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330800147730331Y/2022-136710 成文日期: 2022-12-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衢州市供销社

市供销社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12-26 17: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供销社 字体:[ ]
分享:

2022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保五争三拼第一”的目标,加压奋进,大干快干,重点推动了“三衢味”品牌培育、“三位一体”改革、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社有经济发展壮大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支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暨“供富大篷车”集中赠车仪式在衢州召开。信息获厅级以上领导批示28则,其中,“四定”共富法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批示肯定,“三衢味”“供富大篷车”工作获高屹书记、徐张艳市长、省供销社陈利江主任批示肯定。工作实现了“四个突破”和“两个满分”:一是“十四五”重大项目突破。推动全省“十四五”期间最大的新型肥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浙农集团多功能综合性为农服务项目落地衢州,并纳入省政府文件,该项目年产销各类化肥40万吨左右,产值10亿元左右。二是信用机制突破。创新推出全省首个以农合联为主导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项目——“衢州椪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证明商标市场品牌价值20亿元。三是共富品牌突破。“三衢味”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供应商中唯一与“共同富裕”相融合的项目,也是唯一入选的区域公用品牌;“三衢味 共富味”案例入选2022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消费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衢州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四是数字改革突破。建设全省最多的浙农服应用特色子场景,“惠农供富”应用被列为省供销社浙农服特色子场景省级试点。五是省对市考核指标——产业农合联建设和化肥储备双满分。
(一)“三衢味”“衢州味道”品牌培育持续发力。一是“三衢味”实现亚运赋能。4月14日,“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正式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供应商中唯一与“共同富裕”相融合的项目。7月29日,在杭州奥体中心成功举办“鲜辣衢州 共富@未来”三衢味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供应商发布会系列活动,关注度超过3600万人次。“三衢味”工作多次获高屹书记、徐张艳市长、省社陈利江主任等领导批示肯定。今年以来,组织“三衢味”产品亮相各类展销活动87场,积极向上海进博会、互联网大会等输送优质农产品,努力让衢州优质农产品走出浙江、走向世界。1-10月,衢州三衢味公司实现销售额6993.85万元,“三衢味”授权企业实现销售额74.81亿元。二是以“衢州味道”为突破点带动“三衢味”产业振兴共富之路。徐张艳市长专题听取“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汇报后,市供销社第一时间研究抓落实,制定《“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高质量发展硬核10条》,并在确保本职工作不脱档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三衢味”与“衢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融合发展,打通田间到舌尖的绿色通道。先后赴省餐饮行业协会以及衢州海创园、趣村游文旅集团等60余家企业开展衢州餐饮大调研、顶层设计、旗舰店实地选址、方案制定、logo设计征集等工作。
(一)“三位一体”改革纵深推进。一是县乡农合联换届走在全省前列。6月底,县、乡两级农合联全部完成按期换届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市、县两级农合联全面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农办牵头、供销社执行、相关部门协同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同级农合联理事长。11月2日,召开市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开启了“三位一体”改革的新阶段。二是金融版“共富供销”为企业主体提供投融资支持。与市工行合作推出“衢州椪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为全省唯一以农合联为主导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项目,为115家柑桔产业农合联会员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已向第一批15家企业授信8000万元。与市内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供富贷”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打造金融版“共富供销”。与市中行合作推出“三衢共富贷”等新金融产品,已为“三衢味”授权企业提供2.8亿元低息贷款。三是数字化改革工作位列全省前列。农合联(浙农服)平台建设使用等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全市建设了三衢味、柯城蔬菜示范基地、爱购衢江、江山蜜蜂之乡、开化惠农供富等特色应用场景,是2022年浙农服应用建设特色子场景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惠农供富”应用被列为省供销社浙农服特色子场景省级试点,融合动态溯源二维码和流动致富大篷车等数字管理系统,实现537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助力2000多户农户增收。
(三)联农共富途径有效拓宽。一是党建统领“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建设和“四定”共富体建设成为全市共富工作项目。“三位一体”改革写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后,和衢州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联发《党建统领农合联“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建设指导意见》,市县一体推进党建统领“三位一体”共富示范带项目实施。此项工作被纳入衢州市2022年度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项目。全市累计打造1家市级、40家县级产业农合联,吸收会员4850名,联结农户6万多户;建成农事服务中心35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达80.13万亩次。“四定”共富共同体建设被列入2022年市人大3号重点议案和衢州第一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现已打造形成柯城柑橘、衢江茭白、龙游花菇、江山蜂蜜、常山胡柚、开化清水鱼等6大产业“四定”共富共同体。二是探索成立全省首家未来社区基层供销社,“共同奔富供销汇”进驻“两中心”展现供销新形象。成立全省首家未来社区基层供销社白云社区供销社,线上打造“邻礼通+邻礼团”,线下依托“邻礼柜+邻礼节(周六共富市集)”,打通农产品生产销售两端,把基层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未来社区。10月8日,“鲜辣衢州·共同奔富供销汇——衢州市数字供销两中心体验馆”在市政务服务综合体(“两中心”)正式开馆,设共同奔富供销汇•三衢味馆(援疆馆)、进口商品馆、衢州小吃馆、24小时馆,成为联结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的供销平台,构建山区农户可持续增收、城镇居民可持续受益的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自开馆至今,共接待高屹书记、徐张艳市长、省供销社陈利江主任等各级领导36批次,并获得肯定。三是“供富大篷车”2.0版实现可持续发展机制。在省社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本地优势,探索具备自我造血功能、自我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全市形成“1+N”“供富大篷车”多元化发展模式,获高屹书记批示肯定。全市共开通大篷车34辆,覆盖全市44个乡镇、499个行政村,服务群众累计26.5万人次,为山区群众提供代购、代销、代办服务14.1万件次,收购山区群众农产品2547万元,消费品下行53.24万元。江山市供销社在全省支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暨“供富大篷车”集中赠车仪式上作典型发言。
(四)疫情防控彰显担当。一是加强物资供应保障。在衢州 “3.6”“3.13 ” 疫情和支援上海抗疫中,全市供销社尽锐出动,储备供应不耽搁,春耕备耕不断档,全力筑牢物资保供屏障。督促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企业、“三衢味”授权企业加强产销对接,增加重要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市场投放和周转库存,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全市供销系统11家省级春耕保供重点农资企业农资保供储备2.01万吨,市、县两级供销社共同出资37万余元为全市所有种植业相关产业农合联、粮油联合社等主体送肥。组织向“三区”居民和抗疫一线赠送近100万元防疫物资、3200份爱心蔬菜,配送隔离餐2万份。累计为上海提供物资保供包11.7万份,价值300万元,以及大米保供包9万包,总数量140吨。二是服务企业纾困解难。全面部署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社有资产出租房屋租金减免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三是参与“包区清楼”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全情投入“包区清楼”“包乡清村”志愿服务,1名党员获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表彰通报。市社党员干部服务斗潭社区,24小时坚守“不打烊”,与社区干部并肩战斗,协助完成4轮全员核酸检测共10096人次,入户调查1600多人次。各县(市、区)社也积极服从当地党委、政府要求,全力投入到抗疫一线,逆行出征,谱写供销干部奉献赞歌。
(五)队伍建设变革重塑。一是深入学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党委会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小组学习、“两专大讲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等载体,原原本本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通过经常学、反复学、持续学,真正学懂、学透、学通,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供销社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六治六提”作风建设。以奋进者的姿态开展“六治六提”作风建设行动,全面激发干部积极性,推进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市级机关部门季度作风指数评价排名不断提升,1名干部获市级机关部门作风指数评价“月度之星”称号,1名驻外招商干部获月度“招商之星”称号。每季度组织开展全市供销系统“比晾晒”活动,每月对6个县(市、区)社开展月度作风指数考评,排名第一、第二位获流动红旗。对机关干部的“六治六提”作风建设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开展机关“两专先锋”评比。1-10月共评选市社“两专先锋”20人次。三是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两专大讲堂”,邀请专家领导授课,提升干部两勤两专水平。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活动。进一步完善“严管+厚爱”“激励+约束”,让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历练本领,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供销干部队伍。