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0002618015K/2022-130972 成文日期: 2022-03-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发布实录

衢州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日期:2022-03-08 14: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字体:[ ]
分享:

3月8日上午9时30分,衢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衢州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开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樊勇军通报开化当前疫情基本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

疫情发生以来,开化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力处置疫情,力争尽快斩断病毒传播链条。现将进展情况向大家进行通报如下:

3月7日0时至24时,开化县新增确诊病例3例,均为隔离点检出。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例,上述新增病例均已转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情况稳定。新增病例相关情况已经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在全力开展患者医疗救治的同时,开化县还在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加快流调溯源。市、县相关部门正全面溯源所有病例14天内的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截至目前,共排摸密接548人,次密接1680人,追踪到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均已按要求管控。所有病例的工作地、居住地已实施管控,活动过的重点场所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

二是迅速加强封控管控区。根据病例活动轨迹情况,动态调整“三区范围”,新增澜庭国际小区6幢、16幢,东方广场B楼为封控区;新增澜庭国际小区,东方购物中心,临湖路沿街商铺(南至东方大酒店,北至东方购物中心)为管控区,分类落实“足不出户”“足不出区”“严禁聚集”等管控措施,并对重点区域内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全面排查感染者。

三是全面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重点场所管理,关停了酒吧、KTV、麻将馆、棋牌室、浴室等公共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小区和交通工具严格落实测温、扫共富码、戴口罩、消毒等措施并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加强对零售药店的销售管理,暂停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药品。严格聚集性活动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暂缓大型会议、体育赛事、庆典等聚集性活动。严格落实“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暂停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家宴等活动。

下一步,开化县将把有效控制疫情、社区快速清零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全面排查堵塞防控漏洞,抓严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较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三区”管控范围调整后,将采取哪些措施?


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潘新花回答:

为尽早实现社区疫情清零目标,恢复正常社会秩序,需要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从严从实落实三区管控措施,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1.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硬隔离封控措施,卡口实行24小时值守,仅允许保障生活物资、医疗防护转运车辆(人员)进出,对因就医等紧急情况确需外出的人员落实闭环管理。

2.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管控措施,无特殊原因(如核酸检测)一律居家足不出户,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每天开展一次体温检测、症状问询和核酸检测等。

3.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等管控措施,暂停室内密闭公共场所营业,从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其它公共场所按既往人流量的30%控制人数,企事业单位提倡线上办公。

我们也倡导市民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好办公或学习等人员聚集场所的个人防护等。


问题二:开化目前已经划定了“三区”,请问封控区和管控区居民的生活物资如何保障?


开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樊勇军回答:

划定“三区”以来,开化县迅速启用应急预案,建立全流程、立体化联保联供机制,全力确保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生活正常有序。

下步,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持续提升完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群众如果有困难和问题可随时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也可按需拨打暖心服务热线。

问题三:听说今天早上开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有的老百姓不理解,怎么又要测了,请问能否向大家解释下为什么需要尽快完成多轮检测?

开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樊勇军回答:

新冠病毒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隐匿性。一方面,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增殖需要一定时间,核酸检测的时候,如果体内病毒浓度不够,低于检测限值,就可能检测不到;另一方面,可能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间歇排毒现象,而采样时可能正好处于不排毒时期,对于感染者也可能出现检测不到问题。

为了更精准地检测出病毒,更精准地实施防控,尽早发现感染人群,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及时开展多轮次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尽快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对拒不配合、不支持核酸采样检测工作、扰乱秩序、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