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23E/2022-134347 成文日期: 2022-09-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八届
一次会议第017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9-06 10:5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字体:[ ]
分享:

毛慧卿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发挥政策引导驱动作用,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170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家、省级层面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的政策,全力助企纾困。我市“两手抓、两手硬”做好经济稳进提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层面系列政策,另一方面结合我市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

一、制定系列政策,全力刺激经济恢复。

(一)配套出台“5+4”稳进提质政策。第一时间对照省5个政策包、4张要素清单,逐项开展分析研究、任务分解,按照普惠类、工作类、竞争类分类抓落实,市县共出台59项配套政策。

(二)迭代升级市四大专项政策。将分散在部门的政策整合起来,形成大科创、大商贸、大文旅、大三农等四大专项政策。截至目前已修订四次,修订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在政务公开网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意见,力求政策科学精准。如大商贸政策在疫情期间出台疫情应急政策,进一步突出资金帮扶方向,提高政策资金的引导性,尽可能发挥财政资金绩效;大科创政策方面2022年大科创专项提高到5.1亿元,企业申请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实行分阶段奖励,全部完成后奖励从原来的300万元提高到共600万元。

(三)火线出台复工复产复市政策。针对“3.13”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国家和省纾困政策,出台“1+7”领域40条纾困扶持举措,“1”即普惠性举措,“7”指文旅业、商贸服务业等七个行业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渡过难关,该政策举措被央视宣传报道。

(四)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稳经济大盘会议,我市结合国家“33条”和省“38条”一揽子政策,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出台《衢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浙江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方案涉及八方面40条政策,全力帮助企业恢复发展。

(五)出台细分领域纾困政策。6月2日出台《衢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业务的通知》,着力刺激住房市场恢复。6月6日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稳经济的若干意见》,全力纾解企业金融困难。6月18日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致力改善房地产低迷趋势。

二、强化政策宣传,确保企业应知尽知。线上线下宣传协同发力,线上,重点在“衢州发布”、衢州日报、政企通平台、企业码等主要平台上滚动宣传,举办政策云直播。线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系社区制度、问题收集制度等7项机制,组建交通运输、商贸、文旅等重点行业社区,通过驻企网格员,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召开全市政策兑现专题培训会,编印衢州市“政企通”操作手册,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水平。开展“亲清半月谈”、政企沟通圆桌例会、政策兑现宣传周等活动,发挥驻企服务员作用,及时上门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其中4月28日大科创专项政策宣贯会,政策解读直播有1600人次观看。6月7日召开全市稳经济大盘政策宣讲暨政企沟通圆桌例会,面向全市企业做好政策宣讲。

三、紧抓政策兑付,全力保障助企纾困。

(一)“兑付无感”,提高兑现便捷度。通过省市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协同,优化“政企通”平台政策兑现功能,按照免申即享类、即申即享类和快审快兑类三种兑现方式,完成“政企通”政策申报入口和兑现流程改造,并开发建设政策兑现掌上审批、监测预警、分类统计、在线评价、企业信息补录等功能模块。完善政策标签和补助对象标签,通过“数据共享+企业承诺”代替材料提交、后台数据碰撞代替人工审查,实现政策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审批零人工、存档零纸件、兑现即时到账。对2022年需要兑现的惠企政策进行详细梳理,逐条明确政策类型、兑现方式、审批环节、承诺兑现时长,确保70%以上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原则上24小时以内兑现,即申即享政策原则上3天以内兑现。

(二)“兑付有感”,提高企业获得感。7月比晾晒中,政策集成落地综合指数86.26,位居全省第3。截至目前,全市降本减负70.8亿元,减负目标完成率118%,位居全省第二;地方企业政策知晓率57.2%,位居全省第一。1-7月,全市共办理留抵退税45.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065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截至7月30日,全市共安排惠企资金37.2亿元,累计兑现39.87亿元,兑现比例107.1%。其中市本级共安排惠企资金7.93亿元,已兑现资金6.25亿元,兑现比例78.8%。落实各项费用优惠政策。推进落实电力接入工程优惠政策,截至7月底,已累计服务低压小微企业5004户、高压中大型企业10户,减少接电成本约4944万元。贯彻落实水资源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1-7月份已优惠700万元左右。切实稳住就业。截至7月底,全市共审批企业缓缴286家,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保费1345.1万元;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缓缴养老保险费24014人,缓缴金额5791.5万元。

四、加强政策研究,力争政策持续发力。

(一)做好政策宣传与服务。依托“营商环境宣传周”主题活动,扩大“政企通”宣传覆盖面和惠企政策知晓率,建立“线上+线下”“系统+人工”的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政策咨询服务通道。组织开展“一干部一企业”精准服务活动,指导企业做好政策申报,并收集企业最迫切的需求,为政策“补丁”打好基础。

(二)做好政策落实。盯住关键节点,进一步优化流程,提升企业获取政策的便利度和政策兑现的时度效,确保政策应兑尽兑、应享尽享。

(三)加强政策研究。持续做好政策的研究,做好修订完善工作,根据省厅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牵头各部门做到政策应出尽出,能出尽出。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