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23E/2022-134839 成文日期: 2022-09-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
八届一次会议第01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9-30 10:4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字体:[ ]
分享:

衢发改函〔2022〕72号

民盟衢州市委会: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我市大力建设综合能源站的建议》的提案(第0102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1.电力保障方面。电源: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电装机容量49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4.23%,建成正泰江山20万千瓦农林光互补、中电投江山2万千瓦渔光互补等一批大型集中光伏电站。电网:完成500千伏夏金变扩建,柚香变、赤柯变、郎峰变等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到2020年累计建成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309万千伏安,线路总长2456公里。抽蓄:在建项目1个,为衢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动态投资73亿元。项目已于2019年开工,预计于2027年全部建成。纳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5个,其中纳入“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389.8万千瓦;纳入中长期规划储备项目1个,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新型电力系统:我市华电上余65MWp农业林业光伏生态产业园配套光储充项目列入浙江省2022年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项目,预计2022年10月投运。

2.油气保障方面。油气管道: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成品油长输管道121公里,建成省级天然气管道356公里,顺利实现天然气“县县通”。综合供能服务站:按照“布局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的原则,“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柯城区通成站、衢江区黄坛口站、龙游县环西站等75座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和改造任务。

3.新能源汽车用能保障方面。充电桩: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各类公用充电站137座,充电桩2195个。加氢站:我市提前布局,已在2020年批复巨化集团建设加氢站,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还在初期,国内保有量较少,衢州还未有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未实质性建设。下一步,待时机成熟,将适时启动加氢站建设,加快布局。光储充站点:特来电在衢江区东方广场、振兴三巷等2处投建“光储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分别配置交流充电桩15台(平均输出功率73千瓦)、分布式光伏50千瓦以及36千瓦时储能装置,但因储能设备价位较高,配建比例较低,现有的“光储充”站点以模式呈现为主,待技术条件相对成熟、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可进一步探索“光储充”模式的应用推广。

二、加快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建设

综合能源系统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避免传统集中式能源系统在梯级利用,多能互补等方面的不足,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虽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综合能源服务探索——综合能源公司为明旺乳业提供“一个平台+三大系统”即以企业定制化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集分布式光伏系统、配电智能运维系统、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但在横向打通“电热冷气水”、纵向协同“源网荷储调”等方面仍受到了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等要素制约。

下步,将主要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鼓励在公共建筑建设中实践地热开发应用,鼓励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建设,在地块拍卖阶段即在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要求项目建设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落实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加快构建横向“电热冷气水”、纵向“源网荷储调”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探索重点围绕产业园区(开发区)、产城融合新区以及未来社区开展一批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建设。一是实现产业平台综合能源服务全覆盖。依托衢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个国家级园区平台以及5个省级工业园区(开发区)区内以东港热电、巨化热电为代表的8家燃煤热电和常山天然气发电、龙游中机新奥等5家天然气热电已有电源项目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基地。以能源为重点,联合交通、建筑等领域,开展多能流综合规划、多元互动、智能化协调与调度的全方位能源提升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保障园区用热、用气、用电需求。到2025年,基本实现产业园区(开发区)综合能源服务全覆盖。二是鼓励产城新区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建设。围绕智慧新城、智造新城、高铁新城等新型产城融合空间载体,统筹区域能源资源服务需求,重点围绕学校、医院、文体中心等大型公建、冷链仓储等冷热负荷大的区域建设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基地。推动两个“替代”,实现低碳用能,采用天然气三联供、光伏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生物质发电等技术实现源端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终端用户电能替代。重点打造衢州江山电力降碳共富县域示范区工程,囊括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应用示范、光伏消纳绿能站建设示范等多个场景。三是重点提升未来社区综合能源服务。依托衢州智慧新城百家坊社区、衢江樟潭古埠社区、衢州鹿鸣社区、礼贤社区等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深化居民充电桩“联网通办”,全力打造未来社区低碳场景。搭建社区综合能源资源智慧服务平台,通过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的供电系统、“热泵+蓄冷储热”的集中供热(冷)系统,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气网、水网和热网布局。

感谢你们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