心的托养功能,目前已有入住65位老人,入住率达到80%。2022年底,启动衢州市首届“十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选,综合考评选址、硬件、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对获选的居养中心给予10万元/个的奖补资金。

二是品牌运营提升能力。引进杭州绿城、巾帼西丽、康久、钱江养老等一批品牌专业养老服务团队,承接运营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同时培育了一批衢州逸和源、衢州朗馨、龙游幸福堂等本土服务品牌,实现养老机构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运营。可喜的是,今年4月,柯城区衢化街道民政助理员王胜华被授予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龙游县广和长青养老服务中心获评“省四星级养老机构”、龙游县广和长青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钱银云获评“省十佳养老护理员”。

三是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在运行的112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其中内设医疗机构的20家,签订医养合作协议的92家;医疗卫生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641对。此外,2020年以来我市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以养老机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主体,联合或依托医疗机构,探索建设市、县、乡镇不同层级的康养联合体模式,有效突破康复护理资源进社区、进家庭。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康养联合体42个,初步形成康养服务网络。如柯城区衢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全市首批建成的乡镇级康养联合体,有针对性地为社区长者提供康复护理活动,帮助长者们实现功能恢复、自理能力改善。

三、借力数智赋能,推进智慧养老

一是发挥省级试点项目先行示范作用。2022年8月,柯城区入选养老服务“爱心卡”省级试点,以数字化平台为手段,以“爱心卡”为载体,在原有养老服务补贴基础上,引入“爱心分”制度,探索出一条“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筹资新路子,累计撬动家庭孝老资金15.5万元,为失能失智、高龄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精准高效的助洁、助浴、助医、助餐、助行、助急等服务。目前已开卡1.3万余人,累计使用“爱心分”123.6万余分。

二是搭建一批养老服务场景应用。如柯城区的“老来伴”智慧养老应用、江山市的“好管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常山县的“护理员”职业生涯一件事等。其中江山市搭建的“好管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选全省民政领域第一批优秀案例,在全省“浙里康养”平台进行推广,该平台通过开发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两大监管场景,借助实时定位、服务内容上传、人脸识别、电子支付券、意见反馈等,精细记录和监管服务内容和质量。

三是做好省“浙里康养”平台市县乡村贯通工作。全市已完成101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7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智能无感服务终端配备,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刷脸即可就餐支付、活动签到,构建起智慧助餐、健康支持和无感监测场景。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就餐、活动数据接入“浙里康养”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监管、全程监管,其中,江山市石门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能服务终端获省民政厅最佳应用案例。

关于你们在提案中提到的“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这一问题,经与市医保部门对接获悉,长期照护保险制度2016年起在全国开展试点,目前浙江省有“四市域+四县域”作为试点(即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丽水市,杭州桐庐县和淳安县、湖州吴兴区、金华义乌市)。因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未经国家同意,各地不得自行扩大试点”,长护险扩大试点的事权上收至国家医保局,浙江省原计划2022年在全省推开长护险工作已被国家医保局叫停。

但诚如你们所言,当前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仍然存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政府对养老服务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广大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你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推动养老服务发展。一是持续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按照有关标准要求,补齐既有居住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建设,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整合包括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力量,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二是全市域推广养老服务“爱心卡”。强化与人社部门沟通对接,进一步迭代升级现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以“爱心分”形式集成于社保卡发放,同时,全市域推进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让居家养老服务更加精准、便捷、高效。三是积极争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我市对长期照护保险工作推进有以下考虑:首先是加强调研,准备方案。在国家医保局尚未扩大试点前,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提前准备好较完善的长护险工作方案。其次是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综合考虑筹资压力、受益面、可持续性、服务供给等因素,在上级同意试点后,确定适合我市实际的工作方案,统筹兼顾、审慎推进,逐步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民政局

2023年7月20日

(联系人:林丽芬,联系电话:307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