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0002618146F/2022-131849 | 成文日期: | 2022-05-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组配分类: | 部门公告公示 | ||
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钱塘江中上游常山江(辉埠~双港口)航电枢纽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工程任务:以航运为主,结合发电,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白虎滩、天马、阁底、招贤、航埠、黄塘桥6个梯级枢纽,航道整治51km,新改建桥梁8座,服务区2处,锚地5处,其它配套工程等。常山江航道等级按III级航道标准设计,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t。白虎滩枢纽正常蓄水位为89.50m,相应库容768万m3,电站装机容量4.0MW;天马枢纽正常蓄水位为84.00m,相应库容451万m3,电站装机容量4.0MW;阁底枢纽正常蓄水位为78.50m,相应库容651万m3,电站装机容量4.5MW;招贤枢纽正常蓄水位为73.00m,相应库容993万m3,电站装机容量5.5MW。航埠枢纽正常蓄水位为67.0m,相应库容758万m3,电站装机容量4.2MW;黄塘桥枢纽正常蓄水位为63.0m,相应库容432万m3,电站装机容量3.6MW。
建设地点:衢州市常山县和柯城区境内常山江上。
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水环境:工程涉及的常山江河道,常山县应急备用水厂取水口,常山江上富足山、招贤、航埠等常规水质监测断面(自动监测站);
环境空气、声环境:常山江河道(航道)两侧200m,电站、船闸、锚泊服务区、桥梁、施工区、临时堆场周边200m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居民点、机关单位等;
生态环境:常山港省级湿地公园、永久基本农田、古树;
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水环境:施工污废水得到妥善处置,管理区和服务区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绿化浇灌,有纳管条件的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对当地水环境影响不大。工程建成后,各典型年枢纽下泄流量等于来水量,基本呈“来多少流量泄多少流量”调度模式,各枢纽运行仅对一日径流有一定调节作用,但调节能力很小。枢纽建设不会对常山江现有的防洪格局造成影响。常山江水质总体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地下水:枢纽、桥梁、堤防施工中不会出现大量地下水涌出,基本上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工程建成后,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浸没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种类来改善浸没的影响。
3)声环境:集中施工区施工噪声会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可通过禁止夜间施工和采取防护措施予以减免。船舶交通噪声对周边居民点影响很小,各敏感点的声环境基本能达到相应的评价标准要求。
4)大气环境:施工作业扬尘对施工区400m以内的居民及施工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汽车行驶尾气对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产生影响较小,船舶废气和食堂油烟废气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临时堆土和弃渣需做好防护措施,生活垃圾、废机油、餐厨垃圾以及泔水油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6)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也不会影响区域物种多样性,不会对当地野生保护植物产生实质性影响。施工对动物的影响是短期和有限的,施工结束后,动物的生存环境将会逐步得到恢复。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较小,工程建成后适应缓流水环境的生物种类会增多,适应急流水环境的生物种类将减少。工程建设对湿地公园评价范围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资源、湿地公园管理等要素均会产生轻度不利影响。
7)环境风险:工程运营对常山江航道水体有一定的环境风险,有关部门应加强风险防范,编制应急预案,配置应急器材,减少环境风险。
4 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具体内容如下表:
措施类型 | 时段/分项 | 环保措施 | 预期治理效果 |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 施工期 | 1)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其它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 2)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区零散的粪便污水采用生态流动厕所收集处理,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就近的污水处理厂(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3)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应采用容器收集后就近送至各施工生活区统一处理。 4)炸礁、疏浚作业应利用GPS定位,根据不同的地面高程及开挖深度进行分段分层控制推进,最大限度地控制水下施工作业对底质的扰动范围和强度,减少悬浮物发生量。 | 对周围水体影响很小 |
运营期 | 1)接收的船舶生活污水和管理区及服务区生活污水一起纳入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浇灌,有纳管条件的纳入污水收集管网。 2)锚泊服务区应设置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装置,收集处理服务区的油污水,并有偿接收处理航道内船舶油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服务区绿化浇灌,有纳管条件的纳入污水收集管网,收集的油污暂时贮存于符合环保标准的容器中,并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3)加强对过境船舶的监督和检验,对机械老化、污染严重、无油污水接收和储存设施的过境船舶要严格控制过境,采取禁止通行或有偿提供油水接收和储存设施。 4)在各枢纽闸前、闸后、库中各增设一个水质监测断面,按国家监测规范要求,每年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5)加强航道内各类船舶的管理,禁止船舶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减少对河道和库区水质污染。 | 库区水质良好,对周围水体无影响 | |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施工期 | 1)在枢纽库区受浸没影响区域靠堤防一侧布置排渗沟导流,通过排涝泵站将渗水排出,或者在堤防整修时布置堤防基础防渗墙防渗,阻断堤防基础渗流通道。 2)针对受轻微浸没影响的耕园地,增设田间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或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 | 减小浸没损失 |
声环境保护措施 | 施工期 | 1)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垫、消音器等辅助设施。 2)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时控制车速在20km/h以内,禁鸣喇叭,控制夜间行驶。 3)各枢纽施工区靠近附近居民点和学校侧设彩钢板或围墙拦挡,在敏感点临施工区侧设置隔声屏障进行围护。 4)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和规定。 | 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运营期 | 1)对航道沿线居民点分布较为集中且距离航道较近的航段应禁止夜间鸣笛,并降低船舶航行速度,必要时对常山县城区段航道禁止夜间通航。 2)对于夜间噪声超标的敏感点,可采取将江堤绿化带升级改造为绿化降噪林,必要时对临航道一侧窗户加装通风隔音窗的降噪措施。 | 减轻运行噪声影响 | |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施工期 | 1)对施工作业区开挖、填筑产生的粉尘,大气粉尘含量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劳动保护,佩戴防尘口罩。 2)场内外交通道路硬化,对路面加强维护并保持清洁,施工道路应避开居民集中区。 3)对主要施工运输道路及多粉尘作业面的施工场地,实施洒水抑尘。 4)对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临时设施和临时堆料场远离村庄居住区布置。 5)在砂石料筛分系统进料口和出料皮带口安装水喷淋喷头抑尘,采用湿法筛分加工。 6)施工营地食堂应配置油烟收集处理装置。 |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运营期 | 1)加强航道和管理区的服务与管理水平,确保航道的畅通,减少船舶在航道的停留时间。 2)尽量降低小吨位船驳比重,引导船运公司采用油耗低、污染排放系数小的船舶。 3)管理区和锚泊服务区的食堂应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并配备油烟净化器。 4)食堂厨房与职工倒班宿舍分开设置,经净化后的食堂油烟从专用烟道引至屋顶排放,不得侧排。 |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 |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 施工期 | 1)施工弃渣通过先集中堆存在临时堆场再外运综合利用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施工生活区设置垃圾箱,及时由村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3)疏浚船只配备垃圾收集容器,集中送至岸上与施工生活区垃圾一并处理。 4)废机油和含油废水处理设施中的污泥、浮渣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 合理处置 |
运营期 | 1)锚泊服务区配备船舶垃圾接收设施,收集过往船只产生的船舶垃圾。 2)管理区和锚泊服务区执行垃圾分类收集制度,收集的垃圾委托当地市政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3)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应放置在有盖容器内,油污、废油脂应当做到日产日清。 | 合理处置 | |
态环境保护措施 | 陆生植物 | 1)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不得超计划占地。 2)严格按照施工用地规划进行砂石料临时堆置,禁止在规划外的区域随意弃渣和进行砂石料堆置。 3)施工过程中,各种临时用地结束后须尽快进行土地整治、覆土复耕或恢复植被。 4)古树尽量就地保护,确需迁移保护的按有关程序向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移植。 |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陆生动物 | 1)严格限制施工范围,施工期间遇常见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禁止捕猎。 2)在植被较密集地区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时间。 3)优选施工时间,避开野生动物活动的高峰时段。禁止在早晨、黄昏和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等高噪声作业,夜间禁止光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风速比较大的天气,减少扬尘污染较大的施工项目。 | ||
水生态 | 1)工程施工尽量避开水生生物的繁殖季节,如4月~6月鱼类的繁殖季节。 2)施工营地、临时施工场所应尽量远离河流设置,杜绝固废水上现场抛弃和排放。 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枯水期完成水下爆破施工作业,建议采用延时爆破方式,减少炸药用量。 4)在鱼类繁殖季节可以通过调度产生人造洪峰,促使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种群繁殖。 5)各枢纽闸址处通过发电厂房内专设排水管道控制泄放生态水量。 | ||
湿地生态 | 1)大型施工机械布设位置应远离鸟类活动的集中区域,尽量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 2)桥梁钻孔、枢纽基础施工产生的噪声较大,尽量安排在7月到11月之间进行施工,避开水禽的越冬栖息季节、留鸟或多数夏候鸟繁殖季节及候鸟迁徙高峰期。 3)严格控制航道疏浚范围,尽量保留河道内滩地及沿岸洪泛平原湿地、沼泽湿地,疏浚砂石料可部分堆置在河道较宽处,形成新的滩地。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用地和河道岸线进行恢复,严禁采用混凝土硬化。 | 减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 |
景观 | 1)保护好施工区附近现有植被和地貌景观,施工场地要做好装饰性围栏措施。 2)管理区、服务区和堤防绿化应采用乔灌草结合,多层次绿化。 | 减轻景观视觉影响 | |
环境事故防范措施 | 运营期 | 1)加大船舶航运的管理力度,强制淘汰老旧船;做好船员的安全教育;要求船舶必须按规定航线和航区航行,船舶防治污染的结构、设备、器材等符合法律法规;严禁违章超载、冒险航行。 2)禁止运输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 3)船舶航行应遵守避碰机制,保持有效了望,采用安全速度。 4)加强船舶的预防事故和防污设备的管理、检查、维护和操作,应设有相应的防污设备和器材。 | 减少环境风险事故 |
5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建成后,通航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善,货运成本将大大降低,对于促进衢州市航运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水、气、声、渣等污染物,对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认真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管理,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控的,是可以接受的,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6 公众查阅环评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本次公示期间,可向评价单位查阅环评文件,必要时公众可向建设单位索要补充信息,联系方式见后。公示期限为2022年5月5日~5月18日。
7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本项目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以及利益相关者。
主要事项:征求公众对本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①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环境影响问题;②希望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③ 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态度等。
8 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公示期内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9 环评审批单位、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衢州市信安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衢州市柯城区白云街道花园中大道86号
联系人:郑工 电话:0570-3075035
常山县定阳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衢州市常山县天马街道大桥路18号
联系人:邱工 电话:0570-5033033
环评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抚宁巷66号
联系人:李工 电话:0571-87422815 邮箱:88365907@qq.com
审批单位:衢州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单位:衢州市信安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常山县定阳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